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疾病大全 > 外科 > 普外科 > 神经瘤

我国学者探索神经胶质瘤治疗新途径

时间:2005-06-22 22:10来源:中国医药报 作者:bioguider 点击: 1243次

我国学者探索神经胶质瘤治疗新途径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理学博士杨宝峰教授在加拿大埃德蒙顿阿尔伯塔大学留学期间,对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自杀式死亡,以及对神经胶质瘤治疗新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2004年,美国《生物化学》杂志刊发了他在这方面的两篇研究论文。近日,加拿大的《肿瘤研究学》杂志又刊登了他的另一篇相关论文。

  据悉,神经胶质瘤是发生在神经外胚层的肿瘤,大多缓慢发病,以男性多见。临床症状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精神症状。二是肿瘤压迫、浸润、破坏脑组织所产生的局灶症状,早期可表现为刺激症状如局限性癫痫,后期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如瘫痪。当颅内压低于动脉压时,脑血管麻痹,脑血流停止,血压下降,病人不久将死亡。

  目前,胶质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需辅助进行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等。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在保存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肿瘤。早期肿瘤如部位适当可能全部切除,但肿瘤位于运动、语言区时,为了保存神经功能,只能适当切除,避免发生严重后遗症,肿瘤如位于丘脑、脑干部位,除了小的结节性或囊性者可切除外,绝大多数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与脑组织无明确分界,难以彻底切除。

  杨宝峰教授介绍,细胞凋亡的机理表明,大部分细胞,包括肿瘤细胞存在一系列愿意接受死亡物质,医学界称之为死亡受体。这些死亡受体与其相应的配体结合后,通过死亡信号传导途径,可诱发细胞自杀式死亡的产生。由于凋亡细胞的细胞膜不破裂,也不释放细胞内容物,所以并不会损伤邻近的组织细胞。因此,通过触发这种接受死亡的物质,使肿瘤细胞"义无反顾"地采取自杀式死亡,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治疗方法。

  杨宝峰用通俗的比喻演绎了这项研究推理过程。他说FAS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细胞表面存有愿意接受死亡的物质,是一种跨细胞膜之间的蛋白。在细胞的内侧有一个区域被定义为死亡功能区,可与FAS进行结合。倘若这种愿意接受死亡的蛋白被相关因素激活之后,可向细胞内传导死亡信号。

  这种传递就像是接力赛中的运动员传递接力棒。FAS通过与死亡功能区的相互作用结合形成新的调节物质,这种新的调节物质包含两种功能区,即死亡功能区和死亡效应功能区,可以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这种调节物质的死亡效应功能区能与引发细胞凋亡的蛋白酶结合,从而形成了死亡诱导信号的复合物。蛋白酶在该复合物中被激活后,连绵不断地继续向下游传递,造成一系列的细胞死亡。

  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杨宝峰教授发现有很多肿瘤细胞对FAS这种受体有抵抗性,有可能通过抑制蛋白酶的活性发挥作用。而且通过检测还发现了肿瘤细胞通过对FAS这种物质的抵抗所产生的抗体,对多种恶性神经胶质细胞瘤细胞系具有杀伤作用。本研究在世界上首次对非转染的FAS配体敏感性神经胶质瘤细胞中,剖析了FAS配体诱导的DISC(死亡诱导信号复合物)组成,建立了DISC的激活模型;也是首次在非转染的FAS配体抵抗性神经胶质细胞中,阐明了FAS-DISC中抗细胞凋亡蛋白的功能,揭示了抑制DISC活性的分子机制。

  杨宝峰教授通过细胞内凋亡和DNA断裂的检测,证实了细胞凋亡的发生,并在世界上首次阐明了肿瘤细胞抵抗凋亡的分子机制,建立了死亡诱导信号复合物的激活模型,证实了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肿瘤辅助疗法,为恶性肿瘤的生物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37)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