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物质基础的学科,通过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等方面来阐明生命现象的本质,是生命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之一,对于生命科学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下文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发展态势进行分析。 1 全球研究格局 1.1 区域分布 在全球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美国和西欧处于领先地位(图1),而且两者的研究产出总体上呈现出平行增长的态势。与之相比,中国的研究产出与之有较大的差距,但是中国的研究增长十分明显,并自2008年超越日本以来,成为亚洲分子生物学研究论文产出数量最多的国家。从被引频次上看,近两年中国与日本的研究论文总被引频次大体一致,但考虑到中国研究文献的数量产出多于日本,因此在篇均被引频次上与之仍有一定的差距(图2)。 图 1 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分子生物学研究产出情况
图 2 各国(地区)分子生物学研究产出的被引频次 1.2 国际合作情况 从国际合作情况(以论文作者地址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百分率为基准)上看,在经历上世纪末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后,人类基因组计划于世纪初完成,之后的2002年国际论文产出也经历了一个下滑期,之后又呈现出恢复性增长。从具体的国家(地区)分布来看,西区地区的国家合作研究开展得较多,主要是西欧各国的之间的合作极为密切。在其他国家(地区)中,在美国与日本的国际研究合作情况大体类似,总体上低于西欧水平。而中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在经历前期的大规模国际合作后,在近年来呈现出略有下降的态势,而这几年也正是中国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产出超越日本后的时期,这说明中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已呈现出“内生增长”的态势。 图 3 各国(地区)分子生物学研究产出的国际合作情况 1.3 学科交叉 美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呈现出高度交叉的学科特征(图4):不仅与生物化学、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高度交叉,而且与多学科交叉的特征也十分明显,这构成了其发展中源源不断的动力(例如测序技术的发展依赖于纳米技术的进步等)。与之相比,中国的分子生物学交叉研究相对薄弱,仅与生物化学形成较明显的交叉态势(图5)。
图 4 美国2009~2010年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交叉学科情况
图 5 中国2009~2010年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交叉学科情况 陈大明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