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3)

时间:2006-06-19 20:38来源:大众医药网 作者:admin 点击: 853次

  既然前负荷~初长度是调节搏出量的主要因素,那么在体情况下有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心室的前负荷和初长度?在心室其它条件(主要是心室肌的顺应性)不变的情况下,心室前负荷~舒张末期压是由心室舒张末期充盈的血液量来决定的,充盈量大,舒张末期容积也较大。可以设想,凡是影响心室充盈量的因素,都能够通过异长调节机制来使搏出量发生改变。

  心室充盈的血量,是静脉回心血量和心室射血剩余血量两者的总和。静脉回心血量又受下述因素的影响:①心室舒张充盈期持续时间。例如,心率增快时,充盈期缩短,心室充盈不完全,充盈压降低,搏出量减少;②静脉回流速度。在充盈期持续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静脉内血液通过惊讶进入心室的速度愈快,充盈量愈大,搏出量相应增加。静脉加流速度取决于外周静脉压与心房压和心室压之差。外周静脉增高(如循环血量增加、外周静脉管壁张力增高等情况下)和(或)心房心室压力降低时,可促进静脉回流。心脏每次射血之后的剩余血液量,也影响心室的充盈量,但是,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果静脉回心血量不变,心室剩余血量的增加将导致部充盈量增加,充盈压增高,搏出量随之增加;但另一方面,当心室剩余血量增加时,心室舒张期内室压增高,静脉回心血量将因此减少,总充盈量不一定增加。总之,在心室射血功能不为的情况下,心室剩余血量的增减对搏出量是否有影响以及发生何种影响,取决于心室总充盈量是否改变以及发生何种改变。

  早在1914~1918年,生理学家Starling在哺乳动物身上就观察到肌纤维初长度对心脏的功能的影响,因此异长调节也称为Starling机制,心室功能曲线也可称为Starling曲线。通常,心室射血量与静脉回心血量相平衡,从而维持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和容积于正常范围,如果因某种原因造成静脉回心血量超过射血量,则充盈压将增高,通过Starling机制增加搏出量使之与回流量重新达到平衡,否则舒张末期压力和容积将持续增高而得不到纠正。但Starling机制的主要作用是对搏出量进行精细的调节。例如,当体位改变以及当左右心室搏出量不平衡等情况下所出现的充盈量的微小变化,是通过异长调节机制来改变搏出量使之与充盈量达到平衡的;而对于持续的、剧烈的循环功能变化,例如体力劳动时搏出量持久且大幅度的增高,主要靠心肌收缩能力的变化来调节,这时异长调节机制的作用不大。

  (2)等长调节:人们进行强体力劳动时,搏出量和搏功可成倍增加,而此时心脏舒张末期容积不一定增大,甚至有所减小;相反,心力衰竭病人,心脏容积扩大而其作功能力反而降低。由此推测,对于心脏的泵血功能,除异长调节处,还有另一种与心肌初长度无关的调节机制存在。精确的实验研究表明,将离体心有保持在最适长度情况下,支甲肾上腺素促使心肌等长收缩产生的最大张力和张力上升速率都增加,等张收缩的幅度增大,缩短速度加快,将一系列等长收缩或等张收缩的实验结果绘制成长度~张力曲线和张力~速度曲张,可以看到,在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下,长度~张力曲线升支向左上方移位,张力~速度曲张向右上方移位。这些结果表明,处于任何一种初长度下(不只是最适初长度)的心肌,在有去甲肾上腺素的情况下,等长收缩产生的张力都比没有去甲肾上腺素时为高;后一结果表明,任何一种后负荷情况下,受去甲肾腺素作用的心肌等张收缩的缩短速度增快。完整心室的结果类似: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后,心肺功能曲线左上移位,表明有同一前负荷~舒末容积条件下,等容心室的峰压增高,射血心室容积缩小程度增加;室内压上升速率和射血期容积缩小的速度也能增加。其结果,搏出量和搏功增加,心脏泵血功能明显加强。另一些因素,如乙酰胆碱,则引起相反效应。很明显,上述干预因素引起心肌收缩功能和心脏泵血功能改变的原因并不是初长度的变化,而是通过心肌另一种功能变数起作用的。这种功能变数称之为心肌收缩能力(myocardial contractility)。心肌收缩能力一般地定义为:心肌不依赖于负荷而改变其力学活动(包括收缩活动的强度和速度)的一种内在特性,因此,心肌收缩能力又称为心肌变力状态(inotropic state)。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心肌收缩能力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心肌细胞学活动的强度和速度,使心脏搏出量和搏功相应发生改变(图4~4)。心脏泵血功能的这种调节是通过收缩能力这个与初长度无关的、心肌内在功能变数的改变而实现的,故称等长调节。

