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学人物 > 诺贝尔奖

浅谈2012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细胞重编程

时间:2012-10-09 14:46来源:生物通   作者:未知 点击: 177次

重编程细胞研究在本周一获得了2012年的诺贝尔奖。来自英国的约翰戈登(John Gurdon)和日本的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因发现成熟的成人体细胞可转变为幼稚的多能状态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而被授予世界上最高级别的医学奖——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尽管目前仍存在一些障碍需要突破,这一领域被誉为是再生医学的新曙光

干细胞理论首先建立于19世纪末,干细胞被吹捧为替代组织的一个来源,可以治疗修复功能失常的心肺、受损脊柱、帕金森氏症或甚至是脱发等几乎所有方面的疾病。然而直到2010年才启动首个人类试验,由于利用的干细胞是来自于早期胚胎,其研究进展一直饱受争议。

牛津大学的伦理学教授Julian Savulescu说直至2006年山中伸弥成功地构建出iPSCs,由于这些细胞来源于成人细胞而非胚胎而缓和了道德上的争论。

普通的皮肤细胞可用作原材料。

“许多人反对构建胚胎用于研究,将其描述为对人类的残杀,”Savulescu说。

美国总统小布什(George W. Bush)通过限制政府对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资金投入多年来阻碍了该领域的发展。这一情况在2009年新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上台后才得到扭转。

去年,欧洲最高法院禁止了干细胞的专利,这一决定让科学家们感到非常的遗憾,但却受到了天主教徒的欢迎。

在实验室中开展多年的研究后,目前干细胞已在人类中谨慎地进行测试。2010年,美国生物技术公司ACT启动了世界上首个针对视网膜疾病导致失明患者的干细胞试验。去年,美国的医生向16名心脏病患者输入心脏干细胞,恢复了他们的心肌活力和泵血能力。在瑞典,有一名36岁的男子接受了人工气管治疗,这种人工气管利用了一种覆盖他自身干细胞的合成“支架”。

但目前尚没有涉及iPSCs的小规模的干细胞试验。研究人员坦率地承认这一新兴的技术还有许多未知之处,所有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才能对人类志愿者开展测试。

早期的一个冲击是在实验室小鼠中,iPSCs形成了肿瘤,这一问题追溯到生成细胞所用的一个重编程基因和逆转录病毒。

“为了生成iPSC,我们不得不通过导入至少三个不同的基因对成体细胞进行遗传修饰,”牛津大学干细胞研究所主任Paul Fairchild说。

这一遗传修饰过程可能冒着转化细胞的风险,使其癌变,这是安全性关注之所在。支持iPSCs的观点认为它们是源自自身的DNA,将能够为免疫防御所接受,因此免于攻击。但去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某些类型的iPSCs有可能受到了免疫系统的排斥。

“来自iPSCs的细胞是完全免疫耐受的,在考虑人类试验前这一假设将不得不被重新评估,”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徐洋(Yang Xu)教授说。

在今年二月,由萨克生物研究所的Joseph Ecker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成体细胞转化为干细胞并不完全。DNA错误出现在称作表观遗传组的基因组区域,它是一种开启或关闭基因的开关系统,决定了基因的活性水平。 

Fairchild乐观地认为:“当前有许多的科学家都在致力于克服这些障碍,这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

(生物通:何嫱)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