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学人物 > 院士

200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简介

时间:2007-12-27 22:50来源:院士工作局 作者:bioguider 点击: 189次
数学物理学部

    王恩哥 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57年1月生于辽宁沈阳,籍贯上海。1982年毕业于辽宁大学物理系,1985年在该校获硕士学位,1990年在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表面物理研究,在纳米新材料探索及其物性、原子尺度上的表面生长动力学以及受限条件下水的复杂形态等方面做出了有重要影响的工作:利用掺杂来调制纯纳米管的结构和物性,与学生首次制备出管状碳纳米锥、碳氮聚合纳米钟和硼碳氮单壁纳米管;与人合作发现并证实了表面原子运动的一些新规律,完善和发展了原子尺度的薄膜/纳米结构生长动力学;与学生在二氧化硅表面预言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二维镶嵌冰。曾获亚洲华裔物理学成就奖、德国洪堡研究奖、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励。

    龙以明 数学家。南开大学教授。1948年10月生于重庆,籍贯重庆。1981年在南开大学数学系获硕士学位,1987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Madison)获博士学位。

    从事哈密顿动力系统与辛几何的研究。建立了退化辛道路的指标理论;提出并系统地建立了辛道路的指标迭代理论,建立了辛道路的指标函数理论,证明了辛道路的精确指标迭代公式,解决了此理论的基本问题,即给定初始指标和迭代次数精确计算任意次迭代指标问题;与人合作建立了公共指标跳跃定理和指标迭代不等式;将上述指标迭代理论应用于非线性哈密顿系统的研究,在周期轨道的存在性、多重性与稳定性研究中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与人合作证明了紧凸超曲面上闭特征的多重性与稳定性定理;在球面上的闭测地线研究中获得了新成果。

    邢定钰 物理学家。南京大学教授。1945年2月生于上海,籍贯江苏南京。196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81年在该校获硕士学位。

    长期从事凝聚态理论研究,在电子输运理论、低维受限的量子系统和超导理论等方面做出一系列有创新意义的工作。发展了非平衡统计算子理论,正确处理半导体热电子的输运问题,修正了国际上长期沿用理论方案的缺陷;发展了具有多谷能带结构半导体的热电子输运理论;在掺杂锰钙钛矿氧化物的庞磁电阻机理研究中合作提出双交换机制和非磁无序相结合的理论模型,运用单参数标度理论计算扩散态和局域态迁移率边,解释实验结果;发展了磁多层结构和磁颗粒系统的解析输运理论,正确计算了巨磁电阻的角度依赖性和随颗粒尺度的变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

    吴岳良 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62年2月生于江苏宜兴,籍贯江苏宜兴。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87年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从事粒子物理和量子场论研究并做出独创性工作。首次论证一组手征代数关系并在量子手征圈图贡献下成立,最先表明K-介子衰变中直接的正反粒子-左右镜像反演(CP)对称性破坏和ΔI=1/2同位旋规则可在标准模型框架内同时得到自洽的解释,其理论预言与国际上两个重要实验结果一致。首次完整地建立CP自发破缺的双黑格斯二重态模型,不仅可解释标准模型中CP破坏的起源,同时使得每个夸克和轻子都带有一个物理的CP破坏位相成为新的CP破坏源。与合作者提出重夸克有效场理论的物理基础并给出多个计算高阶修正的动力学方法。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张伟平 数学家。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研究员。1964年3月生于上海,籍贯山东莱州。198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3年在法国巴黎南大学获博士学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Atiyah-Singer指标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与人合作建立了解析挠率和拓扑挠率之间的内在联系(Bismut-Zhang定理);合作给出了辛几何中著名的几何量子化猜测的全新解析证明及其系列推广;将低维拓扑中著名的Rokhlin同余式推广到高维情形,其结果同时改进了著名的Atiyah-Hirzebruch整除性定理;合作引进高维谱流概念,将谱流概念推广到算子簇情形,研究了高维谱流对带边流形的算子簇指标理论的应用。曾获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励。

    俞昌旋 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41年7月生于印度尼西亚,籍贯福建福清。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长期从事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研究,在磁约束等离子体湍流和反常输运、等离子体非线性现象、等离子体诊断等领域取得多项有重要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首次实验证实了湍流雷诺胁强是驱动极向流和径向电场剪切增强,并触发低-高约束模式转换的主要机制;合作首次观察到了测地声模带状流完整的环向和极向对称性特征;实验发现测得的线性欧姆约束等离子体中湍流色散关系与电子漂移波的理论预言一致;合作发现密度极限破裂存在早期先兆。最先观察到无外驱动等离子体向混沌态过渡的三条途径;首次实现利用小扰动方法对无外驱动的等离子体混沌实施控制。研制了激光相干散射等诊断系统,发展了电子速度为超高斯分布时的汤姆逊散射理论和考虑等离子体波阻尼效应的极小角散射理论。

