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学人物 > 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也成闹剧了。。。

时间:2010-10-08 02:04来源: 作者: 点击: 47次
2009-10-10 08:50:46 来自: 孤柏岩上的树(德甲~~美国中选~~30 ROCK)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534653&PostID=19373040&idWriter=0&Key=0 诺贝尔和平奖会害了奥巴马 By Simon Robinson   Friday, Oct. 09, 2009   申鹏/译            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也许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领奖台,因为登上这个领奖台的人,从此以后就可以获得全球的关注,并且可以和想会见的政府领导人见面。想想吧,这些成功人士可以发表自己的论点,他们的名气就是登上讲台的阶梯。   这足以说明诺贝尔和平奖颁给奥巴马是一个大大的意外了。奥巴马本身已经身处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地方——白宫。身为白宫的主人,根本不需要所谓的“获奖光环”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他只要说,所有人都会听着。   诺贝尔评审会认为,“奥巴马为国际政治带来了新气象,多边外交重新赢得青睐,联合国及其它国际机构的作用得到了充分重视,他呼吁削减核武库,并致力于重启陷入僵局的中东和平进程。很少有人能像奥巴马这样引起全世界关注,让人们期望更美好的未来。奥巴马的外交理念,是基于让世界绝大多数人和谐共处于这个世界。我们很看重奥巴马的眼光、工作,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  评审会说的都没错,但是请别忘了,奥巴马入住白宫只有八个月。中东和平、无核武器的世界,都只是他的一个希望,一切的工作仅仅是刚开始。虽然评审会看中了奥巴马的这些工作计划,但是这个奖同样会给他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他上台以来的一些“政绩”也说明了这种“对未来的期望”是多么可笑。   现在,奥巴马已经是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总部设在伦敦的国际防止核扩散研究院的资深专家Mark Fitzpatrick说:“坦白讲,他上台还不到一年,那些策略也并不成熟,根本还没实现他所设定的目标,虽然他一直在努力。”   然而,以上说法都还很克制。《时代》周刊的专栏作者Mark Halperin写道:“很长时间以来,奥巴马变成了一个象征,他的符号意义大于他的所作所为。把诺贝尔和平奖给奥巴马,会让那些批评他的人更生气,而欣赏他的人也难以真正高兴起来。”   在奥巴马力争芝加哥争取奥运会举办权而失败的时候,美国的保守派就非常高兴。如今他们可能会说奥巴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简直就是一个闹剧。即使是那些中间派也会说这荣誉来得太早了吧...时机根本未到嘛...   国际战略研究会的Fitzpatrick和他的同事也有同样的反应,他说:“这是真的么?看起来真像个玩笑,我想这应该是个玩笑吧?”    http://news.china.com.cn/chinanet/07news/china.cgi?docid=6654896750876051336,12323561908567319623,7157399152267230627,11460220796573883068,0&server=202.108.4.92&port=6666 居然是他! 奥巴马获和平奖 发布会现场惊诧一片 文章来源:北方网 | 时间:2009年10月10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 "过去一年间,奥巴马在联合国舞台上对防止核扩散等重大事件发挥关键作用,为穆斯林世界和东西方关系设置了崭新议程。 极少有人能像奥巴马那样捕捉世界关注,令人们得以憧憬明天……"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托尔比约恩·亚格兰 "奥巴马获奖标志着美国重新受到国际社会欢迎。" ——法国总统萨科齐 "我们不觉得这一结果有何特别。我们希望他在获奖之后能够为消除世界不公正做些实事。如果他能放弃美国在安理会的否决权,那就证明这个奖项实至名归。" ——伊朗总统内贾德的发言人 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9日宣布,将2009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美国总统奥巴马,以表彰"其致力于加强国际世界外交和世界人民之间的合作所做的非凡努力。"奥巴马将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 诺贝尔委员会称,奥巴马获颁今届和平奖,因为他当选美国总统以来,增强了国际外交及不同国家的合作,应对着不同的挑战。委员会表示,奥巴马是一名罕见的领袖,吸引全球注目,并让人对前途怀有希望。他的外交政策是依据全球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及态度。委员会特别重视奥巴马全球无核化的远景。 在和平奖宣布前,不少分析员均认为,奥巴马上任不足一年,应不会获得和平奖,因而这个结果令包括美国在内的不少媒体大感意外。 在得知自己获奖后,奥巴马表示"惭愧"。据报道,当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这一消息时,奥巴马正在熟睡。他的发言人不得不把他叫醒,告知他这一消息。(宗和) 现场特写 "请用英语再说一遍!" 欧洲中部时间9日11时,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在首都奥斯陆宣布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为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布会现场不少记者发出惊诧声。 记者们开始争相以瑞典语或英语提问。