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视听嗅味

李家洋:放眼希望的田野

时间:2012-11-24 20:21来源:中华儿女报   作者:未知 点击: 101次

  “科学家始终要对国家、民族有责任感,把国家的需要放在重要位置,农业科学家尤其如此”

 

  最近9年,中央一号文件无一例外聚焦“三农”。2012年更是开宗明义,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问题。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超过22%的人口,中国农业重负可想而知。“农业”与“科技”,前所未有地紧密相连。科技如何兴农、富农?民以食为天,与农业发展、粮食生产有关的事务备受关注。 

  秋之北京,天高云淡,风和日丽。记者走进位于中关村南大街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简称“中国农科院”),对十八大代表、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进行面对面专访。午后暖阳相伴,李家洋深情回忆儿时温馨乡野之趣,耐心讲述水稻育种科研之魅,仔细阐释农业科技创新之举,动情畅谈履新一年之感。 

  11月14日,李家洋当选党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大会闭幕后,记者第一时间联系李家洋,他坦言自己满怀信心,努力完成好新使命。 

  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 

  “从事农业科研工作十几年,而今担任中国农科院院长,我感到使命重大。这里50多年的传承、积淀,让我备感踏实,充满力量。我相信能与大家一起认真谋划跨越发展新目标,承担起农业科研单位的历史重任。”采访初始,李家洋首先谈起履新一年的感受,责任和压力兼有,期望与信心同在。 

  2011年11月,李家洋出任农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兼任中国农科院院长,执掌帅印,成为中国农业科研国家队新领队。以院士身份出任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领导,建国以来并不多。此番对李家洋的任命,也被业内人士解读为国家对农业科研提高重视程度的具体表现之一。

  当今世界,农业科技正在孕育新的革命性突破,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带动并加快了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以生物组学技术、分子育种技术、数字农业技术为代表,全球农业科技正进入创新聚集爆发和新兴产业加速成长时期。清晰梳理历史脉络,准确判断时代趋势。上任伊始,李家洋就将目光投向农科院未来中长期发展轨迹,与院党组一起提出未来1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展总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 

  李家洋认为,目前,世界农业的竞争已经聚焦到农业科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谁能在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据制高点,谁就更有可能掌握农业发展的主动权。从未来保证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看,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而且,当下农业生产正在进入高成本阶段,我国已经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长期工作于科研一线,李家洋目光敏锐,思路清晰,他讲道:“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增强使命感、危机感、紧迫感,紧紧瞄准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前沿方向,面向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加快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努力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为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建设、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使命所托,思困求新。在李家洋看来,中国农科院作为农业科研的国家队,承担着引领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带领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率先进入世界前列的历史任务。他进一步阐述:“要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中国农科院就必须站在国家需求的高度,对涉及国家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和热点问题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研究,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与政策建议,为中央及上级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提高中国农科院在重大政策建议、重大战略咨询上的话语权、影响力和权威性,从而在引导全国农业科技的创新方向和学科布局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农科院半个世纪的扎实发展,尤其近10年所取得的成绩,使李家洋信心十足。“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二是成果转化应用力度不断加大,三是国际合作交流不断扩展,四是人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五是科研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回溯历史,着眼当下。李家洋继续谈到,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和农业科技,特别是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明确农业科技定位、定性、定向,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为中国农科院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的目标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到任半年之内,李家洋已走遍中国农科院全部30多个研究所进行调研。行程密集,时间紧迫,他不辞辛苦,每到一地即与科研人员深入座谈,倾听来自一线的声音和感受。务实的作风,平和的态度,使他获得好评。“通过此次调研,我增强了自信,但也发现了问题。我院科研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竞争性项目过多,缺乏自主性、稳定性的经费支持,难以着眼于未来实施自主性、长期性、基础性的科研计划。甚至有些研究所还停留于求生存阶段。总体来讲,我感觉到,经过长期建设和积累,中国农科院在全国及世界农业科技发展中确立了一定优势,有能力面向农业产业发展重大需求,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组织开展重大科技攻关,为农业科技和农业农村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天时,地利,人和。李家洋与院党组一起为中国农科院制定了“学科、项目、人才、基地、制度”五位一体发展目标。2012年中国农科院“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行动”启动、农业科技创新试点工程正在加紧谋划,面对未来,李家洋提出农业科研要做到“顶天立地”--“所谓‘顶天’,就是要着眼长远发展,加强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学前沿领域取得新突破,提高我国农业科技的国际竞争力;‘立地’,就是要面向产业需求,实现农业科技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 

