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学界动态

转基因会不会入侵奥林匹克

时间:2005-10-11 08:53来源:竞报 作者:bioguider 点击: 298次
  兰斯·阿姆斯特朗又出事了。6日,法国《队报》报道,前美国邮政车队队医斯特芬揭露这个环法自行车赛的七冠王曾经服用禁药。组委会检查了他在1999年留下的6瓶尿液,发现了禁药EPO。那一年他夺得了自己的第一个环法冠军,而那时检测EPO的技术还没被开发出来。

  EPO全名叫做“促红细胞生成素”。红细胞负责运送氧气,而肌肉缺氧是造成运动疲劳的主要原因。人工合成的E-PO很早就被用于治疗贫血症,但一批想出名想疯了的运动员几乎同时开始服用这种激素。不幸的是,EPO会造成血液黏稠,会引起心脏病。因为那时检测技术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因此国际自行车协会想了个变通的办法,对血液中的血红细胞比例做了个硬性规定:凡是用分血计测量出血红细胞含量在50%以上的运动员禁止参加比赛。

  但是,新问题来了:正常人的血红细胞百分比在35%-52%之间,有少部分人体内本身的含量就高于50%。曾经在1964年冬奥会上赢得过两枚金牌的芬兰越野滑雪运动员依罗·米特兰塔体内含有一种变异的EPO基因,使得他的血红细胞含量比常人高50%。

  他该不该被禁赛呢?去年发现的德国“超级男孩”从小就肌肉发达,他携带了一种变异基因,使得他体内的“肌肉抑制素”比正常人要少很多。他那当短跑运动员的母亲也被发现带有这一变异,是否应该禁止她参赛呢?最近一项研究表明人类至少有500个基因与运动能力有关,如果按照基因的特点选择运动员,是否属于不正当竞争呢?

  任何一个参加过学校运动会的小朋友都会知道,比赛前吃块巧克力可以提高比赛成绩,那些没钱买巧克力的孩子还没跑就已经落后了。研究表明高原训练可以提高血红细胞的数量,那些没有高原又没钱的国家是不是应该提议禁止高原训练?人工合成的激素和兴奋剂禁止起来问题不大,那么如果有一种办法让运动员自身生产“禁药”呢?所谓的“基因疗法”就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最早引起运动员注意的基因疗法是在8年前开始的一项旨在治疗老年肌肉萎缩症的研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H·李·斯维内教授把产生肌肉生长素IGF-I的基因植入老鼠体内,这些老鼠的肌肉体积比对照组增长了15%-30%!这里要特别指出一点:转基因技术不是把IGF-I基因打进老鼠体内就完事了。因为基因只是一小段DNA分子,它本身不起作用,必须被老鼠体内的细胞器“翻译”(生成)成相应的蛋白质(IGF-I)才能起作用。注射进老鼠体内的DNA分子很容易被分解掉,变成普通的核酸(这就是为什么所谓“核酸营养”是一个笑话)而失去作用,科学家因此发明了一种基因载体,靠它把外源基因引入老鼠的染色体中。

  斯维内教授选择的载体是一种名为AAV的病毒,这种病毒对人体无害,但却具备所有病毒都有的一种功能:入侵载体细胞,并把自己“整合”进载体的DNA之中。斯维内把IGF-I基因加进AAV病毒基因组中,然后把这种改装了的病毒注射进老鼠的肌肉组织。从此,这只老鼠的体内便源源不断地产生出IGF-I,而且完全是“内源”的。

  另外,要想检测出某只老鼠是否接受了转基因,必须对肌肉组织做切片,取出细胞进行DNA分析。可是,很多老鼠(包括人)本身早就有AAV病毒入侵过了,因此即使做了切片也很难确定该老鼠被转过基因。由此可见,这种转基因几乎无法被检测出来。现在这种转基因技术已经进入临床试验,对外宣称的目的当然是治疗肌肉萎缩症。可是,一旦被通过,很难想象运动员们不会染指。到那时,恐怕一大批世界纪录将被打破,100米比赛跑不进8秒恐怕连决赛都进不去了。

  那时的奥运会将会实施另一种分级制度,你会听到如下的介绍:“下面进行的是IGF-I3拷贝组,该组运动员体内被转了3个IGF-I拷贝。”这样的奥运会你还会去关心吗?看来未来的奥运会只能设立球类项目了,毕竟球赛不仅需要肌肉,还需要大脑。且慢,刚刚看到一条消息,能让人增加脑容量的“大头基因”也被发现了……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