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生物技术 > 技术进展

科技医疗新航母:非洲用iPhone诊病 电子技术成医生

时间:2014-03-04 11:16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未知 点击: 172次


近日,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科学家在坦桑尼亚农村使用iPhone手机和相机镜头看出患者有无肠道寄生虫,这项技术突破可能有助医师诊断寄生虫患者。全球有20亿人感染肠道寄生虫,其中多为儿童,因为寄生虫会引起营养不良。

非洲每年至少有100万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伴有营养不良和其它健康问题的疟疾。血吸虫病流行于76个国家和地区,大约有2亿血吸虫病人,5亿--6亿人受感染的威胁。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卫生设施不足,检查寄生虫病以及及时的进行诊断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发表于《美国热带医学与卫生期刊》的报告显示,利用iPhone、双面胶、照灯、一般实验室载玻片和8美元的相机镜头,就足以制作出一个低成本的视野显微镜。研究人员利用拼凑出的显微镜,成功诊断病童粪便中有钩虫和其他寄生虫的虫卵。

研究人员表示,实验室内经常拼装出手机显微镜,但这种技术是首次被用在诊断肠道寄生虫领域。这样一种廉价而又方便的检测技术将有助于帮助那些患病的穷人及时就医,以致减少病菌传染隔断寄生虫病。

寄生虫(parasite)指一种生物,将其一生的大多数时间居住在另外一种动物,称为宿主或寄主(host)上,同时,对被寄生动物造成损害。很多小动物以寄生的方式生存,依附在比它们更大的动物身上,广义上来说病毒也是寄生虫。寄生虫的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虫体的分解物对宿主均有毒性作用,这是寄生虫危害宿主方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类型。

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包括其作为病原引起寄生虫病及作为疾病的传播媒介两方面。寄生虫病对人体健康和畜牧家禽业生产的危害均十分严重。在占世界总人口77%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寄生虫病依然广泛流行、威胁着儿童和成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寄生虫病的危害仍是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

iPhone移动医疗新设备:拍尿液测健康 

在洛杉矶举行的TED(科技、教育和设计)大会上,医疗科技公司Biosense Technologies联合创始人米什金·英加瓦尔(Myshkin Ingawale)展示了一款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可利用手机的摄像头分析尿液和检测一系列身体健康状况指标。

这个名为Uchek的应用程序,可测试25种不同的健康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可用于辅助诊断和治疗疾病。该应用程序是由前TED研究员米什金·英加瓦尔开发的。他对BBC(英国广播公司)表示:“我想让用户自己进行体检。”尿液可检测出10种成分——包括葡萄糖、蛋白质和亚硝酸盐。

这些成分检测可用来确定身体健康的很多方面,包括糖尿病、尿路感染、癌症、肝病,还可用于跟踪了解总体健康状况。用户只需收集尿液,然后将标准试纸放入其中。试纸被放在垫子(随应用程序一起提供)上,以在拍摄照片时无论光照度如何都可保持正常的颜色。

拍摄照片后,该应用程序将分析(如果有的话)颜色对应的健康状况。从3月底开始该应用程序将在苹果应用程序店(App Store)销售,价格为20美元,价格包括一个垫子和五张试纸。除了可被个人使用外,印度孟买的爱德华国王纪念医院也将试用该应用程序,在那里将与用来测试尿液的实验室机器进行对比,测试其准确度。

米什金·英加瓦尔表示:“如果试验结果令人满意,我们可用于移动门诊。他们可以利用现有的智能手机替代价格为1万美元的医疗设备。”他对BBC称,目前Uchek应用程序只能使用iPhone手机,但很快将推出Android版本。

虽然在发展中国家,这种智能手机可能超出很多人的预算,但他预计这种情况不会永远存在。米什金·英加瓦尔称:“我现在用的手机是从印度街边市场花100美元买的Android手机。未来智能手机将会更加便宜,而且所有手机都将是智能的。”

电子技术与产品成了新世纪的医生? 

美国“手机去粉刺”APP应用 医疗APP市场待规范 

“打开智能手机,轻触一个APP(第三方应用程序),就能检测皮损是良性黑痣还是恶性的黑色素瘤”,一些美国APP开发商为产品冠上这样的说明着实吸引人。甚至有开发商声称,利用手机的声波、光照和震动,可以对人体开展治疗……据英国《卫报》2013年1月20日报道,美国权威医学杂志《皮肤病学文献》公布了一项针对4款皮损检测APP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些APP的预测准确率处在6.8%到98.1%之间。虽然准确率的浮动区间较大,较高的峰值仍给医疗APP市场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然而,当前医疗APP市场良莠不齐,政策尚待细化。2012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给予两款手机医疗APP罚款处罚,理由是它们声称可以祛痘,但毫无效果。不少业内人士认为,APP要成为治病解难的“电子医生”,尚需时日。

电子技术成新药? 