  心肌收缩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各个环节(参看第二章)都能影响收缩能力,其中活化横桥数和肌凝蛋白的ATP酶活性是控制收缩能力的主要因素,已知,粗肌丝上的横桥,只有与细肌丝的肌纤蛋白结合形成横桥联接并活化,才能导致肌丝滑行并产生力。在一定初长度的条件下,粗细肌丝的重叠区提供了可以形成横桥联接的最大横桥数,然而不是所有横桥都会形成活化横桥。海参化横桥数与最大横桥数的比例,取决于兴奋后胞浆Ca2+浓度的升高程度和肌钙蛋白对Ca2+的亲和力;凡能增加兴奋后胞浆Ca2+浓度(或)肌钙蛋白Ca2+亲和力的因素,均可增加活化横桥的比例,导致收缩能力的增强。例如儿茶酚胺增加收缩能力的原因之一,就是它通过激活β~肾上腺素能受体,增加胞浆cANP浓度,使肌膜Ca2+通道和肌浆网Ca2+的通道的开放程度增加,导致心肌兴奋后胞浆Ca2+浓度升高程度增加。一些钙增敏剂,如茶碱,可以增加肌钙蛋白对Ca2+的亲和力使肌钙蛋白结合形成活化横桥,肌凝蛋白的ATP酶就被激活,它分解ATP以提供肌丝滑行的能量。甲状腺激素和体育锻炼能提高肌凝蛋白ATP酶活性,促进心肌收缩能力增强;相反,老年人的心脏和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心脏,心肌肌凝蛋白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其ATP酶的活性较低,收缩能力减弱。

  心肌收缩能力的评定:

  泵血功能反映的是心室前负荷的后负荷(见后文)、心肌收缩能力及及心率等变数的综合效果,而心肌收缩能力直接反映心肌本身的功能状态,收缩能力的改变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因此,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都需要对收缩能力进行定量测量和评定,以了解收缩能力的水平和变化。由于收缩能力并不是某种可测量的单一变数,因此,对收缩能力的具体度量是比较困难的。衡量泵血功能的指标(如搏出量、搏功等)受前、后负荷影响,并不能直接反映收缩能力的水平,只有根据心肌长度~张力曲线或心室功能曲线的移位来判断收缩能力的变化(左上移位提示收缩能力增强,右下移位表明收缩能力低下,图4~4)。但这种评定方法具有操作繁杂、敏感性较低的缺点。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一系列速度指标来定量评定收缩能力。在离体心肌,最常采用的是张力变化速率(Dt/dt)和长度变化速率(Dl/dt);对完整心室,常采用的指标有:等容相室内压变化速率(Dp/dt)、射血相心室容积变化速率(dV/dt)或心室直径变化速率(dD/dt)等,以及心肌纤维收缩成分的缩短程度(VCE)等。这些速度指标受负荷改变的影响较小,对收缩能力的变化比较敏感,为国内外心脏学研究工作者广泛采用。

