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会展会议

第二届上海国际生理生物物理大会召开

时间:2006-11-30 21:11来源:中国生物信息 作者:admin 点击: 351次

由眼耳鼻喉科医院、第二军医大学和上海生物物理学会主办的主题为“听视科学和医学”的第二届上海国际生理、生物、物理大会日前在好望角大酒店召开。   

  本次会议在国内首次将听觉学科与视觉学科相结合,是一次促进听觉与视觉科学共同发展的高峰会议。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日本等全球十几个国家的数百名听视学专家、学者与会,他们各自展示了在听、视觉方面的基础和临床,听视觉综合研究和其他生理、生物、物理领域的最新成果,对推动听视学的发展有关键性意义。

  会议委员会的名誉主席由2005年度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Nelson Y. S. Kiang担任。大会主席则由眼耳鼻喉科医院的王正敏教授和孙兴怀教授、美国哈佛大学的Charles Liberman教授和布法罗大学的Salvi Richard教授共同担任。   

  开幕式上,王正敏院士作开幕词;16名中外专家作专题报告;同时与会者在21个分会场宣读近300篇研究论文。这是近年来眼科学和耳科学高度发展的一个高峰,也是上海一次重要的国际医学交流会议。   

  王正敏院士和他的人工耳蜗技术受到与会者的高度关注。由他主持研究的国产人工耳蜗技术已经进入临床安全验证阶段,这是国内仿真技术中的佼佼者。人工耳蜗技术的成功转让,预示着我国将成为继美国、法国、德国和澳大利亚后第5个拥有该项技术的国家。目前该产品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临床验证批文,预计不久的将来,将以高性价比为失聪人群带来福音,并且比起国外的高昂价格,能为更多工薪阶层所接受。

  如何运用从研制人工耳蜗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利用较为成熟的人工耳蜗设计原理,启发人工视网膜、“电子鼻”等其他仿真感官的应用,是此次大会的重点。来自瑞士的Marco Pelizzone 教授作大会主报告,题为:“What can we learn from Cochlear Implants”。报告中,他把人工耳蜗与人工视网膜作了对比分析。人工耳蜗和人工视网膜都是基于人类感观,从感受到传递的共性进行研究的,如今对人工耳蜗的研究已获得巨大成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工视网膜技术也一定会获得成功,届时将给无数盲人带来重见光明的希望。   

  本次会议把国内在视觉科学和听觉科学的研究成果、进展与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进行探讨;同时把国际听觉、视觉上的高新技术引进来,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在听视科学上的成就。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1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