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健康 > 药学 > 药学进展

北京生物医药专利开发十年见成效 仍需提质量

时间:2013-04-19 16:07来源:新华08网   作者:未知 点击: 177次

对于生物医药产业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专利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是良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近十年来,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稳居全国首位,自主创新能力领先全国,为北京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生物医药领域专利自主创新能力领先全国 根据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提供的情况,全球专利申请量逐年下滑,而我国生物医药领域专利申请增速明显,2002-2010年,我国生物医药领域专利申请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3%。与之相比,我国专利授权率却仍低于国外。近十年,我国生物医药领域专利授权率仅为32.5%,而欧洲地区达到40.3%,美国更高达53.4%。

据统计,对比全国各省市,北京在生物医药领域发明专利的申请量、授权量均居全国首位。其中,申请量达34118件,远超排名第二上海的25150件;授权量达12372件,远高于排名第二山东的7627件。在丰富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的支撑下,北京的自主创新能力领先全国。

――专利质量、产业化程度、创新主体地位待提升

据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有关人士介绍,尽管北京生物医药的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居全国首位,自主创新能力领先,但在专利质量、产业化程度以及创新主体地位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提升。

发明专利5年有效率仅为12%,专利质量有待提升。截至2012年10月,北京生物医药领域的发明专利5年有效量为4207件,5年有效率为12%,低于全国14%的平均水平。5年专利有效率是衡量专利质量的重要指标,仅仅12%的5年专利有效率体现出北京专利申请人存在片面追求专利数量,专利质量却有待提升的客观现实。

专利转让持续活跃,在京产业化程度低。截止到2012年10月,北京生物医药领域专利转让量为341件,占全国专利转让总量的16%,居于首位,显著多于上海的145件、广东的85件等其他重点省市。专利技术转让是研发服务业重要的服务类型之一。2012年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服务业预计可实现收入283亿元,占产业总规模比重可达27%,而活跃的专利转让正是北京医药服务业高速发展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专利技术的大量转让也从侧面体现出北京生物医药领域技术成果落地不足的严峻问题,大量优秀成果外流,使北京的创新优势无法转化成产业竞争优势。

高校院所为专利申请主体,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亟待强化。从北京发明专利申请人的构成来看,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前30位的机构中,企业仅占5家。而从全球专利权人分布来看,排名前五位的机构是辉瑞、赛诺菲、默克、罗氏、葛兰素史克,均为跨国制药巨头,与其全球制药地位相吻合。对比而言,北京生物医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未显现。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完善专利布局

北京生物医药领域专利在申请、授权、转让等层面均优于全国其他省市,然而专利质量不高和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的问题还未能率先在全国实现突破。为进一步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完善专利布局,有关专家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改革单独以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评估企业创新能力的标准体系,可通过专利保护水平指标体系,在保护范围、参与国际条约、无侵害条款、执行机制、保护期限5个维度评估专利价值和创新水平,防止短视企业片面迎合专利数量标准谋取政策和税收支持,避免科技经费的浪费。

二是引导企业正确认识专利的价值和意义,帮扶企业制定恰当的专利战略,尽早勾画好专利在世界范围内的布局,主动申请国际专利,扩大生物医药的国际营地,可在生物医药重大专项中,设立国际专利申请发展基金,鼓励生物医药相关机构采用PCT国际专利手段到海外申请专利,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三是研究借鉴国外在组建、管理和运行专利池方面的成功经验,尝试以中关村“十百千”企业、G20企业、ABO企业等企业联盟的形式组建专利池,对内整合行业专利技术资源,消除专利实施中的授权障碍,加强有利技术的推广应用,形成集成创新的合力;对外开展行业联合维权,保护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形成“对内共享,对外防御”的专利竞争战略。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