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学界动态

上海生科院引进外籍所长带来新活力

时间:2005-05-26 12:03来源:中国上海 作者:bioguider 点击: 834次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昨天再添一员灰发碧眼的干将——来自德国的德乐思教授。他将与另一位中国科学家金力一起,出任新成立的中科院-马普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兼研究室主任。 
    12个研究机构,6位“洋所长”——如今,上海生命科学院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科研“联合国”。用院长裴钢院士的话说:“科技创新,就是要打破国界。要做出世界一流的科学成果,必须选拔世界一流的人才!” 
    全球招聘洋“帅才” 
    去年,为引进计算生物学领域的帅才,一纸“求贤令”登上了美国《科学》杂志。此后,11位来自美、德、法、加、俄等国的科学家在上海接受了面试。经过中科院与德国马普“评判团”的严格选拔,德乐思和金力最终脱颖而出。 
    算上大胡子德乐思,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已经招聘了6位“洋所长”,其中3位美籍华人,3位则是地道的“老外”——这边厢,德乐思正忙着装修研究室;那边厢,来自法国的文森特教授也在为即将开张的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忙个不亦乐乎。 
    科研“国家队”请“老外”来做所长,会不会产生非议?中科院副院长陈竺院士肯定地说:引进“洋所长”,有助于产生科研文化上的“杂交优势”!而在上海生科院看来,科学帅才可遇不可求!他们不仅是优秀的科学家,更是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者,这样的人才不分“内外”。 
    “杂交”带来新活力 
    国籍不同、学科不同,6位“洋所长”为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乃至中国科学院带来些什么? 
    “我想,我带来了马普独特的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德乐思教授举例说,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采用“所长委员会制”,他和金力教授既是研究室主任,又轮流担任所长。“这样,我们会更有时间从事自己的研究工作。” 
    中科院首位“洋所长”蒲慕明则带来了“强势作风”:论文被学术期刊退回,通常做法是原封不动另投水平低一级的杂志。蒲慕明却“逼迫”科研人员修改,再修改,最终叩开国际一流学术杂志的大门。 
    交叉学科中心主任施瓦茨,更对“论文至上”的传统观念发起了挑战。“我不会给手下的科学家定下硬指标,比如发表多少论文,出什么具体的成果。碰撞、交流、火花,才是我们这个思想库最需要的。” 
    最新的科学思想、先进的管理理念、不同的科学文化,成为外籍所长带来的宝贵礼物。作为中科院副院长,陈竺对“洋所长”们的工作成绩表示满意:以最先招聘外籍所长的神经科学研究所为例,成立至今已有19篇高质量论文在神经科学领域的7大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向着“世界一流”的目标扎实前进。而交叉学科中心也举办了多场“神仙会”,成为世界科学家们乐于前来的“客厅”。 
    打造科研“联合国” 
    除了“洋掌门”,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还有不少洋教授、洋课题组长。此外,包括3名诺贝尔奖得主和美、德、日等国科学家在内的国际顾问委员会,定期前来为各研究所“打分”;每年100多场高水平学术报告,平均一周半就有一次与“科研大腕”对话的机会。 
    “这里就像一个生气勃勃的科研联合国。”德国马普学会副主席耶克勒对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开放精神赞不绝口:科学无国界,上海正日益融入世界。
    相关链接 
    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5月25日在沪启动,其目标是以数学和统计学为工具,探索生物科学中的重大问题。 
    今年正逢中科院与德国马普学会成功合作30周年,中科院副院长陈竺和德国马普学会副主席耶克勒出席了5月25日的启动仪式。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也是马普学会在德国境外共建的第一个实体性研究机构。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6位外籍所长 
    研究所                姓名            来上海前任职单位 
    神经科学研究所       蒲慕明(美)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交叉学科研究中心      施瓦茨(德)    德国马普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健康科学研究所       臧敬五(比)    美国贝勒医学院 
    营养科学研究所       史香林(美)    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筹)文森特(法)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 
    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 德乐思(德)    德国马普数学科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