2012年,美国一款名为AcneApp(粉刺专家)的应用在苹果及安卓平台上提供下载。粉刺专家的营销人员介绍说,英国皮肤病学杂志的研究显示,手机屏幕发出的420纳米蓝光及550纳米红光,分别能起到抗菌和消炎的效果,可以加速皮肤新陈代谢,消除丙酸杆菌,减少76%因粉刺留下的暗疮。

“福音”一出,1万多名苹果用户花1.99美元购买了这一应用。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事后的调查却显示,光疗的可行性尚无法证实,每天花几分钟,举起手机对着脸使劲照的行为,纯属浪费时间和金钱。为此,他们为粉刺专家开出了“罚单”。

粉刺专家这样,宣称依靠手机的物理功能,就能治疗人体的APP并不在少数。新英格兰调查报告中心的一份调查表明,在1500个医疗APP中,超过五分之一的APP宣称能治愈一些微小疾病。其中的一半利用手机发声“治疗”,利用手机光源和震动来“治疗”的也不在少数。但调查也称,科学家确信,上述方法没有一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形之下,另一种医疗APP靠谱不少。据《卫报》报道,如今不少医生开始通过APP提供医疗保健的方法及准则,通过远程治疗帮助病患减轻痛苦。这种应用甚至有了专用名词叫“APP药方”。

如今,在苹果APP商店,医疗保健类APP已超过1.3万个。美国IT咨询公司Gartner预测,到2016年,全球医疗APP的下载量将超过10亿次。《卫报》援引了一份调查称,2012年,英国近五分之一的医生参与了与工作内容相关的APP研发。由于专业医护人员投身APP应用,电子技术成新药,已现端倪。美国医生埃里克·托波尔也在新书《医疗界的破坏性创新》中称,到2016年,有200年历史的听诊器将被一部智能手机代替。

专业、政策待加强 

业内人士指出,医疗APP研发与其他应用最大的区别在于,要整合专业的医疗内容,在终端上良好地呈现。

因此,就目前的市场状况而言,医疗APP还远不能视作“医生”。英美专家分析称,美国的食药监部门始终在寻找针对医疗APP的理想监管制度,而英国相关部门当前只管束医疗设备,医疗APP还不在管辖范围之内。同时,专家建议,市场上的医疗APP良莠不齐,一旦和健康挂钩,还是尽量选择一些知名医疗品牌推出的APP。

近年来,全球医疗网站及移动互联网应用热度颇高。以美国为例,2011年底Care.com和HealthTap就获得千万美元规模融资。此后,ZocDoc和Castlight又爆出融资近亿美元的“猛料”。这些网站或者专注于医疗信息问答,或者打造医生预约平台,致力于推进美国医疗保健行业价格透明化,都获得了资本市场和用户的双重认可。

Chilmark研究公司预测,到2014年,全球医疗企业APP市场规模将达到17亿美元,医疗网站也将向移动互联网转向。

正是因为市场潜力巨大,针对医疗APP的政策也在逐步成型之中。2011年7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颁布《移动设备医疗类APP管理草案》,并由总统奥巴马签署生效。在法律层面,美国已正式确立对医疗APP的监管。

业内人士预测,由于FDA一直是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风向标,国内诸多涉足医疗APP的企业正密切关注政策动向。目前,一些门户网站已和国内较大的医疗APP达成合作协议,一片蓝海正在成形。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从事医疗APP开发的企业已超过500家,从业人员上万。但由于远程治疗需要专业技术支撑,误诊可能性也较大,相关配套的监管机制亟待引入。美国先行先试之后,政策如何明晰,成为全球医疗APP行业必须跨过的槛。

全球医疗市场对便携式电子设备 

英国将开发隐形医疗健康检测电子设备 

Mc10刚刚成功融资100万美元,用于开发极其轻巧、灵活,可随身携带的电子产品。该公司的电子产品可植入人体之内,也可用于人体之外。这些产品具有能够监测人体血压、大脑活动、肌肉功能和水分含量的探测器。他们并非仅仅是将传统的电子仪器体积做小,而是要将这些仪器做的更加灵活,以至于让用户不会感觉到自己正在携带这些仪器,同时还能为用户提供监测功能。

他们的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高度关注,与他们进行竞争的企业包括Battle Sports Sciences和Impakt等。健康和健身领域是MC10的早期关注领域,他们将于2013年推出一款可以放在橄榄球运动员的头盔之下的仪器,这个产品由MC10和Reebok共同开发,它可以计算冲撞的强度,并且在运动员需要医疗协助时提醒运动员和场外的队医。

人们现在越来越重视监测自己的健康指标,因此MC10这个位于剑桥的初创企业迎来了巨大的机会。MC10拥有很多着名的顾问,例如Geogre Whitesides教授,以及来自亚利桑那大学的心脏病学家Marvin Slepian博士。

