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学人物 > 人物访谈
  • [人物访谈] 陈霖院士:脑与认知科学研究 日期:2008-02-29 12:20:23 点击:747 好评:2

    记者:陈瑜唐婷 主任:陈霖院士 时间:2008年2月24日 地点: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记者:首先,能否向大家介绍一下该实验室成立的背景? 陈霖:开展脑与认知科学研究,根本目的在于探索大脑奥秘,揭示认知活动的本质,为保护人口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服务。脑...

  • [人物访谈] 王雪梅:灭癌新法寻找者 日期:2008-01-19 10:36:14 点击:108 好评:0

    “我隐隐地在实验室里,看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文/本报记者唐逸 如何让胃癌、肝癌等致命癌症在早期就被发现?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王雪梅就在为发现这些肿瘤寻找着“路”。在新近评选的“第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王雪梅成为了五位...

  • [人物访谈] 旅美科学家杨一平:成功是天赋加勤奋加毅力 日期:2008-01-15 11:58:30 点击:186 好评:2

    新华社《参考消息》曾转载《美国每日科学网站报道》一则说:科学家已经发现树突状细胞疫苗对癌症的攻击力不如预计那样强大的原因,并展示如何通过增强疫苗的肿瘤单位机制,克服这一阻力。这一成果的重大突破,引起了国际关注。而承担这一研究任务的是美国杜克...

  • [人物访谈] 吴征镒:“我愿意提供肩膀作垫脚石” 日期:2008-01-12 06:08:37 点击:78 好评:0

    关情草木俯仰天地 “我搞了一辈子植物科学的研究,今年92岁了,我感觉到学无止境,后来居上。” 对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吴征镒院士,这位中国植物学研究的杰出学者、世界著名的植物学家谦逊地说,“我的工作是大家齐心用力做的,我个人得到国家如...

  • [人物访谈] 胡放:从赤脚医生到生物科技公司总裁 日期:2008-01-02 12:24:35 点击:188 好评:0

    从农民医生到一家新兴生物科技公司的总裁,胡放的人生轨迹正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缩影。 胡放19岁时离开上市附近的家乡去遥远的黑龙江当“赤脚医生”。他是60年代成千上万由城市去农村的学生中的一员。在农村担任赤脚医生三年后,胡放进入中国的医药学校深造...

  • [人物访谈] 记长江学者、南京大学教授谭仁祥:生物密码的破译者 日期:2007-11-28 01:48:00 点击:115 好评:0

    数百位来自欧、美、亚地区的优秀天然产物科学家相聚在代表世界最高研究水平的第五届欧洲海洋天然产物大会上。受英国皇家化学会相关委员会的委托,一个非常特别的颁奖仪式日前在此举行,因为英国皇家化学会设立的“《天然产物报道》报告奖”第一次颁给了黑头...

  • [人物访谈] 在传染病领域开办中英合作的研究旅馆 日期:2007-11-10 00:02:16 点击:104 好评:0

    ——访牛津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小宁 中英科技合作项目传染病领域协调人。1984年在中国首都医科大学获得本科学位,1992年获得南澳洲弗林德斯大学临床免疫学博士学位,1995年获得澳大利亚皇家病理学专科医生资格。现任牛津大学Weatherall分子医学研究所...

  • [人物访谈]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在这种体制下,做不好也难” 日期:2007-10-05 10:40:43 点击:130 好评:0

    北京昌平远郊,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一栋砖红色楼宇位于其中。由于人烟稀少,显得空旷宁静,但却暗涌着生命科学研究的勃勃生机。 叶克穷,一年前他还在美国,正为是否回国踌躇不定,没料选择来这里不到一年光景,就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高水平论文。最近,他...

  • [人物访谈] 探寻生命科学资助与管理的最佳模式 日期:2007-09-19 05:10:59 点击:137 好评:0

    ——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杜生明 基础研究有两个特点,一是长期性,二是要有很好的积累才能取得好的成果。3年完成一个项目,不太可能取得突破性成果。我们鼓励 科学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比如10年,瞄准一个重要的科学方向不断努力。...

  • [人物访谈] 张亚平: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先锋 日期:2007-08-21 06:20:29 点击:99 好评:0

    8月18日,昆明细雨蒙蒙,让人舒适惬意。虽是周末,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大楼里,各层办公室却大都开着门,身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在各种仪器前,忙着各自的活计。正给几个博士生布置任务的十七大代表、研究所所长张亚平见到记者来采访,便解释说:...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