  无心插柳结缘遗传学 

  1956年,李家洋出生在安徽肥西一个农村小镇。在他儿时的记忆中,既有稻鱼兼作、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遥看月明星稀,近听蛙声一片的安逸画面,也不乏插秧劳作的艰辛场面。苦乐交织,令李家洋至今对农村生活印象深刻。懵懂记事时,他曾感受过“农业科技”的力量。“很小的时候,水稻将近一人高,很容易倒伏。我七八岁时始换品种,稻株变矮,不易倒伏,提高了产量。”多打粮食是欣喜之事,不过他当时并未意识到这些改变究竟来自哪里,也没对农业发生更多兴趣。李家洋笑谈道:“那时我的理想是当物理学或数学家。” 

  数十年之后,当李家洋成为著名植物分子遗传学家,利用模式植物拟南芥与重要粮食作物水稻探索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理而取得斐然成绩之时,再回首,穿越时光恍然看到当年站在田埂上歪着头看“矮秆”水稻的孩子,人生道路看似难以言说,回望方觉有迹可循。 

  李家洋高中毕业时,十年动荡尚未结束,按照当时政策,城镇户口的毕业生可以去兵团参加建设,农村户口的则只能回乡。他也不例外。此前曾当过农民、做过民办教师的李家洋,在建筑工程队招工时,又当了建筑工人。岁月流逝,前程难测,学习成为李家洋的精神寄托。虽不知前路在何方,但他却深信知识无穷尽。从小养成的学习习惯使他受益良多,不同时期所遇的恩师也让他终身难忘。李家洋动情地忆及当年引领、指导、鼓励他奋进的人:“中学时,数学老师经常带着我讨论超过课本范围的知识,有时从课堂走到老师家里,他还在投入地讲解。而且他从不因自己是老师而强求作为学生的我跟他思路统一,让我懂得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还有建筑工程队的一位技术员,是同济大学高材生,每当我因为书本匮乏、劳动强度大而深感疲惫想要放弃时,都会得到他的鼓励,告诉我‘要坚持’。” 

  心怀梦想的人忘却疲倦。1977年夏天,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埋藏已久的心愿迎来得以实现的机会。李家洋白天在工地干活,晚上就在灯光昏暗、人声嘈杂的工棚里复习。单薄苦读的身影,默默表达着一个年轻人积极向上的努力。高考之后,李家洋进入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林学系,“在认真读了很多遗传学著作之后,我带着对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先生的崇拜转向分子遗传学研究。”1982年,他考进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从此与生命科学和农业科学结下不解之缘。 

  1985年,李家洋留学美国,到布兰代斯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1991年,他转入康奈尔大学汤普逊植物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他的研究物种拟南芥,是研究植物遗传发育的最重要模式植物之一。未及不惑,李家洋已经凭借优异成绩在美国专业领域立足,前途豁然开朗。 

  然而,当众人艳羡时,李家洋却舍弃了美国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带着归国奋斗的理想,毅然回到了他出国前的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在发达的美国,自己最多是锦上添花,但对当时的祖国,则有可能是雪中送炭。”近10年的美国生活丝毫没有改变他的报国心,于国家需要时回归,不谈条件。回到国内,李家洋在30多平方米的旧实验室里白手起家,国家科研经费整体紧张,实难资助基础学科--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 

  不光工作、生活条件艰苦,李家洋的研究领域也被很多人不理解,有人不相信他能在国内安心扎根。1994年底,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度推出“国家杰出青年”科研基金,李家洋参加答辩,尽管当时表现比较出色,但最终却没有申请成功。“第二次申请时,就顺利通过了。我个人认为,第一次的答辩状态比第二次好,但当时别人不了解你。了解和信任需要一个过程,可能很慢,但你必须适应。只要安心科研,终究会得到理解和支持。”板凳甘做十年冷,怀着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李家洋潜心研究,不懈积累,带领团队不断克服困难取得重要成果。 

