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健康 > 健康

三伏贴预计今年“粘”40余万人 疗效仍存争议

时间:2014-08-21 15:40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点击: 116次

  近年,越来越多的儿童加入了贴三伏贴的队伍,图为在北京中医医院,家长带着宝宝贴敷。(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肺俞肺俞心俞膈俞脾俞肾俞心俞膈俞脾俞肾俞

  核心提示

  上周,北京走出了三伏天,今年的“贴敷”也算告一段落。今年是市中医管理局推广三伏贴的第五年,去年全市共贴出44万贴次,今年预计与去年持平。热衷贴敷的,以中老年人为主,近年来年轻人与儿童也在加入这个队伍。冬病夏治,夏季去湿热——夏天贴个膏药,冬天就能不哮喘、不犯气管炎,“大众哲学化”的中医理论很容易让百姓信服。但对于三伏贴的疗效,业内甚至是接受贴敷者本身仍然存在争议。贴敷治病“科学”吗?三伏贴的效果口口相传,但具体数据在哪里?从今年起,北京将启动正式的三伏贴疗效追踪。

  有信有疑

  “转过年冬天愣是没喘!”

  家住广安门外的廖女士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中医铁杆粉丝,朋友圈晒各种养生食谱,冬日进补,夏季去湿热,不是医学出身的廖女士平时给别人讲起中医养生的理论也是头头是道。讲起与中医结缘,廖女士说就归功于三伏贴。“我原来身体虚得不行,一般还没入冬,稍微降点温,别人还没怎么着呢,我已经中招感冒了。”由于有哮喘的毛病,廖女士在这方面特别敏感。“我自己都觉得挺夸张的,有时候旁边有个同事打了个喷嚏,过一会我嗓子就准得不舒服。”

  “我记得有一年三伏天儿我们家附近那个广安门中医院大门口贴敷排长队,那个队伍都拐到二环路上去了。”那年廖女士第一次在同事的推荐下尝试三伏贴。“说起来真挺神奇的,夏天贴了三伏贴之后,转过年冬天愣是没喘!”安然度过了一冬之后,一直在综合医院呼吸科拿药看病的她彻底信服了中医,连贴三年,中间就只有一个冬天遇上寒流感冒了一次,而以前困扰她的哮喘的毛病也减轻了很多。“不是我一人说有效,我周围朋友同事有好几个人都贴过,有冬天咳嗽的有气管炎的,病情多少都有缓解。 ”廖女士说。

  贴了一年没什么感觉

  在采访中,北京晨报记者发现,相比廖女士这样的三伏贴“铁粉儿”来说,在今年三伏贴的队伍中,更多人则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在东直门医院三伏贴排队人群里,记者就曾听到不少患者聊天时互相询问三伏贴是否有效。“贴了一年以后没什么感觉。”“已经连贴两年了,索性坚持贴完一个三年的疗程再看看吧!”贴敷人群中,不乏携老带小前来治未病的。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三四岁的学龄前孩子,有的是被家人搀扶着,有的是被大人领着。对于三伏贴是否真的有效自己也不确定。邻居介绍的,朋友推荐的,社区大夫建议尝试的……“三伏贴热”就在这口口相传中一再升温,多数人抱着“别人贴,我也试试”“贴不好,反正也贴不坏”的心态选择了三伏贴治疗。

  然而对于三伏贴疗效的争议,也随着越来越多医疗机构普遍推广以及三伏贴热的升温而逐渐为人所关注。北京晨报记者调查发现,实际上,对于三伏贴的疗效,国内目前尚缺乏足够的研究。

  大夫:四成病人说有效

  朝阳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陈阳育,本身是西医出身,三年前,她又参加了中医局组织的西学中高级研修班。陈阳育告诉记者,她本身就是呼吸科医生,而且专业就是哮喘治疗,从她临床接触病人的直观感受看,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呼吸科的病人贴了三伏贴是有效的,但也确实有她的老病人跟她反映连续贴了三年三伏贴以后“完全无效”。这里面,有哮喘的病人也有慢阻肺的病人。

  据陈阳育观察,很多反馈说三伏贴有效的病人一般都出现了比较强烈的反应,贴的地方会起水泡。大多数出现了水泡的病人会说三伏贴很有效,其疗效并不是在当下,而是今年夏天贴了三伏贴,转过年的冬天感冒次数就会比以往明显减少。