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亚格兰以瑞典语回答后,不少记者喊道:"请用英语再说一遍!"以媒体反应看,奥巴马拿下这一奖项大大出乎人们意料。法新社以"轰动效应"形容这一结果。 发布会现场,一名记者问:"奥巴马上任不足一年,眼下尚未兑现竞选期间所做的承诺,也许今后永远不会(兑现)。为什么选择现在这个特定时刻(授予他诺贝尔和平奖)?" 另一名记者问,奥巴马上任后尚未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所做决定是否有"政治性过强"之嫌? 又有一名记者问,美国现处金融危机,国内涉及医疗保障制度等改革争议颇多,是否向阿富汗增兵、如何应对伊朗核计划等挑战重重,选这一时机授予和平奖是否有"力挺奥巴马"之意? 奖项历史 美国人第19次获此奖 奥巴马获得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这是美国人第19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同时奥巴马也成为近十年间第三位获奖的美国民主党政要——2007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小组共同获奖;2002年,美国前总统卡特获奖。 在和平奖历史上,获奖的美国总统还有西奥多·罗斯福(1906年)和威尔逊(1919年)。此外,获奖的美国政要还包括三位国务卿,分别是霍尔(1945年)、马歇尔(1953年)和基辛格(1973年) 在诺贝尔和平奖108年的历史上,得主不乏各国政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包括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1990年);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1993年);阿拉法特、佩雷斯、拉宾(1994年,分别为巴勒斯坦领导人、以色列外长、以色列总理);韩国前总统金大中(2000年);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2001)。 奖项背景 5人委员会评奖 争议性更大 诺贝尔和平奖的评奖委员会是由5人组成的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其成员由挪威议会任命。 由于和平奖的本质,受奖的对象往往很不一定能够受到所有人的认可,相较于诺贝尔奖的其他奖项,有更多的争议性,其选择的条件往往受限于和平奖的评奖委员会的立场。(宗和) 为"和平奖"捏一把汗 居然是他,居然会是他! 在诺贝尔和平奖历史上,奥巴马是唯一一个在职资历很浅却能获奖的美国总统。挪威诺贝尔奖评审会主席称这是表彰奥巴马"在加强国际外交及各国人民之间合作上,做出了非凡的努力"。但这种说辞让人生疑。 此事引起的震惊度与和平奖评选方的"冒险精神"可谓成正比,不能不引起世人的关注。在曾获诺贝尔和平奖的一长串名单里,奥巴马可谓十分"突出",从1月21日就任总统到10月9日消息发布,他才当了200多天的总统就获此殊荣,实在是极为少见。不论他日后是否会连任,就说目前的4年任期,时间也才过了五分之一左右。在很多事情未成定论、身为美国总统的奥巴马还有许多"职务职责"需要履行、其本人的许多举措渐起争议之时,诺贝尔和平奖评选方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就如此匆匆作出"结论",不可不谓有着相当的"甘于冒险的精神"。 至于其"非凡的努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和事情上,评奖方语焉不详。不过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进一步说明:奥巴马是一名罕见的吸引了全球关注的领袖,并"让人对明天怀有憧憬",且"其外交政策依据全球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和态度",此外委员会强调"特別重视奥巴马全球无核化的远景"。原来答案在这里,奥巴马获奖是因为他的姿态及语言而不仅是具体行为吸引了全球关注,也令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评委"倾倒"并代替"全球大多数人"表达了对奥巴马"价值观和态度"的认同。 诺贝尔和平奖的权威性,从此遭遇挑战。原来一个人获奖,不需要依靠"已经做过什么",只需要具备一定的魅力与吸引力,且"可能会做什么",这就可以了。 相较2008年芬兰前总统阿赫蒂萨里的获奖理由是"以表彰其30多年来致力于解决全球国际冲突做出的重要贡献",以及2006年孟加拉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及其创立的格莱珉银行因推广满足穷人需求的小额信贷而获奖,还有2007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小组(IPCC),因推广气候知识和应对气候变化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而获奖等等,奥巴马获奖的理由实在太过抽象,难以服众。 诺贝尔和平奖的爆冷也让我们重新来审视每年都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的诺贝尔奖本身。"德高望重"的诺贝尔奖因其设立者初衷的崇高及多年来基本上得以坚持的慎重公允态度而获得尊敬,但不可忽视的是,其过于以欧美的价值观为中心。 以8日揭晓的文学奖为例,多年"陪跑"的村上春树等亚洲作家即便再优秀再热门,也难以获奖,因为矜持的欧洲评委们难以从中找到共鸣,而且他们也不愿"做潮流的代言人",故而让相对没啥名气的罗马尼亚裔的德国女作家获奖并不奇怪。至于今年的和平奖,笔者愿意看成是对于诺贝尔奖整体而言中规中矩的一种"脱逃",带一点谐趣的玩笑。 说及价值观,笔者对挪威委员会的"定论"不能认同。奥巴马也许代表了评选和平奖的挪威委员会5位评委中多数人的价值观,却不能代表笔者及另一些对此结果表示质疑、对奥巴马本人持观望态度的人的价值观——即使这样意味着脱离了"全球大多数人"。但我们总不能够为了迎合某些人的某种远景,就说些不地道的违心话吧。(东方四)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534653&PostID=19369656&idWriter=0&Key=0

(责任编辑:glia)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