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生殖免疫

病由心生 不生病的心理训练法

时间:2006-07-14 09:45来源:新华网 作者:bioguider 点击: 182次

 
美国执业医师约翰·辛德勒(John A. Schindler)在其新作How to Live 365 Days a Year中指出,76%的疾病都是由不良情绪引起的,因此本书的中文译名为《病由心生》。
 
辛德勒医生的这种断言类同于人类基因组计划及今天的基因时代所提的一种观念:人类的疾病90%以上都可以从基因中找到原因。不过从基因找病因已经有很多证据,而病由心生尽管也有一些实例,但人们还是知之较少,因而不得不对辛德勒医生的断言产生怀疑。那就让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证明的。
 
著名生理学家之死与心身疾病
 
《病由心生》是由辛德勒医生的演讲稿结集而成,面世后先后再版30多次,狂销100万册,并荣登《纽约时报》等畅销书排行榜。有了如此大的影响后,国内才在2007年5月第一次引进出版。一本谈健康和心理的书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
 
病由心生在中国文化或中医中最早的例证是杯弓蛇影。也就是说,大脑的思维和情绪可以引发多种疾病,这些疾病不仅仅是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而且可以是生理的疾病,能反映到躯体上来,出现种种身体症状,甚至导致严重后果,要么损害健康,要么造成死亡。辛德勒医生在书中举了一个很著名的例子,英国一位著名的生理学家约翰·亨特就是死于自己的不良情绪。他曾预言,第一个让他发疯的人会杀了他。果然,在一次医学会议上,有人激怒了亨特,导致他心肌梗塞,当场死亡。
 
为什么情绪和心理有如此大的作用?因为,人在愤怒时会诱发血压急剧升高。血压升高的后果之一是让血管破裂。如果大脑血管破裂就是卒中(中医叫中风),严重者会死亡;而心脏血管破裂或堵塞,则可能成猝死或心肌梗死而身亡。
 
说到这里就自然提出了一个概念:心身医学或心身疾病。尽管辛德勒医生顾及公众的理解没有提出心身医学的概念,但他的书和所举的大多数疾病事例都在说明这样一个概念。心身医学可以有多种名称,如心身疾病、心身障碍、心理生理疾患、心身反应、心身相关、心身问题……但其本质是指,心理社会因素诱发疾病的发生、发展,表现为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前者如原发性高血压、溃疡病,后者如神经性呕吐、偏头痛。严格地说,亨特之死就是心理社会因素所诱发的躯体功能性障碍,由于这种功能障碍太为猛烈,使心脏血供突然阻断,导致死亡。
 
但是广义的心身障碍和广义的心身疾病有时几乎是同义语。现在一般称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或称心理生理疾患(psychophysiological diseases),指的是心身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健康和疾病中或在医学临床中的实际意义。而这也就是医学心理学所关心的一个根本问题。
 
心身疾病的内容
 
辛德勒医生在该书的第一篇的第二章“不良情绪会让你罹患各种疾病”中列举了病由心生的许多疾病,大致有:不良情绪导致肌肉疼痛,让人脖子发痛,让心蹦到嗓子眼,使胃不舒服并患多种胃部疾病,影响结肠并导致肚子的多种疾病(如情绪性阑尾炎),让皮肤、血管受损等等。此外,不良情绪还可以左右人的呼吸和换气,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等等。总而言之,有76%的疾病都是由不良情绪引起的。
 
情绪真的能引起这么多疾病吗?换句话说,疾病的物质基础或诱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吗?其实,辛德勒医生在本书中所要强调的不过是心理因素在疾病产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读者没有必要忽略一些基本的常识,即疾病是通过各种致病因子,如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环境的、遗传的和心理的种种因素诱发的,而且是由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或综合作用产生的。
 
人们对疾病病因的认识是随历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而变化的。由于人类疾病在较早的历史时期主要是生物因素所导致的,而且给人类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如历史上的鼠疫、黄热病等,所以以实验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在18和19世纪的西方兴起后,就坚持疾病主要是生物因素引起。比如,19世纪以巴斯德(Pasteur)和威尔啸(Virchow)为代表的纯生物医学派坚持“疾病源于细胞病变”。
 
这种认识当然有其客观性和科学性,但也使得当时的不少医生只注重“病”而不注重“病人”,忽略了在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的心理因素。然而,1818年德国精神科医生亨罗斯(Heinroth)在治疗失眠症时发现,心理因素对失眠有很大影响,因此对疾病的病因提出了新的概念,即“心身的”(psychosomatisch 或psychosomatik)。后来,1943年美国的哈雷德(Halliday)提出了心身疾病的概念,明确强调心理因素可以引起疾病。
 
1950年,美国的亚力山大( Alexancler )也大力提倡心身疾病的概念,并明确指出有7种经典的心身疾病,包括溃疡病、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局限性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高血压及支气管哮喘。而这些疾病都与特定的心理冲突有关。
 
