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克隆再生

试管婴儿研究瞄准PGD和胚胎干细胞

时间:2005-09-08 09:10来源:中国医药报 作者:bioguider 点击: 470次
--访英国剑桥大学RobertEdwards教授和我国中山大学庄广伦教授

  1978年世界首例试管婴儿的诞生被誉为继心脏移植成功后20世纪医学界的又一奇迹,在近30年的时间里,人类生殖医学研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首创这一奇迹的英国剑桥大学胚胎学家RobertEd鄄wards教授,因此而被誉为“世界试管婴儿之父”。我国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庄广伦教授,在国内首次开展了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注射(ICSI)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试管婴儿的研究与应用,被称为“我国的试管婴儿之父”。在日前召开的第二届全球华人生殖医学研讨会议间隙,记者分别专访了这两位生殖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不约而同地强调,PGD技术和胚胎干细胞研究是试管婴儿研究今后两大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  

  不孕不育需个性化治疗  

  退休已经10年,但依然精力充沛的Edwards教授刚刚做完大会报告就让同行们围得水泄不通,记者好不容易才抢到了一个采访的机会。当问及当前世界不孕不育的情况时,他说,目前全世界育龄者中不孕不育人数占世界总人数的8%~10%,不孕不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于不孕不育者来说,通过辅助生殖技术(ART)会给他们带来新的希望。ART是指采用医疗辅助手段使不孕不育夫妇妊娠的技术,我们常听说的试管婴儿就是使用该技术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方法生育的婴儿。到目前为止,全球共通过试管婴儿技术诞生了约250万个婴儿。  

  也是刚刚做完大会报告,而抱恙接受记者采访的庄广伦教授则谈到,不孕不育虽非致命性疾病,但对个人的生存质量和家庭幸福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已成为全球的医学和社会问题。中国不孕不育的比例较世界整体水平稍低,为1/10~1/12,而且表现为城市不孕不育人数增加。其原因包括生殖器官的炎症,如女性输卵管炎;环境因素,如环境污染导致男性精子活力下降等等。庄广伦着重强调的是,不孕不育不是开两味药吃吃就能解决问题的,必须根据检查结果来确定治疗方案,服用药物治疗(如无排卵的可以服用促排卵药克罗米芬)、进行手术治疗(如输卵管不通的行输卵管输通术)、利用辅助生育技术治疗(如试管婴儿)是不孕不育的三大治疗手段。  

  PGD着力于染色体疾病  

  Edwards教授说,试管婴儿技术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它涉及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和技术,是21世纪颇有前途的技术。对于该技术发展和研究的热点,两位教授不约而同地认为,PGD技术是其中之一。  

  庄广伦告诉记者,从生殖医学发展的时间角度看,可将试管婴儿技术分为三代。第一代即常规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主要解决女性不孕问题。1978年,Edwards教授就是运用这一技术使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LouiceBrown诞生,我国首例第一代试管婴儿郑萌珠于1988年诞生在北医三院张丽珠教授领导的生殖中心。第二代为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主要解决男性不孕问题。1992年比利时的Palerme等采用该技术授精的首例试管婴儿诞生,在庄广伦的领导下,我国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6年也于国内首先成功助孕诞生了第二代试管婴儿。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遗传性疾病患者都不在少数,优生优育已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Edwards教授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主要进行的第三代试管婴儿研究工作,瞄准的主要目标就是优生优育,即通过PGD技术,从更高要求来研究试管婴儿。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有47个PGD中心,美国有10个,英国有3个,而中国则有7个。  

  庄广伦解释说,PGD指在IVF-ET的胚胎移植前,取胚胎的遗传物质进行分析,诊断是否有异常,筛选健康胚胎移植入子宫,从而防止遗传病患儿妊娠。该技术不仅可以防止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同时还避免了选择性流产和多次流产可能造成的危害及伦理道德上的冲突。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Edwards教授就提出了PGD的思想,1989年HandysideAH首先将PGD技术成功应用于临床。从理论上讲,凡能诊断的遗传病,应该都能通过PGD防止其传递,但限于目前的技术条件,PGD的适应证还有一定的局限。目前PGD技术的热点在于,对于染色体疾病,主要是开发更多的探针,力求做到对全部染色体都能进行检测;而对于基因疾病,目前尚无突破性进展,特别对多基因疾病和肿瘤等迟发性疾病的PGD都须深入研究。  

  Edwards教授则指出,PGD技术因本身属于生殖健康领域,关系到能否诞生出健康的下一代,肯定会有争论。如目前我们在技术上能找到人类的致聋基因,从而在卵母细胞中植入这一基因,使下一代也可以遗传成为耳聋者。但实际上,医生是不会这样做的。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和更多遗传病基因被确定,相信一些准确、安全的遗传诊断技术会不断出现,PGD技术将会日趋完善,成为提高人口素质、预防遗传病儿出生的真正最有效的手段。两位教授对此充满信心。  

  胚胎干细胞研究是主要趋势  

  21世纪,生命科学得到迅猛的发展,干细胞研究因具有不可估量的医学价值,而成为研究的焦点。其中,胚胎干细胞研究是另一热门课题,很多国家已经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多项重要进展对试管婴儿的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这是两位教授谈及的另一个观点。Edwards教授则更确切地告诉记者,人类干细胞是组成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关键,早在20世纪60年代他就提出,从干细胞角度来进行研究是试管婴儿研究发展的主要趋势。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根据其发育阶段不同,它分为胚胎干细胞(ES)和成体干细胞。庄广伦介绍说胚胎干细胞研究目前取得了许多喜人成果,如胚胎干细胞的传代与建细胞系技术已得到很大的发展,IVF废弃胚胎、冷冻胚胎、携带致病基因的胚胎均可建系成功;滋养层由小鼠的成纤维细胞改进为人的成纤维细胞,甚至可不用滋养层;胚胎干细胞克隆成功,如韩国科研人员首先在世界上利用克隆技术获得人类胚胎干细胞,解决了干细胞应用上的排斥问题。Edwards教授则强调,随着1962年人卵母细胞体外培育成熟,和1969年人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发育成胚胎细胞,为现代生殖学奠定了基础,但同时围绕这一伦理道德方面的争议也越来越大。很多国家限制在体外将胚胎干细胞变成卵母细胞,为此等待了10年直到1978年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的诞生,才解决了许多争议。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