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健康 > 药学 > 药学进展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研究进展(7)

时间:2005-08-11 15:30来源:不祥 作者:fhz6 点击: 1720次

   2)临床指导意义

    以往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设计总是强调维持血药浓度高于 MIC。当血清和组织药物浓度低于 MIC时,由于PAE存在,细菌生长可持续受到抑制,因而可以延长给药时间而勿需频繁给药。

  26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小,临床耐受性良好。

  2.7价格

      与其它抗生素相比,实际疗效好,价格相对便宜。

  3作用机理

    大量研究证实,喹诺酮类药物在细菌细胞内的作用靶位是2型拓扑异构酶。在大肠埃希氏菌中已确证存在的2型拓扑异构酶有两种,即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IV

    首先,我们简述拓扑异构酶的作用。细菌DNA分子的长度往往超过103um,需要形成超螺旋结构(即:DNA双螺旋的自身扭转)才能装配到尺度更小的细胞中去(通常细菌细胞大小只有12um)。此外,这一超螺旋过程必须是可逆的,只有这样DNA才能继续发挥翻译、修补、复制等功能。调控DNA分子这种解旋、松弛、断裂,然后重新闭合的特异性蛋白酶就称为拓扑异构酶。

     2型拓扑异构酶是细菌体内已知的、唯一能够使双链DNA产生负超螺旋的拓扑异构酶。形成超螺旋是一个需能过程,拓扑异构酶与从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相偶联,促使超螺旋的形成。反之,该酶在ATP存在时还可以消除正超螺旋,在缺少ATP时可以松驰负超螺旋DNA。下面分别简述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IV的结构和生理功能机制。

    1 DNA促旋酶为2A亚基和2B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催化依赖于 ATP DNA负超螺旋,在DNA复制和转录的起始阶段起重要作用。其中A亚基由gyrA编码,负责DNA断裂和重接;B亚基由gyrB编码,催化ATP的水解。其具体过程是:促旋酶与环状DNAA)结合产生正超螺旋(B),酶的A亚基使 DNA双链(后链)断裂形成缺口(C)。于是前链移到缺口后,这一过程由B亚基介导,使ATP水解而完成。之后在A亚基参与下断裂的链再连接形成负超螺旋(D)。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8)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