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医学论文该改变面貌了

时间:2005-10-17 08:50来源:健康报 作者:bioguider 点击: 808次
  惟以大众疾病去研究方“青史留名”

  如果说“分,分,是学生的命根”,那么医学论文也差不多是医生特别是大医院高层医生的命根了。

  “十一”前在上海举行的庆祝《中华医学杂志》创刊90周年学术论坛上,当近百年来的一篇篇论文排列在大家面前时,当听到巴德年、樊代明、秦伯益、刘德培4位院士对医学发展史的深刻回顾,以及对现实临床科研作风鞭辟入里的分析,与会学者不由得发出一次次热烈的掌声。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杂志》总编辑巴德年院士说,90年前我们国贫人弱,被称为“东亚病夫”,而今天中国人以强健的体魄成为体育大国。刊登在《中华医学杂志》上的医学成果,与我国重大疾病防治的艰苦历程相伴相生。早在1915年,俞风宾就发表了关于医学名词规范化和中西医结合的文章;在20年代刊登过关于尸体解剖(1922年朱恒璧)、禁毒(1924年)、心理与疾病(1926年陈伯赐)、社会医学(1926年高维)等诸多领域的文章。特别是1936年兰安生就发表了实行计划生育的文章,这可能是我国最早倡导计划生育的记载。可以看出,许多医学新思想、新主张是通过论文来昭示于社会,代表了当时技术发展的新方向。惟有以大众现实疾病去研究,惟有遵照科学规律实实在在做学问,才能够真正“青史留名”。



  不能再千篇一律

        第四军医大学樊代明院士则从国内外医学论文风格的角度,对目前我国医师的论文写作进行了抨击。他说,某些医学期刊的论文虽千家所出,却似一人所为,不谈百家争鸣,亦无百花齐放。看时会令人“顿收笑容”,必得正言厉色,有一种“鸦雀无声”的呆板感。

  而纵观国际上以《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为代表的医学期刊,设置的栏目中竟然还有文学与医学、诗歌与医学、法律与医学,写作方式上既有学究式的切磋探讨,也有散文随笔、学者怀旧。每期封面是一幅世界名画,有一篇文笔轻松与本期论文有关的故事。所以即使在百年之后读起这些论文仍让人饶有兴味,有一种对科学之美的艺术享受之感。医学杂志既有指导性,收录全球最佳研究成果;又有变革性,反对一切阻碍医学发展的事件,并发表看法;同时又有趣味性,有戏剧性的回顾和辛辣的学术辩论。《柳叶刀》的主编说:“我希望Lancet是一扇拱型窗,可以让阳光照射进来;是一把锋利的外科器械,可以剔除腐败和糟粕。”樊代明院士希望我国各种医学期刊也要严防商业偏见和学术偏见,刊登贴近现实、避免枯燥乏味、令人耐读的学术文章。



  勇于质疑    挑战权威

        发表医学论文的数量和刊物级别,在今天已成为评估一个医生的标准之一,但也因此而出现一些问题。秦伯益院士“谈科技创新”的报告引起人们沉重的思考。

  现在一些人打着“科技创新”的旗号,似乎处处创新,事事创新,人人创新,实则是把“科技创新庸俗化”。急功近利、科技浮躁、学术腐败,科研协作困难,一些所谓的“科研成果”其实是昙花一现,泡沫一阵。出现“科技成果不少,转化不多;科技论文不少,引用不多;科技创新不少,高水平原始创新不多”的科技创新的贬值。

  还有些人用高科技玩起了文字游戏。如上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了基因组时代、后基因组时代。那么基因组时代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后基因组时代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细胞学是医学的基础,为什么就没有“后细胞学时代”?命名原则是什么?命名机构又是谁?

  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却出现忽视预防,新病来袭,旧病回潮。如:结核、血吸虫病、毒瘾、性病等,都亟待临床医师以现代知识手段加以解决。

  中国医科院院长刘德培院士报告了目前我国临床需要解决的重大疾病包括: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病、艾滋病、乙型肝炎,以及突发性传染性疾病如SARS等。他用三个“圈”的交叉,即疾病高发现场、临床诊治研究、疾病基因和分子,清晰地指出医学基础与临床科研的关系和结合方法。

  如果我们各科医生善于从临床重大疾病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课题,按照循证医学切实解决一两个诊断治疗问题,又何愁医学论文的发表,会像上述那些医学家们一样“青史留名”!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1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