MC10从医疗设备制造商Medtronic、以及风投机构North Bridge Venture Partners和raemar Energy Ventures等处获得了融资。至今为止,他们的融资总额已经达到3300万美元。

该公司CEO David Icke在一份声明中称:“我们的投资者与我们形成了强大的互补,他们为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资本。这种合作关系将有助于MC10加速产品的研发速度,我们将开发出更多面向消费市场的电子健康产品和医疗设备。”

医疗科技发展史 

从最广义的角度上看,医药和健康科技的历史是很久远的。最近相关方面证实,世界上最古老的“假肢”是古埃及人的以木头、皮制的脚趾假体,而它出现的日子是公元前950年!虽然最近几十年来医疗科技的发展之快是古代无法比拟的,但历史不能忽略,一些重要的创造为今天医疗产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法国医生雷奈克是真的绅士:当对一位女士听诊心脏疾病的时候,他突发灵感将报纸卷起来,放在患者胸口上。这就是听诊器的雏形。雷奈克医生的发明不仅提高了就诊效率,发明背后的故事还被传为美谈。

据说当年,德国科学家威廉·伦琴在测试阴极管的时候,观察到附近的一个荧光屏幕被照亮了,而照亮屏幕的射线似乎能够穿过各种物质,不会像可见光一样被全部反射。当时伦琴并没有参透这种射线在医学领域的意义,直到他用这种射线照了一张他妻子手部的照片。这张照片以及照片中的戒指都成为了百年来的医学摄影经典,而X射线早已成为医院的标配。

对晶体管的研究可以说是“贝尔实验室”的功劳。因为晶体管的发展成熟,很多以前庞然大物状的医疗设备得以缩小它们的体积。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救生设备等等承蒙晶体管的出现,都已经变得司空见惯。

Jarvik-7和它的继任者是世界上最着名的人工心脏,但该产品没有得到最初的专利。有一天在纽约的蒙特医院,亨利海姆利克博士邀请他的朋友来参观心脏手术。在患者不幸死亡后,海姆利克萌生了制造人工心脏的想法。直到今日,人工心脏的出现仍然是医学科技中,乃至全人类的里程碑。

自从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开发出第一个具有互联网功能的个人数据分享平台之后,互联网飞速发展,科技开始了迅速革新,但互联网关注数据、连接人与人的功能主旨并未改变。电子医疗的时代正在到来,而互联网是不可忽视的依托。

由美国能源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和各国研究机构发起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25,000片人类基因的识别。这个关系于人类未来福祉的计划直到现在还在进行中,而科研工作者已经从已知序列中找到了一些关于重大疾病、遗传学的基因片段。相信未来面对患者的治疗方案会更有针对性。

破冰云计算 医疗业科技革命曙光初现 

当云计算技术革新进入医疗业时,遇到了比其他行业更多的阻力,但各种新的云技术支撑的医疗应用和产品在逐渐涌现,给医院、患者、普通用户健康管理带来的好处也正在加倍显现。未来,医疗业整个商业模式应该是倒置的:基于每一位用户的个性化数据,实现健康管理服务为主、医疗为辅;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药品、健康器材乃至食品的生产。  

云计算作为IT产业的革命性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并逐步成为一个领域、一个产业、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之一,规模宏大、市场前景广阔,对于电子政务、医疗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智慧城市,云计算将是其实现的最基本的前提。  

而未来,其对全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将加速渗透和扩张,改变传统的产销模式,带来创新商业模式,直接影响冲击传统产业的发展。而其中与更普遍用户最息息相关的,莫过于医疗行业。资料显示,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全球约有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并且亚健康人群数量正在持续增长。此外,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2011年,中国85%的死亡人口均死于慢性病,是发达国家的4倍以上。不仅如此,中国老年人数量已超过1.85亿,占全国人口数量的12.8%,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随着亚健康、慢性病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日益加剧,政府及个人医疗费用持续快速增长,医疗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复杂的挑战。

云计算能让相关设备从远程操控一些无线近身网络,来侦测我们日常的身体状况,这些健康数据医院能够集中保存,数据长期积累之后为医院提供重要分析参考:把健康信息、体检信息收集起来,通过技术软件分析和一对一的健康服务,能够在对这些数据有判断之后,早早地告诉用户的可能的健康趋势。发现你要做预防治疗。如对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的管理,这也是中国民间常见的高发病。  

因而,除了预防疾病,未来医疗业能够做得更多的促进健康,这不是说到了用户快生病的时候才提醒,而是通过对健康数据的分析提前掌握身体状况的趋势,并且提供运动的改善计划、提供食物改善计划。这尤其适合对用户慢性病的管理,去医院一次看不好,打针吃药也不行,慢性病本身需要有一个中长期改进计划。

(本文由:Echo信息聚合中心 提供)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