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学习记忆

拥有“完美记忆”,1000G就能记录人的一生吗?

时间:2006-01-04 20:40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 528次
71岁的戈登·贝尔不需要去记忆,他根本不会忘记。因为他已经将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在现代科技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记录下来,将它们储存在一个巨大的数据库里,可以说他为自己的生活建立了一个数字摹本。
  
  当贝尔外出时,脖子上挂着的小型照相机大约每1分钟就会拍下1张照片,他经历过的场景会被立即记录下来,只不过不是通过大脑的神经细胞而是通过二进制的方式。如果贝尔走进一家咖啡馆,他身上的传感器会记录下光线和温度的变化,甚至他的谈话和步伐都会被随身携带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器记录下来。
  
  现在贝尔已经将生活中的大部分信息存储在电脑中,他甚至都快忘了怎样去记忆,他说:“我将它(电脑)看成一个记忆代理人。”如果贝尔需要回忆什么东西,他会打开电脑,在按照日期排列的文件中仔细寻找,直到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戈登·贝尔于1934年出生在密苏里州。他长着一张唱诗班男童般的圆脸,戴一副眼镜,并以衣冠不整而闻名。贝尔的大脑里总是装满了世上少有的离奇观念,他体内的活力就像电流一样流遍全身,并传染给周围的人们。
  
  贝尔在技术方面是一位天才。7岁那年,他因先天性心脏病在床上躺了一年。在病床上,这位聪颖的孩子也没闲着:他绕电路、做化学实验,还用钢锯做出拼图玩具。12岁时他已成为一名专业电气工程师。1958年底,贝尔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遇到了美国数据设备公司(DEC)的创始人肯·奥尔森。奥尔森被誉为“小型计算机之父”,但有人说如果要为DEC建造一座名人堂,那么戈登·贝尔的像应该紧挨着奥尔森。在某种意义上,他才是DEC真正的电脑英雄。他是一位计算机天才,是DEC的技术灵魂。
  
  贝尔与奥尔森一见如故,他毅然放弃攻读博士学位,于1960年投身DEC。贝尔为DEC带来了技术和智慧,更为年轻的公司带来了活力之火。他的诡辩术和个性的魅力,甚至使那些听不懂他讲话内容的人也很喜欢他。他常常从椅子上跳起来,手舞足蹈,侃侃而谈,然后直奔书架,找出一本能证明自己观点的书籍,然后才折回来,回到座位上。而此时,他的思路已跳到另一个问题上。
  
   1963年初,在飞机上,贝尔拿出纸和笔,勾画出他构思已久的草图,由此诞生了世界小型计算机工业的先驱———DEC的重要产品PDP-5型计算机,开创了小型机市场和小型机时代。此后,DEC在小型机市场上获得了很大成功,在全美的企业机构内遍地开花,整个上世纪80年代,DEC是业内仅次于IBM的第二大巨头。
  
  但在公司内部,从1982年起DEC就开始面临困难,大量人才开始“叛逃”。贝尔也觉得奥尔森开始不信任他,于是也闹起情绪。
  
  曾经短暂失忆
  
   1983年3月,第一阵心绞痛向贝尔袭来,他摔倒在浴室门前。这次手术使他丧失了整整一周的记忆,当医生问他谁是当今的美国总统时,他回答说:“我记不起来了,其实这也没什么了不起。”这倒把医生们吓了一跳。其实这位天才从来就不关心政治。几个月后,贝尔回到公司,但已换了一个人。他激励同事们的热情之火已经熄灭,也中止了工程上咄咄逼人的攻势。他决意离开DEC。
  
  从1991年到1995年,贝尔担任微软公司顾问,指导公司未来研发方向,并帮助建立第一个微软研究实验室。1995年8月,贝尔正式成为微软智力库的成员。他的研究方向就是如何利用视频和高速网络来扩展、帮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除了研究,贝尔还著书立说,并帮助在波士顿建立了“计算机博物馆”。
  
