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健康 > 医学 > 流感病毒

Lancet:人感染H7N9禽流感规律初步揭示

时间:2013-04-28 20:04来源:健康报   作者:未知 点击: 330次


李兰娟院士边吃鸡肉饭边同记者聊禽流感疫情,消除公众对H7N9禽流感的恐慌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院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在H7N9禽流感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完成的《人类感染活禽市场来源的新发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临床分析和病毒基因组特征》研究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上。 

研究人员从活禽市场的鸡、鸭、鹌鹑和鸽子采样中,检测出H7N9病毒,与患者体内分离出的H7N9病毒进行遗传学比较研究,发现病毒株之间的基因序列高度同源,证实H7N9病毒发生了从禽类向人类的传播。 

该研究警示病毒正在向适合感染哺乳动物方向发展,必须密切关注与预防。研究团队对303名患者家属和密切接触者,特别是82名未经保护与患者有过接触的医护人员进行临床监测发现,在14天医学观察期内,所有接触者没有出现任何感染征象,提示H7N9病毒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人际间传播方式。不过,研究团队对病毒基因组研究显示,H7基因的226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使得该病毒更容易感染人。PB2基因发生701位点变异,但如果627和701氨基酸位点同时发生变异,将会发生有效的人际传播。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李兰娟团队提出了阻断病毒进一步传播以及避免人际传播产生的策略:必要时关闭活禽市场,并全面开展活禽检测与必要的捕杀;隔离不同种类的家禽,普及疫苗接种。 

临床研究发现,H7N9感染者的症状与H5N1禽流感大致相似,患者出现高烧和下呼吸道症状(特别是呼吸困难),随后的3天~14天内出现呼吸衰竭。李兰娟针对重症感染患者普遍存在“细胞因子风暴”现象,创造性地应用人工肝技术清除患者体内堆积的炎症因子,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帮助重症患者渡过器官功能衰竭难关,临床治疗效果突出。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断和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Human infections with the emerging avian influenza A H7N9 virus from wet market poultry: clinical analysis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viral genome”的文章,完成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临床分析和特征表述,这是首次公布的感染患者和受感染禽类的全序列基因组,其中明确证明了活禽市场的鸡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源头之一。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顶级医学期刊Lancet杂志上,并作为头条进行宣传。文章的通讯作者是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李兰娟院士,从事传染病学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30余年,并取得显著成就,曾创建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ALSS)获重大突破。

目前据最新消息,全国确诊人数增加至119例(含台湾1例),昨天(4月26日)一天之内增加6例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其中,福建确诊首例,江苏新增3例,浙江、江西各新增1例。

而农业部也表示,截至4月26日,全国各省和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共发现46份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各地没有从家禽养殖场分离到H7N9禽流感病毒,也未发现猪感染该病毒,已经发现的46份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样本来自活禽经营市场、野鸽及信鸽养殖户。

在这篇Lancet文章中,李兰娟研究组在3月7日至4月8日之间收集了出现新发呼吸道症状,不明原因的放射渗透,实验室确诊H7N9病毒感染的患者,采集喉咙和痰样品,利用RT-PCR方法检测M,H7和N9基因,并在Madin-Darby狗的肾脏细胞中进行培养。同时研究人员也检测了双重感染或重叠感染,观察六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血清浓度。

此外这一组研究人员还完成了86只活禽市场中鸡、鸭、鹌鹑和鸽子的H7N9病毒的采样和分析,并进行了鸡胚接种分析。他们通过RT-PCR测序确定了亚型菌株,并且还通过RNA提取,DNA合成,及PCR测序完成了一个病患和受感染鸡的全序列分析。

从中研究人员指出,这四名患者(平均年龄56岁),在发病前3-8天均与家禽有过接触,之后出现了发热症状,并快速发展成肺炎,抗生素治疗均没有效果。患者出现了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减少,肝或肾功能出现损伤,血清细胞因子或趋化因子浓度大幅增加,伴随疾病出现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其中两名患者死亡。

从这些病例来看,痰标本比咽拭子样本更易检测出H7N9病毒测试阳性。研究人员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病毒,与从浙江流行病学相关市场中鸡中分离的病毒相似。但是N9与之前韩国发现的野生鸟类H7N9病毒更为接近。 研究人员表示,人类病毒H7(与α-2 ,6-唾液酸受体的亲和力增加有关)中的Gln226Leu和Gly186Val出现变异,PB2 Asp701Asn(与哺乳动物适应性有关)也出现了变异。M2病毒中Ser31Asn突变与金刚烷抗性有关。

据报道,研究人员认为如果PB2基因的627和701氨基酸位点同时发生变异,将会导致有效的人传人.

