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科技评论

李曙光院士:科学人生的大道理与小事情

时间:2012-06-29 11:48来源:科学网 作者: 点击: 120次

  学术名片:

  李曙光,1941年出生于陕西咸阳。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并留校任教。1983年至198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地球与行星科学系进修。多次赴德国马普化学所、香港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2003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世纪70年代参加国家铁矿科研会战。自1983年以来,长期从事变质同位素年代学即造山带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最早通过测定大别山榴辉岩年龄,获得华北与华南陆块在三叠纪碰撞的结论,并在超高压变质同位素年代学、冷却史和折返机制研究中作出重要贡献。2005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201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才算是值得?人生价值当如何去体现?若不是去做一个混碗饭吃的人,又要有什么样的理想和抱负?

  年过七旬的李曙光,常常将这样的问题抛给青年学子。这些问题背后,则是他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大道理与大智慧。

  无论坦途或是坎坷,李曙光始终都能在大道理中寻找到力量,让他在科学之路上坚定前行。

  “上天不成,反而入地了”

  第一志愿,中国科技大学;第二志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三志愿,西北大学航空系;第四志愿,哈尔滨工业大学航空系;第五志愿,南京航空学院。

  这是1960年李曙光考大学时,在志愿表上填写的内容。

  上中学时,李曙光参加了天津少年之家航模小组。“玩了近6年的航模,知道了不少航空知识,也就渐渐对航空事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毕业,他下定决心要做飞机设计师。

  原本,已经为自己设计好人生道路的李曙光,想要第一志愿报考北航。后来,他从中学校长处得知,钱学森先生在刚刚成立不久的中科大力学系当主任。校长建议成绩优秀的李曙光报考中科大。

  “钱学森是空气动力学领域的权威,那好,我就第一志愿填报中科大。”李曙光觉得,既然要学航空,就要到最好的地方去,于是毫不犹豫更改了志愿。

  当年中科大在天津招生时,要求只填报学校,不填志愿,去哪个专业一律服从分配。“我想让招生人员明白我喜欢航空,希望能把我分配到力学系去。”为了表达自己对航空事业的强烈爱好,李曙光就在中科大之后填了一溜航空院校和专业。

  然而,世间之事似乎总不能尽如人意。李曙光万万没有想到,他如愿走入中科大校门时,却被告知要到地球化学专业报到。

  “我的心一下就凉了。”李曙光在中科大宿舍里度过的第一个夜晚彻底失眠,“中学六年想的就是航空。现在可好,上天不成,反而入地了。”

  回想那个难忘的夜晚,李曙光记忆犹新,当时只感觉自己的理想似乎就此破灭了。可是,面对如此巨大的思想冲击,他也只是用了那一夜的时间,就想开了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卸下了思想包袱。

  今天的很多青年学子也许很难理解,让他打开心结的,首先是一些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大道理。在高中毕业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李曙光想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教育培养,服从组织需要怎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国家既有航空事业,又有地球化学专业,说明它们都是国家的需要。我们没有任何资格跟党在这个问题上讨价还价。”李曙光想明白了,既然国家需要他做地球化学,那就应该服从分配。

  虽说要服从分配,但若是对地球化学真的没有兴趣怎么办?李曙光回想起,自己对于航空的爱好,只不过是因为参加航模组之后,对它有了深入的了解,慢慢培养出了兴趣。

  “现在对地球化学没兴趣,恐怕是因为盲目和不了解。”李曙光也想通了,所谓专业兴趣并非天生而来,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钻研,培养出来的。

  “专业变化的问题解决得这么痛快,就是这些大道理起了作用。”迈过这道坎,李曙光再也没有动摇过,全心全意扎进地球化学专业。

(责任编辑:glia)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