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健康 > 药学 > 中药

专家各抒己见探寻中药的奇妙

时间:2009-06-28 00:00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点击: 57次
        27日,2009国际生物经济大会的中医药论坛分会场座无虚席,在11个分会场中,这里算得上最热闹的一场。26日、27日两天,20位报告人既有中国学者也有来自英国、日本、巴基斯坦的国外专家,有一个问题几乎被所有人反复提及——“中药质量保证体系”。中药质量如何得到保证?标准如何建立?……专家们对于相关研究的方向、方法都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希望能将中药的物质基础分析清楚,并以此为核心建立中药质量保证体系。  

  现场有专家表示,大多数中药的有效成分、有效效应物质和毒性成分、毒性效应物质尚不明确,中药大多数没有明确的分子靶点,有些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所以基本上是在一些疾病模型上部分验证了其治疗作用,这是限制中药现代化的关键瓶颈问题。



  长春中医药大学赵大庆教授告诉记者,他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搞清楚中药的基本成分,“起码要知道其中的成分是哪些,才能进一步分析其中的有效成分及毒效物质,只有了解了中药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赵大庆多年来坚持研究人参,化学专业出身的他坚持认为,把最基本的成分搞清楚是了解人参、发展人参产业的第一步。他以“只是一个起步”来总结自己目前的研究,“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我们对一些关键的物质构成并不清楚。我们对人参太陌生,根本不了解,中药亦是”。来自日本富山大学的Katsuko  Komatsu作了《人参属药用植物遗传与化学多样性研究及DNA微阵列技术在其鉴定中的应用》。她用现代生物学理论对人参、三七的提取物作了十分详细的研究。



  实际上,从生物学兴起以来,众多科学家都致力于用现代生物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中药,用西医的方法来分析中医,但成果往往并不如想象的那么显著。在中药的科研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从单味或复方中药中提纯出的单体化合物生物学活性减弱或消失,即或有某种生物学活性,亦不能完整体现原药或原方的作用。



  对此,清华大学罗国安教授提出要在总结中药复方化学体系研究体系的基础上借鉴系统生物学,用系统对系统的方法找出中药的奇妙。他说,中国中药的发展要避免走西方的老路,西药的研发是点对点的模式,生物学发展起来以后,有一种点对系统的模式,研究单一化合物对一个体系产生的影响,但我认为中药需要采用系统对系统的研究模式,这样把系统生物学跟中药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主任林瑞超表示,中药的质量控制应该是立体的全方位的,目前,药材的种植不够规范;饮片生产过程中缺少质量控制法典;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太低,安全性控制得不到保证;现有中药质量控制方法成分较单一等都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他提出,中药质量标准要符合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念,突破单一成分控制质量的模式,采用多成分或特征色谱峰群综合控制质量的方法。



  论坛主席刘昌孝院士与几位专家交流中药如何从传统变为现代、经验变成标准的问题,大家都表示这将是中医发展过程中关键的突破口。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