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遗传发育

哈尔滨人类遗传资源库破解中国人源流难题

时间:2006-01-22 14:09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bioguider 点击: 154次
  9日,从北京传来消息,《中国不同民族永生细胞库的建立和中华民族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获得2005年度国家科技奖励自然科学二等奖。



  将民族遗传物质保存下来迫在眉睫

  1993年,国家生命科学部启动了由全国十四大研究单位共同参与的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哈尔滨医科大学承担中国人类基因组多样性研究的子项目。

  经过13个年头,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换了一批又一批。

  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CHGP成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遗传研究室主任李璞老人介绍说:“从遗传学角度来看,我国的很多少数民族正面临着消亡。如何将民族遗传的物质保存下来,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简单地说,这项研究,就是对研究对象抽取10毫升外周血,取淋巴细胞,用EB病毒感染,使之永生化,之后用液氮冻存,以此完成对少数民族细胞系的保存。”

  “研究的第二步,触及中国人群的起源。通过与世界上30余个民族的DNA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中国人源自非洲,沿印度洋沿岸进入中国华南、华北,而后自北方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或由印度洋向东发展成为澳洲土著。”

  这一突破性的成果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立刻引起轰动,两位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人类遗传学家在《NATURE》上撰文予以赞扬,认为其“回答了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的源流问题”。

  科技部认定:这一成果不仅仅将中国人群的源流初步搞清,解决了一个科学的大问题,而且“建立了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库———哈尔滨库,永久地保存了我国宝贵的人类遗传资源,为进一步开展中国人群遗传特征、遗传学关系以及复杂疾病的关联研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研究材料;同时,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不同人群遗传结构特征、遗传学关系以及人群在现代人类进化中的地位,并证实了MTHFR、ApoE、CCR5基因多态性与相关疾病发生的关联”。



  为了采集他们翻山越岭克服重重阻碍

  13年的潜心研究,被李璞老人以寥寥数语轻松带过。然而,那其中,又充满了怎样的艰难与劳绩!

  为了采集布依族血样,研究小组翻山越岭,深入贵州高山,几进几出;为了采集赫哲族血样,研究小组先后探访三年,足迹遍布八岔和街津口;为了采集锡伯族血样,研究小组克服重重阻碍,一路怀抱冰盒……

  采集哈萨克族血样时,小组远赴新疆伊犁。由于语言不通,他们四处求助,好不容易找到三代以内血统纯正的哈萨克人,费尽唇舌使之知情同意,采好血样。可是,如何在24小时内将之转化为永生细胞系却成为难题。经过精确到分钟的周密计划,他们掐定时间由伊犁飞往乌鲁木齐,转飞北京,之后抵达哈尔滨,开夜车奔回学校,直扑实验室,不眠不休,投入工作。

  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一年里实验室只能成功保存三五份细胞系。

  “细胞转化非常困难。血液里的淋巴细胞逐渐衰亡,我们的工作是不但要使其存活,还要令其永生,温度、成分以及如何排除支原体污染等等诸方面的要求非常高,非常复杂。单单建立转化的方法,就耗费了很长时间。”

  现在细胞转化成功率达到100%,可是当初常常一年都做不成一份,经过了三年的失败,在实践中点滴摸索累积经验,成功系数才逐渐提高。但是,保存下来的细胞,还需定期检查,经过复苏,查看是否完好,之后继续冻存。如果说,一个民族要采集30个个体,一个个体要做10管细胞,15个民族,每年查一次,每一管至少就需要两个礼拜。工作量的繁重可想而知。科学,需要简单的重复和耐心。



  向国际细胞库提供基因样本

  目前,哈医大采用EBV转化B淋巴细胞技术建立了我国15个民族及人群的永生细胞库和DNA库(包括1000株永生细胞系和2000份DNA),并对这些人群的Y-DNA、mtDNA和疾病相关基因MTHFR、ApoE和CCR5等多态性位点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进行了MTHFR基因多样性与冠心病、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神经管缺陷(NTD)、先兆子痫和银屑病以及ApoE基因多样性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关系的研究。

  “我们的细胞库完成质量非常高。而且,已经向法国国际人类基因组中心(CEPH)提交50株细胞系,参与国际人类细胞库的建立,获得了世界范围内各民族1000份不同个体遗传资源的共享权。就基因样本来说,中国在国际上提供的是最多的。”李老十分欣慰。这里面,有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民族责任感:“日本没有条件做细胞库,它没有几个民族;美国也没有条件做,这个国家是移民国家;只有我们中国有条件做,我们做了,成功了。现在,北京、哈尔滨、昆明三大细胞库基本保存了我国48个少数民族的遗传细胞系,这对全人类都是一大贡献。”

  保存人类遗传资源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无法估量。李老介绍,“在海南,汉族人极易感染一种钩端螺旋体,这是一种致死病,而当地的黎族却拥有抗病基因,如果我们通过保存他们的细胞系并加以研究,将其抗病基因提取出来,用到汉族人身上,将极大地降低其得病风险;再比如,通过建立永生细胞系,对家族性疾病进行研究,对比分析,找到致病基因,将会对很多癌症有所攻克。目前,我们已经保存有上千份各种疾病患者的细胞系。这些,将是其他相关学科的下一步研究方向。”

  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也是这一项目获奖者之一的傅松滨教授满怀信心说道:“两三年后,我们将有新的研究成果问世,国家科技进步奖颁奖大会见。”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