    化学部

    宋礼成 有机化学家。南开大学化学系教授。1937年7月生于山东济南,籍贯山东济南。196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1979-1981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

    长期从事金属有机化学研究。在金属有机原子簇化学方面,提出了合成铁硫硒碲原子簇化合物的多种新试剂、新反应及新合成方法,发现了双蝶状铁硫络盐的形成反应和双等瓣置换及环化等瓣置换反应,展示了合成桥连及大环四面体簇合物的新方法。设计合成了唯铁氢化酶“三铁三硫”模型物,含光敏剂卟啉环系的模型物,为进一步研究催化产氢功能奠定基础。提出了适于合成富勒烯金属有机物单一导构体的“松散”配体交换法。获2005年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及2004年第一届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等多项奖励。

    张 希 高分子化学家。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1965年12月生于辽宁本溪,籍贯湖南长沙。198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89年、1992年先后获该校硕士、博士学位。现任《科学通报》执行副主编。

    主要从事聚合物的各种组装技术研究。发展了基于分子间不同相互作用的界面分子组装方法,实现了多种构筑基元的有序组装,并用以制备有机薄膜材料和功能表面。基于弱相互作用的协同效应,构筑了稳定的组装体系;通过微环境调节,制备了可逆功能超分子材料。基于单分子力谱技术,研究聚合物体系的分子内和分子间相互作用,为从单分子水平认识分子结构、超分子结构及组装驱动力提供了实验依据。获1998年香港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段 雪 应用化学家。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教授。1957年1月生于北京市,籍贯北京。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84年和1988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化工系,并先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围绕“插层组装与产品工程”开展应用基础和工程化研究。控制主客体结构,发展了阻燃抑烟材料和红外吸收材料等系列插层结构材料;提出了成核晶化分离的工艺思想和系列插层组装方法;设计了旋膜反应器,实现了晶粒尺寸窄分布控制并大幅度缩短了成核时间。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业实践,实现了插层材料万吨级工业化。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0余件和美国专利授权2件,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赵东元 物理化学家。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1963年6月生于辽宁沈阳,籍贯河北卢龙。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87年、1990年先后获该校硕士、博士学位。现任英国《材料化学杂志》副主编。

    主要从事介孔材料合成、结构和机理的物理化学及其催化研究。发明了SBA-15等介孔材料。采用三嵌段共聚物表面活性剂,通过调节嵌段共聚物的疏水和亲水的比例,合成了17种三维孔穴结构的、大孔径的、立方相的介孔分子筛。提出了单元分步组装机理,将无机介孔材料的合成扩展到有机组成体系。提出了“酸碱对”概念,合成了一系列非硅氧化物介孔材料。提出了热处理和提高孔壁的交联度的方法,改进了介孔分子筛的水热稳定性和表面酸性。获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年杜邦青年教授奖等多项奖励。

    柴之芳 放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9月生于上海,籍贯浙江鄞县。196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二系。1980-1982年由洪堡基金资助,在德国科隆大学任访问学者。

    长期致力于放射分析化学方法学及其在交叉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建立了铂族元素放射化学中子活化方法,发现了一些与生物灭绝事件有关的地质界线铂族元素丰度特征及其多种化学种态,丰富和发展了地外撞击理论;倡导并建立了分子-中子活化方法,实现了细胞、亚细胞及分子水平的多种微量元素化学种态的研究。还将核方法应用于金属组学,环境毒理学,纳米安全性和核反应快中子谱等研究。获2005年国际放射分析化学和核化学领域最高奖George von Hevesy奖、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高 松 无机化学家。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1964年2月生于安徽泗县,籍贯安徽泗县。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88年、1991年先后获该校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

    主要从事配位化学与分子磁性研究,将分子设计合成、实验表征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系统研究了分子固体中磁性离子的相互作用、磁弛豫、磁有序等与结构的关系。在发现新的磁现象,发展新类型分子磁体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系统发展出设计分子磁体的一些新思路和新途径;在一些弱作用体系发现外磁场依赖的磁弛豫行为,得到第一例同自旋单链磁体等,有助于揭示分子磁性的量子本质。获2004年中国青年科技奖、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杨焕明 基因组学家。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1952年10月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市,籍贯浙江乐清。1978年毕业于原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1982年于原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获硕士学位,1988年获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