  据陈阳育观察,她的病人当中,大约有四成左右的人表示三伏贴对他们是有效果的。另外,陈阳育说,一般病程比较短的人反映三伏贴更有效,而病程相对较长的那种10年以上的老病号则大多说“没用”。从年龄角度看,三伏贴的疗效与老年人群还是相对年轻的群体似乎没有绝对关联。

  至今没有大样本调研数据

  对于三伏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医政处处长赵建宏说,实际上,三伏贴只是贴敷疗法的一种,属于医疗机构正常进行的一个常规诊疗项目。只不过古人存在着一种说法,即“借阳热之气,托举冬天沉浮在人体体内的寒邪来治病”。对于为什么近几年中医管理局开始出面统一规范开展三伏贴的行为,赵建宏解释说,最初是因为以前每到头伏,贴敷的队伍在广安门医院大门口一排就排两公里,下午两点了很多市民还在排队等着贴敷呢。为了方便贴敷的市民,中医管理局才在近几年开始发动社区的大夫们也来参与贴敷,这样一方面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贴上,另一方面也分流了大医院的压力。“但是,完全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倡导全民贴敷,这并不是我们的初衷。” 赵建宏说。

  谈到贴敷疗效这个核心问题时,作为中医管理部门的相关处室负责人,赵建宏坦言,截至目前,的确还没有一个全市范围的非常科学的大样本调研数据可以证明三伏贴明确显效。现在都是老百姓用自己的话口口相传,孩子喘,贴了以后就不喘了。顽固性的百日咳,贴完三年不咳了。疗效来自个体经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

  对此,赵建宏希望,未来能有一个调研成果真正地为患者提供参考依据。他希望这些数据是来自一线的真实统计,例如,一个儿保大夫今年贴出去多少三伏贴,这些孩子到了冬天发没发病,症状减缓了多少。这些都需要扎扎实实的个案汇总,但是目前收集这种意见反馈存在一定难度。

  记者追访

  连续两年超40万贴次

  据赵建宏透露,去年三伏,全市共计贴出44万贴次,按照一人三贴计算,相当于三伏中十余万人次在固定的三个时间点扎堆儿干着同一件事——走进医院给自己贴上这“神秘”的膏药。而来自市中医管理局的统计数据,今年头伏就贴出去13万贴次,预计今年三伏汇总数字将至少与去年持平。由于能走医保报销,按每贴30元计算,政府投入上千万,这还不算投入的人力、物力。

  “如果大家都去贴敷,真的都有效果,到了冬天都不犯病了,那将给医保节省大量资金,是一个大好事。这也是中医治未病的初衷,但是不要刻意地去宣传这个事情。”赵建宏说。“这是一个正常的诊疗项目,不要全民皆贴,最关键是找到适应证,找到了解您病情的那个大夫。”

  委托针灸学会追踪调研

  赵建宏告诉北京晨报记者,针对三伏贴疗效问题,市中医管理局也一直想做一个大样本调研。今年,市中医管理局拿出了一些经费,委托北京针灸学会来做一项调研。

  据北京针灸学会会长、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王麟鹏介绍,在技术推广应用当中,针灸学会每年会对应用技术的情况做总结,比如说用了多少贴,患者群体有多大,大概治疗了哪些疾病,贴敷的具体情况如何等。

  今年,他们希望对贴敷的效果追踪评估,但它不是临床科研项目,而是对应用情况作一个回顾性总结。但是这次与前几年的总结区别在于,今年对病种做了相关的统计。例如,各个医院做的三伏贴病人,其呼吸类疾病的病种都有哪些,今年各家医院要进行分类登记。每家医院,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提供100份以上的调查表。

  另外,今年还要对这些病种的具体情况做一个统计。例如,以前是不是每年都在贴三伏贴,以前疾病的严重程度,是否需要每年住院,每年要去急诊室,疾病发作到控制住要多少天,住院天数,是不是需要进重症监护室等。北京晨报记者注意到,在这份调查表中,还包括了患者对既往贴敷疗效的满意度,以及贴敷后的不良反应等。

  “未来,我们通过这些统计上来的数据,来评估患者在上述病症指标的改善上,三伏贴是否对疾病的‘防’和‘治’是有帮助的,作用有多大等等。” 王麟鹏说。这种追踪调查至少需要一个连续三年的周期。

  ■小档案

  三伏贴 怎么贴

  650多家医院可贴敷

  今年,全市共有650多家医疗机构为市民提供贴敷服务, 各社区采用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内制剂“温阳化痰穴贴”,在全市统一调配使用。

