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神经心理

人的心理界限与生理界限

时间:2006-05-21 16:13来源:转载 作者:admin 点击: 218次

  一位到印度旅行的美国客人,在他的游记中,提到这样的趣事:

  一个印度人,在偷窃的时候,当场被逮住。但是他却面不改色,反而理直气壮地说:“带着东西逃跑才算偷窃。我只是拿着它而已,怎算小偷?把东西放回原来的地方,不就没事了”

  据说,被偷的人愣了半天,居然无词以应。那个印度小偷,就这样大摇大摆地走了。

  我们无意称赞印度小偷的辩才,但是不得不感叹的是,在客观上处于绝对被动的局面下,还能使他的逻辑,充分发挥难以摧毁的力量。

  一般而言,我们在客观上还不至完全绝望的时候,主观上很快就认为“无计可施“,于是无意做一次冲刺扭转乾坤。

  现代年轻人的这种倾向,尤为显著。根据高考、中考的一些监考者的经验,在考试时间还没截止之前,离座的人就越来越多。其次,年轻人就业后,安心求业率越来越差,能够在一家公司好好呆上三五年的人越来越少。

  这个现象或可解释为,对事业的向心力极脆弱。另一方面,也可以解释为:缺少“定力“,稍不如意就起了溜之大吉的念头,急急忙忙又去另觅职业。

  从心理学上来看,还有一个理由,也就是预先准备防卫自己的托词,这个托词是:“我并没有全力去做,如果公司没那么差劲,我一定会专心好好干,那就另有一番景况了。“

  可要知道,漫长人生,并非事事可以“想溜就溜“。某些情况下,就是“非留在那里不可“。

  当您“非留在那里不可“的时候,最要紧的是,千万不要自以为一切已经“绝望“。

  当您自认为“绝望“,主观的“心理界限”就会一变而为无计可施的“生理界限”那时候意愿就锐减,斗志也丧尽,回生有术也会变成百药难治了。 (成功财富网)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1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