  2001年,年仅45岁的李家洋凭借在拟南芥分子遗传学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常怀忧患之心 坚守科学前沿 

  “在中国搞农业科学,应该主要考虑粮食作物,毕竟民以食为天。”归国不久,李家洋想到中国国情,经过慎重分析,决定放下做得顺风顺水的拟南芥分子遗传学研究,转向水稻研究。两者虽存在相通的基础原理,但因水稻是单子叶植物,拟南芥是双子叶植物,发育上有很多不同之处,差别相当大。况且国内很多人从事水稻研究,如何以己所长选择突破口? 

  李家洋解释道:“水稻等禾本科植物,在发育过程中,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叫分蘖,它直接决定水稻的穗数,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要想提高产量,分蘖数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影响分蘖数的因素很多,基因是根本,如果能找出控制水稻分蘖形成和发育的主控基因,那么就有可能最终应用于高产水稻的培育,提高产量。” 

  几番风雨,几度春秋。溽热盛夏,李家洋挽着裤腿在浙江富阳的水稻基地检查植株长势,衬衫被汗水浸湿又晒干,泛起白花花的盐渍;初春海南,阳光依然炙烤,水稻正在扬花抽穗,他在田间观察记录水稻穗数,忘我投入;多少假日周末,他坚守实验室,全身心进行科学研究…… 

  有过成功喜悦,也曾遇挫沮丧。水稻研究是世界农业科研领域的重点,许多国家的优秀科学家都致力于此,竞争十分激烈。李家洋对记者讲起失败之痛:“至少有三次,我们的课题组已经得出基本结论,正在撰写论文,却看到其他实验室快我们一步,抢先发表了最新成果。在水稻高分子遗传学界,如果没有新发现,实验就没有价值了,我们只能重头再来。当时我们都难过得吃不下饭,但是平静一下心情,同事间相互鼓励之后,还要继续坚持,努力走得更快些。” 

  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研究,2003年,李家洋和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不仅发现了控制水稻分蘖的基因,而且成功分离和克隆这一基因,在水稻分蘖分子调控机理方面取得非凡进展,在揭示水稻高产的分子奥秘上迈出重要一步。2003年,《自然》杂志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在国际引起强烈反响。 

  暮云朝露,斗转星移。尽管时光飞逝,但李家洋心中对农业科学事业的追求不变。十几年间,随着职务提升,行政事务越来越繁重,但他并没有离开一线科研岗位。2004年,李家洋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1年,获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2年7月,成为德国科学院院士。 

  担任中国农科院院长一年来,在忙碌的行政工作后,李家洋利用晚上、周末和节假日时间,与同事、学生们在一起谈课题、写论文、做实验,乐在其中。对此,李家洋恳切地语及自身感受:“身处前沿学科的人必须时时勤奋,具有紧迫感、危机感,充分利用时间从事科研工作,才有可能让自己保持领先。否则用不了半年就会落后。有些人本来在前沿领域很有成绩,有行政职务后慢慢就放弃了专业,是因为科学发展超出了他所用的时间和所能达到的状态。因此搞科研就要有非凡的自控力,想做好的学问,就得坐得住冷板凳。” 

  从1982年考入中国科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至今,李家洋从事植物遗传学研究30年。回望来时路,他坦言,不论当年选择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回到国内,还是后来离开拟南芥研究领域转向水稻育种与栽培,自己都无怨无悔。李家洋深情地说道:“科学家始终要对国家、民族有责任感,把国家的需要放在重要位置,农业科学家尤其如此。” 

  而今,李家洋同样把理想、责任、为科学献身的信念,作为对学生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他认为,现在物质条件和工作环境都比过去有了极大改善,青年投身科研事业不应该只图学位,只为饭碗,而是要当成事业,这样才能不畏挫折,不辞辛苦,敢于挑战,勇于创新。李家洋深知,虽然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有目共睹,但前路漫漫,重任依旧在肩,探索未知世界之路难免坎坷,唯以坚定意志、满腔热情投入其中,在逆境中相信终能看到光明,于顺境中预见危机,常怀忧患意识,力求不辱使命。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