  三年一个疗程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方法,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所谓“冬病夏治”,以预防冬天发作的某些疾病,如鼻炎、气管炎、咽炎、哮喘等。针对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将膏药贴在后背的不同位置。

  贴敷季节性疗法对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贴敷疗法效果最佳。每年的头伏、中伏、末伏来贴,连续贴三年为一个疗程。三伏贴的药方针对不同的病可以有多种配方,包括有白芥子、细辛、甘遂等。近两年,本市各社区贴敷用的是北京中医医院的院内制剂“温阳化痰穴贴”,主要是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

  选择在三伏天贴敷,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天易发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这段时间是人体阳气最盛的),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利用药物的刺激,通过经络的调节,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临床使用部分患者可以减轻冬季哮喘发作等症状,有一定理论依据。

  西医亲历

  曾觉得三伏贴很奇怪

  作为一名西医大夫,陈阳育坦言,在没有接触过中医的那个年代,她肯定不会建议病人去选择三伏贴来进行呼吸疾病的治疗。那时,陈阳育对三伏贴的态度是持有一定怀疑的。它的原理是什么呢?就跟泡腊八蒜似的,还得挑日子,还就得那几天贴,感觉挺神奇的,也挺奇怪的。

  后来接触到中医,也与陈阳育从事的治疗专业有关。她接触到的是在呼吸方面比较有优势的中医。现在她已经完全理解并且接受了中医的理论。“作为一名西医师,带着西医的背景学习中医,我发现中医和西医的很多观念是可以结合起来的。例如中国古代中医倡导的天人合一实际上就类似西医所研究的疾病与环境的医学,生病与外界环境、与季节都是有关的,这就是贴敷对节气的严格要求。”

  小故事理解中医外治

  陈阳育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在学习中医时,老师给他们讲的“乾隆下江南”的故事使她真正理解了中医外治造成机体免疫力改变的原理。清朝乾隆年间的江南疫病流行,那时候的医疗手段对传染病的控制相当有限,下江南是很有风险的。当时没有防护,没有疫苗,让乾隆深入到疫病流行的地区,古代御医就用“化脓灸”的方法,让重要穴位保持一个微创创口,类似一个烫伤的水泡,当它要结痂愈合的时候,再让它破掉,保持这个微创创口直到乾隆回到京城。

  微创的状态下,会刺激局部白细胞聚集,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始终处于激活应急状态,这就相当于给自己身体上了一个保护。穴位上的外治造成局部微创,已经形成创伤,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贴了三伏贴之后出了水泡的人反映有疗效。“后来我学了中医之后才了解,是因为贴敷的药里面都有发泡剂白芥子。” 陈阳育说。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贴敷

  在采访中,作为一名西医师,陈阳育也反复强调,贴敷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外治方式,现代人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体质,都跟过去的人不同了,这种外治方法更适用于体内有寒湿的人群。很多现代人由于吃得油腻,工作的紧张焦虑容易生内热,不是所有人的体质都适合贴敷。

  事实上,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也在推广三伏贴中严禁扩大三伏贴的治疗范围。陈阳育建议,市民应该去咨询中医专家,或者持观望态度,关注一下有关部门针对三伏贴的追踪研究结论,再决定是否贴敷比较好。

  “实际上,贴敷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治疗手段,就跟足浴似的,用盐泡脚用醋泡脚,能治某种病,但其实又不是人人泡都有效。它只是一个辅助性的治疗。想单纯依靠贴敷来根治哮喘病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

  专家提醒

  网购三伏贴不靠谱

  昨日,北京晨报记者在淘宝网输入“三伏贴”,就搜出近3000个结果,价格从9分到数百元不等,店家大多自称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妇科病等疗效显著,并配有对应病症穴位图、说明手册等。

  对此,专家告诉记者,对于三伏贴的疗效,除了药品很重要之外,找准穴位也很关键。一旦没贴准,可能产生副作用,比如说把该贴在呼吸道穴位上的药,错贴在消化道穴位,就可能引发腹泻等症状。不同病症所贴穴位不一样,每个人的体形不同,同一穴位的位置也有偏差。因此,专家提醒市民,切忌在网上购买,贴三伏贴要到正规医院。每年三伏天到来之前,市中医管理局网站都会发布三伏贴贴敷机构名单,供市民查询。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