  (3)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已知,离体肌肉的后负荷对收缩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心室而言,动脉压起着后负荷的作用,因此,动脉压的变化将影响心室肌的收缩过程,影响搏出量。在心率、心肌初长度和收缩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动脉压增高,等容收缩相室内压峰值必然也增高,从而使等容收缩相延长而射血相缩短,同时,射血相心室肌纤维缩短的程度和速度均减小,射血速度减慢,搏出量因此减少。应该看到,后负荷对心肌收缩活动的上述影响,是一种单纯机械效应,并不是某种功能调节机制进行调节的结果。从心肌收缩释放的能量的分配比例上,可以很容易理解这个问题。当心肌收缩能力不变时,收缩释放的能量是恒定的。如果室内压力升高,表示心肌产生张力消耗的能量相对增加,用于心肌纤维缩短将相对减少;如果肌肉作等长收缩,释放的能量几乎全部用于产生张力。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由于动脉压影响了搏出量,又常常继发地引起一些调节机制的活动。如上述,动脉压的突然升高首先导致搏出量减少,结果造成心室内剩余血量增加,充盈量增加,后者又再引起异长调节机制的调节,搏出量可以恢复正常水平,即通过异长调节可以使动脉压增高所招致的搏出量减少的现象得到纠正。但是,既然通过异长调节,搏出量已经恢复原有水平,那么,心室的充盈一不是将同时恢复原水平,异长调节的作用被取消,搏出量不是又因高动脉压状态的存在而减少了吗?这就是说,搏出量是否会出现时而降低、时而恢复的现象?许多实验都证明,随着搏出题的恢复,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确实也恢复到原水平,但此时,搏出量仍然维持高水平,并不出现再次减少的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后一情况的出现乃是心肌收缩能力增强所致。尽管此时产生的张力随负荷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但缩短的程度不但可以不降低,反而可能增加。至于这种情况下心肌收缩能力为什么增强,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神经机液机制调节的结果。

  综上所述,心室后负荷的本身直接着搏出量,随后通过异长和等长调节机制,使前负荷和心肌收缩能力与后负荷相匹配,从而使机体得在在动脉压增高的情况下,能够维持适当的心输出量。这种情况对于机体是有重要生理意义的。但也应看到,此时搏出量的维持,是心肌加强收缩的结果,如果动脉压持续增高,心室肌将因处于收缩强状太而逐渐肥厚,即发生了病理性改变,随后将导致泵血功能减退。

  (二)心率及其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健康成年人的安静状态下,心率平均为每分钟75次(正常范围为每分钟60~100次)。不同生理条件下,心率有很大变动,可低到每分钟40~50次,高达每分钟200次。

  心输出量是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加;但这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心率增加过快,超过每分钟170~180次,心室充盆时间明显缩短,率盈量减少,搏出题可减少到仅有正常时的一半左右,心输出量亦开始下降。当心率增快但尚未超过此限度时,尽管此时心室充盈时间有所缩短,但由于回心血量中的绝大部分是在快速充盈期内进入心室的,因此,心室充盈量以及搏出量不致于减少或过分减少,而由于心庇护增加,每分钟的输出量增加。反之,如心率太慢,低于每分钟40次,心输出量亦减少。这是因为心室舒张期过长,心室充盈早已接近限度,再延长心舒时间也不能相应增加充盈量和搏出量。可见,心跳频率最适宜时,心输出量最大,心率过快或过慢,心输出量都会减少。

  心率受自主神经的控制,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心率增快;迷走神经活动增强时,心率减慢。影响心率的体液因素主要有循环血液中的肾上腺和去甲肾上腺素,以及甲状腺素。此外,心率受体温的影响,体温升高1℃,心率将增加12~18次。

  (三)心脏泵功能的贮备

  心脏的泵血功能能够广泛适应机体不同生理条件下的代谢需要,表现为心输出量可随机体代谢增长而增加。健康成年人静息状态下心率每分钟75次,搏出量约70ml,心输出量为5L左右。强体力劳动时,心率可达每分钟180~200次,搏出量可增加到150ml左右,心输出量可达25~30L,为静息时的5~6倍。心脏每分钟能射出的最大血量,称最大输出量。它反映心脏的健康程度。由上可以看出,在平时,心输出量产是最大的,但能够在需要时成倍地增长,表明健康人心脏泵血功能有一定的贮备力量。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称为泵功能贮备,或心力贮备。健康人有相当大的心力贮备,而某些心脏疾患的病人,静息时心输出量与健康人没明显差别,尚能够满足静息状态下代谢的需要,但在代谢活动增强时,输出量却不以相应增加,最大输出量较正常人为低;而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心脏的最大输出量远比一般人为主,可达35L以上,为静息时的8倍左右。

  五、心音心音图

  心动周期中,心肌收缩、瓣膜启闭、血液加速度和减速度对心血管壁的加压和减压作用以及形成的涡流等因素引起的机械振动,可通过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如将听诊器放在胸壁某些部位,就可以听到声音,称为心音。若用换能器将这些机械振动转换成电信号记录下来,便得到了心音图。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21)
95.5%
踩一下
(1)
4.5%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