    长期从事基因组学研究。带领团队创建了“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领衔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和“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的“中国卷”,为我国的水稻、家鸡、家蚕等大型基因组,以及“非典”病毒等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基因组学规模化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陈润生 生物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1年6月生于天津市,籍贯天津。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

    长期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在基因组信息学领域,完成了我国第一个完整基因组泉生热袍菌基因组的全部生物信息分析,参加了人类基因组和水稻基因组的信息分析,提出并建立了密码学方法。在非编码基因领域,以线虫为对象发现了百余个新的非编码基因。确定了两个非编码基因家族;发现了三个特异的非编码基因启动子。显示非编码基因有一套独立的转录调控系统。在生物网络研究领域,提出将图论中谱分析用于确定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的拓扑结构等多种新模型。这些工作为生物信息学研究做出了重要创新性贡献。

    孟安明 发育生物学家。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教授。1963年7月生于四川省大竹县,籍贯四川大竹。1983年本科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遗传系,获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系学术委员会主任、蛋白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发育生物学研究。利用斑马鱼做为脊椎动物模式,鉴定了许多在胚胎发育中组织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发现了多个基因在中胚层诱导、背腹分化等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分子机理,加深了对脊椎动物胚胎早期发育分子调控机理的了解;最早建立了利用GFP转基因技术在斑马鱼活体胚胎中分析基因表达调控元件的方法。在90年代初,将DNA指纹图谱技术应用于分析畜禽品系的遗传变异性,证明DNA指纹图谱可预测杂种优势。

    武维华 植物细胞生理及分子生物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1956年9月生于山西省临汾市,籍贯山西孝义。1982年本科毕业于山西大学,1984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1年在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植物细胞信号转导及离子跨膜运输调控机理和植物抗逆高效性状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研究。在植物响应低钾胁迫的细胞信号转导及植物钾营养高效的分子调控机理、植物气孔运动调节信号转导及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调节机制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有重要创新意义的贡献。

    段树民 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957年10月生于安徽省蒙城县,籍贯安徽蒙城。1982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1985年在南通医学院获硕士学位,1991年在日本九州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突触发育和可塑性实验室主任、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Glia》、《Hippocampus》、《Neurobiology Disease》国际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神经生物学研究。在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突触发育和功能等研究领域作出系统的创新工作,尤其在胶质细胞信号分子释放机制、胶质细胞对神经环路和突触可塑性的调控、沉默突触活化机制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赵进东 植物生理学及藻类学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1956年11月生于重庆,籍贯江苏武进。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1990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委员会主任。

    长期从事藻类生物学研究,对蓝藻细胞分化和格式形成有系统研究,尤其对蓝藻异型胞分化中的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调控有深入研究。揭示了钙结合蛋白和钙离子信号在蓝藻细胞分化中起到的重要调控作用。对蓝藻藻胆体吸收光能在两个光系统间的分配与调节开展了系统研究,对揭示藻胆体吸收光能向光系统1传递的途径和调控方式有重要贡献。

    谢华安 植物遗传育种学家。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1941年8月生于福建省龙岩市,籍贯福建龙岩。1959年毕业于福建省龙岩农业学校。现任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杂交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在杂交稻选育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促成了我国杂交水稻更新换代。相继选育出明恢63、明恢77和明恢86等优异种质;先后育成汕优63、威优77等杂交稻品种,汕优63连续16年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良种,累计推广9.38亿亩,增收稻谷695.0亿kg,年种植面积和累计种植面积均创中国稻作史记录。在超级稻育种方面,育成Ⅱ优明86等四个超级稻品种。创新了超级稻作再生稻栽培技术模式。

    地学部

    张 经 化学海洋学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57年10月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籍贯山东龙口。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并获学士学位,1985年在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获硕士学位,1988年于法国皮耶尔• 玛丽居里大学(Paris 6)获博士学位。现任Scientific Committee on Ocean Research (SCOR)-128工作组组长、教育部科技委地学部委员等职。

    在系统地研究中国河口中痕量元素与生源要素的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浑浊河口的生物地球化学理论与物质循环模式。剖析了痕量元素与生源要素通过大气沉降向中国海的输运特点,发现了它与初级生产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诊断大气沉降对西北太平洋边缘海的影响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比体系。发展了边缘海的生源要素收支模式,从更为深入的层次上揭示了中国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内在驱动机制和变化的特点。

    杨元喜 大地测量学家。西安测绘研究所研究员。1956年7月生于江苏省姜堰市,籍贯江苏姜堰。1980年毕业于郑州测绘学院大地系大地测量专业,1987年获该校大地测量专业硕士学位,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大地测量专业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主任。

