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中文摘要

科学家重构鸭嘴龙脚步运动方式本

时间:2012-06-12 21:46来源:科学网 作者: 点击: 78次
(责任编辑:glia)
 
保留了立体足迹的鸭嘴龙复原图张宗达绘图
本报讯(记者洪蔚)5月9日,来自中、美、加等国的学者宣布,通过对中国重庆綦江世界罕见的立体保存的恐龙足迹进行深入研究,他们重新构建了鸭嘴龙类恐龙的脚部运动形态,为恐龙的运动力学提供了新的解释。本月出版的《地质学报》杂志报道了这一发现。
 
“立体恐龙的足迹极为罕见,目前全世界发现得极少,而其中保存了恐龙运动信息的就更屈指可数。”恐龙研究专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菲利普·柯里说,“目前鸭嘴龙类立体足迹只在中国綦江有所发现。因此,綦江的恐龙足迹与西班牙卡梅罗斯盆地的立体兽脚类足迹一起,并称世界最好的两例立体恐龙足迹。”
 
据了解,重庆綦江莲花保寨恐龙足迹群是目前中国西南地区白垩纪最大规模的恐龙足迹群,发现于2003年。140平方米的范围内分布有300多个古生物足迹,包括恐龙中的甲龙类、鸟脚类和兽脚类以及翼龙足迹。
 
此次宣布的立体足迹最初发现于2007年,高达半米,形态古怪。起初考察人员认为其为硅化木,在取样分析后,却找不到任何与木化石有关的纹理。于是,该足迹便成为了“悬案”。
 
直到2010年夏天,中美綦江恐龙足迹考察队对化石点进行新一轮考察时,才判定它是一个恐龙足迹,其高度远超以往常见的几厘米深的恐龙足迹。随后,学者们对其进行了细致分析。
 
我国足迹学青年学者邢立达推测:“在发现该足迹的地方,当时可能存在一个软泥坑,当鸭嘴龙行走至此时踩入坑中。此后,足迹大坑逐渐被沉积物充填,形成一个铸模。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岩石风化,足迹边缘逐渐暴露并被发现。”
 
在对綦江鸭嘴龙足迹的研究过程中,加拿大派普斯通恐龙研究所博士菲尔·贝尔再现了造迹者脚步运动方式。研究表明,造迹者有能力在意外遇到黏稠沉积物时,切换两足与四足的运动姿势。
 
“此外,我们还在足迹外侧趾观察到一个不寻常的弯曲,这个弯曲指示了一次重要的横向运动,而足迹缺失鳞片刮痕和趾头拖痕的现象,与足迹垂直踏下以及随之而来的各趾弯曲状态相符。这表明,造迹者的足部机动性超出预期,并影响着鸭嘴龙形类恐龙运动的重建。”贝尔表示。
 
《中国科学报》 (2012-05-11 A4 综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