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健康 > 药学 > 家庭用药

理性看待非甾体类药的安全性

时间:2005-08-21 21:08来源:中国公众科技网 作者:bioguider 点击: 310次
  日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了21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会引起胃肠道出血、心血管疾病的安全性警告。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正式公开表示,密切关注在我国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所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安全性问题。各媒体报道后,使不少患者产生忧虑,纷纷来电话咨询,这些药今后该怎样使用才安全呢?

  应该理性看待这一警示,正确认识和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才是关键。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一类使用广泛、疗效显著的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抗炎、抗风湿、镇痛、退热、抗血小板凝集。抗炎抗风湿作用(对乙酰氨基酚除外),表现为缓解红肿热痛等炎性症状和改善某些肌肉骨骼关节功能。镇痛作用适用于轻度或中度的钝痛,而对外伤性剧痛及胃肠道绞痛无效。其退热作用可使升高的体温下降至正常,而不影响正常人的体温。此类药物主要适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用于缓解各种疼痛(如牙痛、头痛、关节痛、肌肉痛、轻度创伤、痛经、轻度癌性疼痛)症状,用于体温38℃以上的退热,用于防止血栓、血小板聚集、冠心病、心肌梗塞的形成。非甾体抗炎药及其复合制剂的种类达上千种,90%以上的患者曾经使用过非甾体抗炎药。

  该类药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消化性溃疡,严重时发生胃肠道出血和穿孔等;头痛、头晕、耳鸣、耳聋、视力减退、嗜睡、失眠、麻木等神经系统反应;部分药物引起尿中出现红、白细胞,蛋白,管型;近期接受过心脏搭桥手术者服用后有可能增加发病的风险,因其会引起血细胞减少、凝血障碍及过敏性皮疹、过敏性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事实上,只要严格遵照医嘱或按照药品说明书服药,在正常剂量下短期服用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概率很小,而且一般不良反应停药后多数会自动消失。因此,患者应尽量使用最短疗程的最低剂量,用于解热一般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一般不超过5天。疼痛如持续5天就应该到医院去检查。

  长期用药(如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或大剂量用药(如治疗风湿热)存在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大,应当注意用药剂量,密切观察身体反应。患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时应在饭后服用,并要多饮水以减少胃肠道反应。长期反复使用同一种药物止痛时会产生耐药性,不应依靠增加剂量来实现止痛的效果,而应该及时改用其他止痛药物。长期服用这类药物的患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药物剂量应由小到大直到止痛。一定要注意监测心血管疾病的情况,一旦出现心悸、心绞痛、一过性脑缺血等症状,要及时采取措施。患者应该坚持安全合理用药,一旦发现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及时就诊,并积极自愿地向药监部门报告。

  患哪些疾病不宜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呢?患有活动性溃疡病、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减退、心功能不全、对非甾体抗炎药过敏和妊娠期妇女等不宜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7)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