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学人物 > 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又到,国人苦笑?

时间:2010-10-08 02:03来源: 作者: 点击: 25次

  2010年诺贝尔奖各个奖项的获奖名单将陆续公布。4日首先公布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今年每项诺贝尔奖奖金的金额仍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6万美元)。(中新网10月4日电)

  随着今年“诺奖”的分项逐一揭晓,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又被勾起来了。这几年,有一种现象耐人寻味,从社会精英到普通百姓,每到有华人获得诺贝尔奖之时,总要高兴一阵子,好好寻思一番获奖者与中国“沾亲带故”的渊源,从中找到扬眉吐气的感觉,可仔细一琢磨,又陷入尴尬与困惑之中———咱家种的秧苗瓜果咋结在别人的田里?!固然,中国的科技实力今非昔比,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然而,至今还没有一个中国人以中国的名义获得诺贝尔奖这一以其崇尚科学、奖金高昂、授奖严谨而成为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科学奖项,这不能不令人耿耿于怀,魂牵梦萦!

  中国与世界上的科技强国相比,在全民科学素养、科技环境与创新体系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尤其在精英品质、学术空气和独立精神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成功秘诀说”、“教师走穴风”……在上个月举办的第四届复旦基础教育论坛上,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杨玉良等专家批判了社会及教育界某些人的功利化心态,认为教育不能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德性培养和责任感的培育。而“学术行政化”,“精英官员化”,“官本位”理念成为阻碍学术创新与独立的一大障碍已成共识。近年来涉及论文抄袭剽窃、学历造假、考试舞弊事件不时见诸报端,甚至连飞行员的资质都出现了造假现象。而赢者通吃的法则从官场引进至学术界,比学术造假还要可怕。它直接使追随者求援于黑恶势力,利用学术权威、技术手段以及金钱与影响力等资源,不惜诉诸暴力,破坏社会规则,以达到明规则之下无法达到的个人目的。虽然从“学术功利化”再到“博导黑恶化”只是极个别人,但是,在学术田野还存有荒芜与苍凉,甚至是蒺藜毒草之时,中国人的“诺奖梦”将何处安放?

 下一页第 [1][2] 页
(责任编辑:glia)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