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学界动态

中国科研异军突起 《Nature》首开“中国论坛”

时间:2004-11-25 15:43来源:生物导航网 作者:admin 点击: 745次
中国科研异军突起 《Nature》首开中国论坛”



来源:文汇报

  NPG总编辑坎贝尔说,中国正在成为具有世界水平的成果来源之一

  享誉全球的自然出版集团(NPG)在中国迈出了又一个第一步。继两度出版中文增刊《中国之声》后,NPG将有关中国科研的讨论从不太显眼的纸上“移师”至白热化的会场。

  昨天上午9点,首场“《Nature》中国之声论坛”在沪开讲。NPG总编辑菲利普·坎贝尔博士和亚太区记者戴维·塞拉诺斯基一个致辞,一个主持,轻松把握着论坛节奏,颇有几分“反客为主”的味道。

  毫无疑问,《Nature》首开中国论坛”对中国科研将是一次巨大的肯定与鼓舞,近年来它对中国所表现出的极大关注也被圈内视作推动中国科研前进的“良师益友”;换个角度思考,身为一个以出版发行为主营业务的商业集团,NPG的中国之行难免不包含“私心”,故而有科学家私下将论坛称作一场“年末发行会”。

  客观看来,《Nature》有理由关注中国。在全球每月至少出版一次的科学杂志前10位排行中,NPG独占7席,成为世界上基础和中级研究论文的首要来源。为持续实现其在科研领域“不同凡响”的权威地位,异军突起的中国科研必定要成为它视线的焦点和潜在稿源。

  据不完全统计,《Nature》杂志去年共收到214篇由中国科学家撰写的论文,占世界投稿总数的1%到2%。尽管比重较小,但上升趋势明显。昨天,坎贝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自己和同事的频频来访完全缘自中国实验室的吸引力:“毋庸置疑,这里正在成为具有世界水平的成果来源之一,我们期待更多成果从这里投向《Nature》。”

号脉“中国科技之痒” 让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

  《Nature》中国之声论坛“与时俱进的中国科学”侧记

  《Nature》,全世界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之一,新近出版“中国之声2”特刊,邀请科学名家探讨促进中国科学前进的模式,意见直率,言之凿凿,在科学界卷起一阵旋风。昨天,自然出版集团总编菲利浦·坎贝尔来沪举办中国之声论坛,请艾滋病“鸡尾酒疗法”发明者何大一博士等部分撰文作者、国内著名专家与读者面对面,深剖“中国科研之痒”。

  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

  “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投入太少了”,芝加哥大学霍华德医学院研究员布鲁斯·兰列出一组对比数字,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三者投入经费之比,中国是1?3?13,美国是1?1?3。

  有人认为,既然中国在基础科学上已经落后西方,提高基础科学水平又那么困难,从经济角度考虑,应该将资源集中于应用科学和发展社会需求有关的技术,把基础科学置于次要地位。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教授反驳说,这种观点是短视和误导,中国未来技术发展主要瓶颈正是基础科学的薄弱,在一个越来越讲求原创性和知识产权的时代,与发达国家共享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将会是极为昂贵和低效的。何大一则提醒:“如果没有大规模基础研究投入,当我们再次面对类似‘非典’的疾病时,不可能奢望科学家迅速找出病因。”

  “我国将大幅度增加基础研究投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院长裴钢教授透露,参与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的科学家们已建议,科研投入占GDP比重应从目前1.5%,提高到2005年—2010年的2.0%,到2011年— 2020年再升至2.5%。与此同时,基础研究投入占科研总经费比重,也应完成5%、10%、15%“三级跳”。

  让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

  裴钢告诉大家,中国被《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论文数在1994年排名世界15位,2002年上升到第6位,这不能不说是巨大进步。但是,在体现论文质量的“转引率”上,中国论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布鲁斯·兰提供的另一组数据,同样发人深思。花费100万美元科研经费,所能产生的《科学引文索引》论文转引数,中美之比是4?36;平均每个科研人员的《科学引文索引》论文转引数,中美之比是0.3?9。原因何在?《Nature》“中国之声2”特刊的文章指出,中国在立项审批时,常把完全不同的项目放在一起,使“专家不专”,难以做出科学判断;立项后对研究过程又缺乏评估和审计,造成部分科研经费的非专项专用和低效运转;科研经费“政出多门”,在甲处申请项目未取得成果的,还可改头换面到乙处申请新课题。如此消耗科研经费,怎可能有高效产出?