   1000G就能记录人的一生
  
  本报综合报道戈登·贝尔堪称计算机界的天才人物,是小型计算机设计方面的先驱,美国《数据信息》杂志称他为计算机业的弗兰克·赖特,后者是美国最伟大的建筑家。目前,贝尔是微软公司设在旧金山的湾区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他正在进行的项目叫做“我的生活比特”,而贝尔自己就是这个项目的主要试验人。
  
  贝尔表示,他之所以同意做一次“试验用的小豚鼠”,是希望将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通过记录下自己现在的生活,为所有人未来的生活指出方向。
  
  贝尔从2001年开始进行“我的生活比特”计划研究。最初,他只是将自己的书籍、个人文件、照片、海报进行扫描,后来这个计划开始膨胀,逐渐扩展到了日常生活领域和可移动的物体上:贝尔与到家里来修水管的维修工的谈话、他对孩子们的谆谆教导、自己的数千页病历卡、甚至是一些只能写进日记里的冥想也被贝尔直接放进了数据库。目前,贝尔已经记录下1300个视频文件,5067个音频文件,4.2万张数码照片,将近10万个电子邮件和6.7万个网页。贝尔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只要1000G的容量就足够以除视频以外的形式储存一个人的全部生活经历,而现在不少IPOD的容量都有20G。
  
  隐私可能被泄露
  
  其实“数字化记忆生活”是近年来IT界的一场新浪潮。如今,记忆辅助手段已日益数字化,实实在在的纸张和墨水,正让位给非实体的电子邮件和文本信息。但对微软研究者来说,最大的挑战是怎样设计出软件来处理和检索我们“数码大脑”中储存的数据。如果在不久的未来,我们每天的活动被会变成电脑数据储存起来,那要怎样才能找到去年5月在阴冷的海边与朋友的一次谈话呢?目前这项研究还在进行中。
  
  但对贝尔来说,人们最关心的还是一旦计划公开,他的隐私也会被同时泄露。几年来,贝尔已经将生活中最私人的经历都录入了电脑,但现在的电脑系统在一个技术超群、意志坚定的黑客面前根本无法做到绝对安全。贝尔说:“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担心黑客进入我的电脑来窃取我内心的秘密,但我没有权利把自己与他人的谈话细节公开,这对我的朋友是不公平的。至于控制和安全问题,我想我们能够也必须解决。”贝尔说,他可能将数字记录的某一部分留给自己的孩子,有关他个人生活的记录每3年就会删除一次。
  
  尽管贝尔对自己的“记忆代理人”非常信任,但今年5月他的电脑硬盘还是发生了故障,令贝尔丢失了4个月的“记忆数据”。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贝尔写道:“这在情感上是一次非常严重的打击,就好像自己的某些记忆真的被拿走了。”
  
  此外,专家认为贝尔这样的生活已经失去了“遗忘”这种可贵的特质,他生活中的许多部分已经被毫无掩饰地记录下来。阿姆斯特丹的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心研究员弗兰克·奈克博士说:“完美的记忆对许多人来说是一种灾难,在某些时候能够忘记是有好处的,从这个方面说,数字化记忆技术会起到反效果。”
  
  奈克博士还担心,在贝尔设想中的未来社会,每个人在社会交往中都会被录像,人们的行为将发生巨大变化。奈克博士说:“如果我们将做的每件事都录下来,这将阻碍社会进步。简单地说,人们之间互相监视将导致社会混乱。”
  
  贝尔却并不担心这方面的问题,相反他强调“数字化记忆技术”对那些记忆力差的人的潜在作用。目前,英国剑桥大学也在对一组因脑部疾病导致记忆力衰退的人进行类似的测试研究,这些人到了晚上就能重温自己白天的经历,这样就无需担心忘掉了某些重要时刻。贝尔说:“‘我的生活比特’计划更像是一个记忆的备份系统。”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8)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