心身疾病的发展
 
然而,今天辛德勒医生所称的76%的疾病都是由不良情绪引起的,说明心身疾病有着人类认识的发展轨迹,心身疾病的概念在临床上也一直有所变化。
 
这可以从权威的美国《精神性疾病诊断治疗手册》(DSM)看出来。1950年,亚力山大提出7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后,1952年第一版的《精神性疾病诊断治疗手册》(DSM-Ⅰ)就采用这种说法,在手册中设有“心身疾病”一类。而1968年的第二版(DSM-Ⅱ)则把心身疾病更名为“心理生理性植物神经与内脏反应”,认为这些疾病是“由情绪因素引起的单一器官系统的躯体症状”。而详细的分类则按累及的器官命名,如哮喘为“心理生理性呼吸系统反应”。
 
到了1980年的第三版(DSM-Ⅲ),(1980)和1987年修正的第三版(DSM-ⅢR),美国精神性疾病诊断治疗手册都用“影响身体状况的心理因素”分类。其诊断标准为:①有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心身有时间相关;②躯体有器质性变化或明确的病理性过程(如呕吐);③不符合躯体疾病及神经症的诊断。
 
而到了今天,专业界已认为心理社会因素在各种疾病发生中均有作用,所以才有辛德勒医生所称的76%的疾病都是由不良情绪引起的结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心身疾病的发病率因定义的不同、诊断标准的差异和范围的不同有很大差别。国外调查所报道的所有人群心身疾病发病率是10%~60%;尤其是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所以不妨把辛德勒医生所称的76%看成一个最高点的统计。但是,中国国内的门诊与住院调查发现,中国人的心身疾病也不低,发病率约为1/3。
 
应对良方
 
辛德勒医生在《病由心生》的第一篇的第六章中引进了基础情绪来解释情绪引起的疾病。每个人在同一时间有两种情绪,一种是外在情绪,这种情绪是任何人都看得出来的;还有一种是内在情绪,这是没有外人能看出来的,也就是基础情绪,心理学家则把这种内在的情绪称为情感。
 
辛德勒医生认为,基础情绪更容易引起疾病,因为它们总是持续不断,而且从根本上来说,基础情绪通常都是不良情绪,持续时间很长,会不断地引发各种病症,但患病的人却不清楚这种情绪的存在。而每个人的基础情绪则是精神生活不丰富造成的,也就是在其成长发育的过程中,由家庭、社会以及遗传的因素综合造成的。
 
在此,辛德勒医生开出了第一个药方,要从小培养一个人的良好的基础情绪,为此必须要满足人的6种精神需求:爱、安全感、认同感、创造性、新体验和自尊。同时,不良的基础情绪的另一个原因是心智不成熟,也需要从这里着手矫正。
 
第二个药方是,即使每个人有不良的基础情绪也没有关系,可以在生活中加以改正和改善,从而减少疾病,获得幸福的人生。这些就是该书第二篇“生命的重建”的基本内容。一方面,在后天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做一个成熟的人。而成熟的标志是,有责任心和独立自主;付出而不是索取;不以自我为中心,不争强好胜;性心理要成熟;不与人为敌;分清现实与虚幻;灵活变通。
 
另一方面,要用正确的方法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比如,在身处逆境时调整和转换自己的心态。1.做到心平气和;2.不要反复想着不幸的事,不发脾气;3.凡事作好计划;4.努力拥有以下几种品质:平和、顺从、勇气、决心、愉快、善意。
 
从这些入手,就不仅不会因情绪和心理而引发疾病,反而会慢慢找到摆脱困境的办法。而且,把这些原则应用到家庭、职场、两性关系、人际关系以及人生的各个年龄段,尤其是老年时期,就会有平和的心态和美好的人生。
 
转变心态 防治疾病
 
由于《病由心生》是一本大众读物,,对于心身疾病的发病机理和防治并没有分析得太多,而只是强调发挥个体自身的能动性,如转变心态来防治心身疾病。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能意识到是心身疾病,可以求助医生,分析发病机理和防治方法。心身疾病的发病机理有多种。一是心理动力理论,认为个体特异的潜意识动力特征,决定了心理冲突引起特定的心身疾病。如哮喘的发作被解释成是试图消除被压抑的矛盾情绪或避开危险物。二是心理生物学理论,认为有3种中介途径引起心身疾病,心理神经内分泌途径、心理神经免疫学途径和心理社会因素,这是造成心身疾病的3项形态学意义上的心理生理中介机制。三是行为学习理论,认为某些社会环境刺激引发个体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而这些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可被固定下来而演变成为症状和疾病。如情绪紧张、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等,紧张性头痛、过度换气综合征、高血压等心身疾病症状的形成,都可以此作出解释。
 
求助医生的防治也有多种。一是采取心、身相结合的治疗原则。二是心理治疗,可以采取3种方式。1. 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2. 消除心理学病因;3. 消除生物学症状,主要是通过心理学技术直接改变病人的生物学过程。
 
另外,预防也是重要的环节。对那些具有明显心理弱点的人,例如有易怒、抑郁、孤僻及多疑倾向者应及早通过心理指导加强其健全个性的培养;对于那些有明显行为问题者,如吸烟、酗酒、多食、缺少运动及A型行为等,应利用心理学技术指导其进行矫正;对于那些工作和生活环境里存在明显应激源的人,应及时帮助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减少不必要的心理刺激;对于那些出现情绪危机的正常人,应及时帮助加以疏导。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2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