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针灸巧治偏头痛

时间:2002-08-20 00:00来源:生物导航网 作者:admin 点击: 76次
    原发性偏头痛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症状为一侧或双侧发作性、搏动性的剧烈头痛。偏头痛可始发于儿童,但以青壮年期患病率最高,男女发病率之比大致为1∶4,且多数患者有家族史。气候变化、疲劳、月经期、精神刺激等多种因素可诱导发作,每年6~9月本病的发作率相对较高。部分患者头痛发作前常有一些先兆症状:如视物模糊、闪光、偏盲、半侧面部和肢体麻木等,往往历时数分钟甚至半小时。发作时常可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如面色苍白、心率加快、呼吸增快、胃肠道功能紊乱等。临床上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影像等辅助检查来确诊偏头痛并不困难。但必须进行鉴别诊断,以免延误其他可出现偏头痛的疾病,如颅内肿瘤等占位性病变的治疗。

    偏头痛急性发作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现代医学常用价廉的镇痛药、止吐药,以及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麦角胺类及曲普坦类等药物用于不同程度偏头痛发作时的治疗,但大多数患者和医师希望能够进行预防性治疗以预防或减少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和程度。

    由于预防性药物主要为β受体阻滞药、抗癫痫药和钙离子拮抗剂,一般具有较大的副作用和药物依赖性,可产生诸如嗜睡、胃肠道不适、抑郁、记忆力减退、体重增加及脱发、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同时,必须至少连续服用3个月,才能判断该药是否有效,还需连续服用9~12个月再暂停观察。因此现代医学制定了严格的预防治疗的条件:即当偏头痛发作频繁,每月超过3次,每次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疼痛严重以及抗偏头痛急性发作药物无效,或药物产生严重不良反应者以及先兆期持续时间过长,方可采用药物预防。

    在这种情况下,中医中药尤其是针灸成为大多数医师和患者首先想到的预防治疗偏头痛的方法。镇痛作用被认为是针灸众多疗效中最强有力的治疗作用。中医认为疼痛的机理是“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偏头痛的机理则主要是瘀血、痰浊、寒湿等多种病因和病理产物阻滞经络血脉,血气精微等身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不能达头面,头面失于濡养,则发生头痛。根据辨证选取不同的穴位,激发相关脏腑的功能活动,促进经络血脉畅通或减少新的病理产物的形成与堆积,以达到预防甚至根治该病的目的。目前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确切的病因病理机制的认识尚不明确,认为神经血管机制是该病主要的发病机制,与一氧化氮、5-羟色胺、P物质、钙基因相关肽及神经激肽等内源性物质的异常有关。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的领导下,通过对偏头痛的大量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针刺具有影响多种神经递质和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根据中医辨证,将偏头痛分为肝阳上亢、痰浊上扰、气滞血瘀、肝肾阴虚等四型,选取百会、头维、风池、太阳等主穴位和其他配穴,施以不同针刺手法进行治疗,结果无论是缓解偏头痛急性期发作的症状,还是预防偏头痛的发作,都有明显的效果。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