这项研究首次证明了活禽市场的鸡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源头,这意味着在活禽市场以及这些禽类中控制病毒是重中之重。当然这也并不说所有的人感染H7N9病例都源自鸡或其他禽类,禽类只是其中之一。

(生物通:张迪)

H7N9禽流感最新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计委传染病重点研究室主任李兰娟针对媒体昨天关于“H7N9病毒基因再移1位将致人传人”的报道表示,“如果H7N9病毒两个基因同时变异将会发生更加有效的传播,而这种传染目前只是针对禽传人。”至于会不会发生病毒的人传人,她表示不能肯定也不能否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监测。

昨天有媒体报道称,李兰娟的团队最新研究表明,人感染H7N9病毒感染源已经确认为鸡等家禽,而让人最为关注与担忧的“人传人”悬念也有了端倪:病毒的基因如一部旋转楼梯,目前已发现其中3个“台阶”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假如再有一个“台阶”移位,就会破坏“楼梯”的稳定性,那么这个病毒就会导致“人传人”了。

此后,以“院士称H7N9病毒基因3个已移位,再移一个就人传人”的消息迅速传播。

自从三月底“长三角地区”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以来,一方面政府关闭了活禽市场,许多农贸市场看不到鸡鸭了,市民也不敢吃了;另一方面,近40%的确诊病人却找不到接触过鸡鸭的流行病学史,那么鸡鸭到底是不是H7N9的传染源?这篇文章首次在国际上拿出了实验证据证明H7N9病毒就是从禽类向人类传播的而不是之前的一直是猜测。

李兰娟院士介绍说,通过对患者体内分离出的H7N9病毒与活禽市场的鸡中分离出的H7N9病毒株进行遗传学比较,研究发现,毒株之间的基因序列非常接近,同源性超过99.4%。

该团队的领导者、国家卫生和计生委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专家李兰娟院士说。  

但是李兰娟昨天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明确否认说过H7N9病毒基因变异将导致“人传人”。

昨天,李兰娟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如果两个基因同时变异将会发生更加有效的传播,而这种传染目前只是针对禽传人,她明确否认说过“人传人”。至于会不会发生病毒的人传人,不能肯定也不能否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监测。

“希望第四个台阶发生移位的可怕结果不会出现!我们会密切关注,尽可能地提前预警。”李兰娟院士在2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曾经充满信心地表示。

监测人传人找到有效方法

H7N9病毒是2011年从韩国的野鸭身上分离发现的。今年3月,它从禽类“跳”到哺乳动物和人身上,那么H7N9病毒会不会在哺乳动物之间来去自由,导致人际间的传播扩散?

浙大一院的研究论文表明:如其他病毒一样,H7N9有它特有的基因序列。如果把H7N9病毒的基因序列比喻成一条长长的楼梯,那么不同的基因和位点,就好像是其中的台阶和其定位。

“疫情发生后,许多人都问我,这个病毒会不会在人间传播,之前我就说没有人间传播的证据,现在我们研究成果公布后,大家可以看到为什么没有这个证据。”李兰娟院士说。

此次研究发现了其中4个“台阶”及定位是关键。研究发现,有个H7基因里的2个氨基酸位点已发生了“移位”,相当于2个台阶位置变了,这意味着病毒与人类呼吸道上皮细胞的亲和力增强了,所以今年春天,H7N9从禽传给人变得轻而易举了。

但能否人传人,关键还得看另外一个PB2基因,这基因也有2个氨基酸位点。目前,科研团队已发现它们中1个位点已发生变异,还不具备人传人的证据,不过要高度警惕的是,如果这2个氨基酸位点同时发生变异,将使病毒的传播能力增强,就意味着人传人的风险出现。

“这个可能性大吗?”记者问。

李兰娟说,以往的H5N1及其他甲流病毒中,这位点没有发生过变异。不过,不等于说它以后在H7N9中也不可能,因此需要密切关注。

H7N9病毒“嗜肺”原因找到

临床研究还发现,H7N9禽流感感染者的症状与H5N1禽流感大致相似,患者出现高烧和呼吸困难等症状,随后的3~14天内出现呼吸衰竭。

也就是说,H7N9病毒的确“嗜肺”。其原因在研究中有了新的揭示。研究者发现,重症感染患者中普遍存在“细胞因子风暴”现象,这种现象导致了肺被病毒大量侵蚀。找到原因之后,研究者又在临床治疗中,创造性地应用人工肝技术,来清除炎症因子,抑制炎症反应,避免了大规模的“细胞因子风暴”,帮助患者渡过器官功能衰竭难关,从而降低了病死率。

人物介绍: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的专家。

在抗击“非典”中,李兰娟对浙江省“非典”防治提出并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措施,控制了可能扩大的“非典”疫情,实现了浙江省医务人员零感染率,杜绝了第二代病人。并且率攻关小组成功培养分离出SARS病毒并完成全基因测序,系中国内地第二株登录Genbank;首次发现PBMC中有复制型SARS-CoV存在,对揭示“非典”的发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