  裴钢提出,我国应加大对科技人力资源投入,而不像现在这样把过多的钱花在设备、基建上;同时改革科学管理微环境,强化科研项目的过程、结果评估,保证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

  鼓励年轻人挑战权威

  为什么中国在近代科学时代落后了?蒲慕明的答案是:传统学术文化的潜移默化有时候会减低创新精神,使人们只能在已有理论框架中徘徊。布鲁斯·兰则认为,批评性、颠覆性思考的能力应成为未来科研精英的基本素质。

  蒲慕明提到,当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校长曾说过,年轻人出格的想法,很可能是通向真理的新路,别忙着说“不”,试试给予他们足够的探索机会。几年前,有个学生向蒲慕明汇报说,他观测到神经细胞在未受到刺激时就已储备有电信号,这是当时任何理论无法解释的。蒲教授没阻止他,相反说,只要你拿得出有说服力的数据,我就地爬三圈。这一许诺令那个学生兴奋不已,一头扎进实验室,夜以继日拼搏三周,终成正果。蒲教授二话没说,当场兑现诺言,“鼓励学生挑战权威、勇敢创新,很多突破就从老师自己开始。”

由《Nature》杂志举办的中国之声科学论坛11月22日和23日分别在上海和深圳举行,论坛的主题是与时俱进和中国科学。在上海举行的论坛上,美国洛克菲勒大学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何大一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院长裴钢院士,上海生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博士,以及美国芝加哥大学霍华德·休斯医学院的蓝田博士作了特邀报告,他们讨论了中国科学界在开展国际水准科研时面临的挑战。

何大一的演讲提出了一个尖锐问题:中国做好应对大规模微生物侵害的准备了吗?“与SARS相比,艾滋病对中国人健康的威胁更大,”他认为,“目前国内的艾滋病仍处于失控状态,每10位感染者中就有9位不知道自己感染的情况。”与此同时,肝炎正在悄然威胁着大范围的人群,禽流感病毒也正在寻机泛滥,如果不采取正确措施,将会发展成一场瘟疫。他建议中国制定国家计划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传染病和生物恐怖威胁,而不能完全依赖一些临时性的措施。

裴钢在报告中介绍说,中国政府在2003年启动了“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研究项目,其中一个项目着眼于中国基础科学研究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代表国家科研机构、大学和政府科研管理部门的50多位科学家和科研管理人员参与了与该主题相关的4方面工作,即中国基础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基础研究前沿的最优先发展方向和领域、基础科学学科的部署、中国基础科学发展所必需的人才、资金和其它条件,并将在大约一年后提出工作报告。他认为,对中国基础研究的发展来说,投入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文化是灵魂、制度是保障。

蒲慕明谈了中国科研机构要成为世界级科研机构所面临的各种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如何进一步加强基础性研究、招募和培训高质量的研究人员、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有限的研究资源、改革管理和服务体系,以及如何建立严格的科学评审制度以实现基于实绩的资源分配和升迁等。他还讨论了可能会阻碍中国研究机构全面发展的社会和文化因素。

研究经费不足被认为是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但蓝田说,这之外还存在一个更大的、到目前为止仍被忽略的问题,即按照已投入资金的规模计算,中国科学家的产出是相当低的。他列举了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些可能性原因,并推荐了一种他称之为“积沙成塔的精英主义”的研究模式,模式的核心是利用中国目前现有资源,在一些领域建立国际领先地位,但这一模式也提出了一些关键要求,用以加强教育、协作,以及知识、设备和试剂的共享等。他认为,在这些工作方面,中国科学界都有待加强和完善。

这是《Nature》杂志首次在中国举办的科学论坛。《Nature》杂志总编辑坎贝尔说,此次中国之行是他在作为《Nature》杂志总编辑的九年中第四次来到中国中国这些年发生的巨大变化让他十分惊奇。

全球学术界顶级盛会——《Nature》杂志中国之声论坛昨天(11月23日) 在深圳举行,数位国际顶尖的华人科学家首次同台演讲,探讨中国科学界在开展国际水准科研时面临的挑战。科学家何大一提出,中国中国人不能完全依赖一些临时性的措施来控制疫情,需要建立快速反应的卫生医疗系统。

  英国自然出版集团(NPG)于日前宣布将于本月首次在中国举办论坛。本届论坛被命名为“《Nature》杂志中国之声论坛”,面向中国科学界,先后在上海与深圳举办,深圳论坛是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以及深圳大学城联合举办。

  在此次“《Nature》杂志中国之声论坛”上,数位国际顶尖的华人科学家首次同台演讲,探讨中国科学界在开展国际水准科研时面临的挑战。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执行官何大一博士,其演讲主题是《面对可能的大规模病原微生物威胁:中国准备好了吗?》。演讲提到,中国的经济在迅速增长,但不能因此而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即国家需要组织和协调投入来应对各种各样的传染性疾病。中国中国人不能完全依赖一些临时性的措施来控制疫情。它需要建立快速反应的卫生医疗系统。

  芝加哥大学人类基因学助理教授Bruce Lahn博士在其演讲的《“涓滴精英主义”:一个适合中国科学事业的模式?》提到,资金不足被认为是中国科技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但就相应的科研资助而言,中国科学家的产出仍然很低。Bruce Lahn博士在报告中提出“涓滴精英主义”。它的核心部分是利用中国目前现有资源推动前沿科学研究。但该模式也要求加强教育、协作以及知识、设备和试剂的共享等基础建设——中国科学界的这些领域有待改进和完善。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