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学人物 > 名人讲坛

韦钰:激情是培养创新的原动力

时间:2006-10-05 05:28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admin 点击: 314次

 


  “一些发达国家的创新人才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大批通过教育过程培养的,如果我们国家的创新人才是教育体制下的漏网之鱼,未来怎么能与其他国家竞争?”这个关于创新与教育的观点令人深思。日前,云南大学,全国政协科教文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的讲座拉开了“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2006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西南地区专题巡讲活动的序幕。

  “一个创新型的国家必然是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国民组成的,是一个具有创新文化的社会。为了实现这一点,必须大力提高国民的文化和科学素质,培育创新文化。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而且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什么时候重视基础教育改革了,然后至少再经过15至20年,国民科学素质提高了,创新型国家恐怕才能真正建成。科学精神说到底就是8个字——实事求是、追求真理。要培养21世纪的合格公民,科学教育必不可少。”

  人是如何学习的?人是如何创新的?“王选先生曾经说过,自己为什么能够成功,情商占了决定性作用。基础教育必须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的激情。而现在许多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越变越不喜欢学习,没有对学习的热爱,如何能够创新。大家应该用超过关注我国能否出诺贝尔奖获得者千百倍的热情,关注我们的基础教育。”

  “认知科学的进展告诉我们:专家们所以能较好地学习和解决问题是因为在他们的脑中建立了一些概念和模型。但凡我们加工一个材料,肯定要知道这个材料的性质。但我们天天加工小孩的脑袋,不一定清楚知道脑里面是什么。概念是建构儿童认知的基石,幼儿已经有能力建立一些认知结构,建立这些概念和认知结构需要从儿童原有的概念出发(儿童往往会具有一些错误的概念),通过‘做中学(动手、动脑)’来进行。”

  韦钰详细介绍了脑科学的进展、“做中学”的科学依据、原则和具体实施的方法。“但是我们的科学课在中小学并不受重视,比体育美术音乐等副科还副科。”韦钰多年从事生物电子学的研究,近年更是以“做中学”和学习科学为自己的研究重点。“做中学”可以解释为通过实践,基于探究来学习科学。可以使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考能力等得到很大锻炼。学习科学则是一门主要由生物科学和教育交叉而形成的前沿学科。将认知神经科学和分子生物学应用于教育和学习过程,给学习、教育以及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指导,以迎接教育的重大变革。“做中学”和学习科学两者之间有联系,但性质不同。“做中学”现在就可以实践,学习科学大体还处于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阶段,有的甚至涉及基础研究的范围。

  “我认为按血型分班是伪科学,不赞成,虽然人的气质有不同的倾向,但不是按血型简单分类;学习音乐打球就能发展右脑、提高创新能力的提法也是不科学的;我在汉博网重开了一个博客,上面写了很多有关研究信息、活动进展和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欢迎大家到博客上和我交流。”韦钰说。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