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学人物 > 诺贝尔奖

张明伟:从诺奖典礼到探月工程庆功会

时间:2008-01-15 12:01来源:科学网 作者:bioguider 点击: 77次

  12月11日晚,一个名为“诺贝尔科学之夜”的特别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2007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由此展现在世人面前。每逢类似场景,很多人都会发出那千百次的问:大陆科学家为什么一直得不到诺贝尔奖?

  令人振奋的是,12月12日上午,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宣布: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总书记在讲话中进一步强调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只有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发展的基点放在自主创新上,才能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战略主动权、切实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其实,这段话已经部分回答了大陆科学家得不到诺贝尔奖的原因,那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仍有待极大提高。审视部分科技工作者的状态,我们遗憾地发现,不少人最多是做一些枝节性的工作,或者在人家的重大发现基础上做一些渐进性的改进——如此状态,诺贝尔奖也许只能是一种奢望。

  对此,仅仅停留在批评层面远远不够,我们还要思考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比如体制、环境、文化等等。

  前几天,著名科学家周光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了科研软环境建设,他的设问也许更有代表性:现在的科研选题,是不是针对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是不是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了这些重大问题上?我们有没有建立能够激发所有人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创新环境?有没有一个目标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他还指出了两种不开放的情况:一是缺乏学术民主的氛围,往往是院士或领导一讲话,就再没有人敢讲话了;二是实行不必要的封锁,大家都生怕自己的想法被别人知道。

  周光召先生是参加过“两弹一星”工程的科学家,面对记者,他深情回忆了那时让人神往的软环境。其实,我们甚至不用追溯到“两弹一星”,探月工程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软环境的范例。

  当我们身边充斥着短平快课题的时候,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却对媒体披露,探月工程提出之前,是长达35年的摸索积累;当某些人实行不必要的“科研封锁”的时候,探月工程测控通信指挥部指挥长朱民才却说,探月工程协作范围广,是“万人一颗星”,参与测控任务的数十个单位形成了一盘棋、一股劲、一条心的良好局面;当某些地方不让年轻人说话的时候,探月工程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却说,我们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传帮带和指导把关作用,大胆给青年科技人员压担子、交任务,正是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年轻团队,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

  回到文章开头有关诺贝尔奖的问题。我们当然不能鼓励科研工作者只去争诺贝尔奖,但诺贝尔奖也很重要,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种承认,代表着一种经得起国际科学界严格审视的实力。我们在庆功的同时,也不要忘了与顶尖科研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既能上天,也能拿诺奖”才代表着一个科研强国的真正崛起。

  实现路径无他,像胡总书记要求的那样,紧紧依靠自主创新便是。笔者相信,当我们的自主创新到位之后,得诺贝尔奖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