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健康 > 医学 > 医疗相关

我国干细胞研究新突破:维生素C的非凡功效

时间:2010-01-02 06:07来源: 作者: 点击: 36次
  维生素C被发现250多年来,大家对它最为熟知的是“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的功效。然而,最近中国科学院广州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科学家们在领域的研究成果,显示出维生素C对“诱导多能干细胞”的非凡功效。

  在第12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科学与生物技术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发布了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日前在干细胞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即维生素C可促进成体细胞重编程。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个成果的核心在于,维生素C可以大大提高从成体细胞转化为“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效率,以前是每1万至10万个成体细胞,才能有一个细胞转化为多能干细胞,而加入维生素C后,这个效率可以提高至10%。

  何谓“诱导多能干细胞”?裴端卿解释说,这是一种功能与胚胎干细胞类似的细胞,即iPS细胞。干细胞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是具有分化出人体所有200多种细胞的多能干细胞,而成体干细胞一般只能分化成某种特定的细胞类型。因此,前者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受宗教、文化、伦理等原因,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在有些国家被明令禁止,而且用于胚胎干细胞建系的材料不易获得,加上胚胎干细胞的应用将是异体移植,会被病人的免疫系统排斥,它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没有大的突破。

  2006年8月,日本的山中伸弥在世界上首次从小鼠成体细胞中获得iPS细胞,这一方法将已丧失分化全能性的成体细胞恢复了类似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直接将其转化为具有胚胎干细胞功能的多能干细胞。

  裴端卿说,这就是用病人自己的细胞来治病,是细胞水平的“返老还童”。如果这一技术应用于人类疾病治疗,既避免了病人对异体移植的排斥性,又不产生伦理问题,还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如白血病,老年痴呆,以及肾、肝、心脏器官移植等。

  尽管如此,iPS细胞转化效率过低一直是困扰科学家们应用该技术的瓶颈。而维生素C大大提高iPS细胞转化率的研究成果,是对干细胞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该项成果于12月24日在世界干细胞权威杂志《细胞·干细胞》在线发布,并且被选为封面文章。 (责任编辑:glia)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