    发展了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理论,构建了双因子等价权模型,提出了抗差方差分量估计,发展了抗差贝叶斯估计和抗差拟合推估理论。发展了自适应导航定位理论,该理论兼容了最小二乘平差、抗差平差、动态滤波、抗差滤波等。构建了四种自适应因子和相应的最优自适应因子。主持完成了“2000中国GPS大地控制网数据处理工程”和“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网联合平差工程”,坐标框架点精度分别达到3厘米和3分米,使我国国家大地控制网及相应坐标系统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姚檀栋 冰川环境与全球变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1954年7月生于甘肃省通渭县,籍贯甘肃通渭。1978年在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学专业毕业,1982年在该校获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获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国际冰川学会理事,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第四纪研究会常务理事。

    他和合作者通过大量样品的分析,获得了青藏高原大气降水氧同位素的变化规律;揭示了青藏高原冰芯中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发现末次间冰期以来青藏高原同两极地区一样,经历了5次大的气候波动旋回;以年分辨率,揭示了过去2000年来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特征;通过大规模野外实地考察、连续定点观测和对航片、遥感、冰川编目等资料的室内分析,发现在现代全球变暖影响下,青藏高原的冰川正发生全面和加速退缩。

    穆 穆 大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54年8月生于安徽省定远县,籍贯安徽定远。1978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数学系,1982年获该校应用数学硕士学位,1985年在复旦大学数学系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现任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动力气象委员会委员与行星大气及其演变委员会委员。

    在大气与海洋运动的非线性(不)稳定性方面,对于两维正压、多层斜压和三维连续层结准地转模式,建立了Arnold第二非线性稳定性判据。在天气、气候的可预报性研究方面,提出了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CNOP)方法;用该方法研究了厄尔尼诺春季预报障碍,海洋热盐环流对淡水通量扰动的敏感性等问题;揭示了研究可预报性问题时,使用CNOP方法考察非线性过程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科学部

    吴一戎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3年7月生于北京,籍贯安徽。1985年、1988年先后在北京理工大学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所长。

    长期从事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以及遥感卫星地面处理和应用系统的研究。系统性地解决了一系列理论问题与关键技术,提高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

    技术科学部

    王克明 材料物理学家。山东大学教授。1939年3月生于浙江省乐清市,籍贯浙江乐清。196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二系。

    长期从事离子束与固体相互作用及材料改性的研究工作。在离子束光电晶体材料改性的研究中,他和他的研究组系统的研究了离子注入形成氧化物光电晶体的光波导结构及其特性,提出了一种形成波导区折射率增加型光波导的新原理、新模式和新方法,并揭示了离子注入波导结构的形成机理;提出了用激光脉冲沉积法制备掺Er的KTP晶体波导激光薄膜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重离子注入光电晶体中的射程和损伤分布,发展了一种重离子在多元靶中的平均投影射程及其离散的有效计算方法。

    任露泉 仿生科学与工程学家。吉林大学教授。1944年1月生于江苏铜山,籍贯江苏铜山。196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1981年在吉林工业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任吉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长期从事仿生科学与工程研究。在仿生科学方面,发现生物脱附减阻特征规律,提出生物形态、柔性、电渗、构形和组成等多因素综合脱附减阻理论和生物非光滑理论,开拓农业机械、地面机械仿生设计方向。在仿生工程方面,建立农业机械、地面机械仿生设计准则,发明多项不同于传统理念的脱附减阻仿生技术,并拓展到非土壤介质多个工程领域,进行自洁、耐磨、抗疲劳和降噪等耦合仿生研究,研制减粘犁壁、防粘镇压辊、减摩活塞、耐磨轧辊和钻头等多种仿生产品。

    祝世宁 功能材料学家。南京大学教授。1949年12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籍贯江苏镇江。1981年毕业于淮阴师范学院,1988年在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1996年在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

    长期从事微结构功能材料研究。在铁电畴工程方面,发现了铌酸锂型铁电体电畴反转动力学规律,发展了图案极化技术,研制出不同功能的介电体超晶格材料。在微结构晶体功能研究方面,发展了非共线准相位匹配技术,并应用于光的非线性弹性散射、增强拉曼散射、非线性切仑科夫辐射和纠缠光研究等。在全固态激光器研究方面,将超晶格材料与全固态激光技术结合,研制了光学超晶格多波长激光器和可调谐激光器等。

    胡海岩 力学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956年10月生于上海,籍贯福建闽侯。1982年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1984年在该校获硕士,1988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博士。现任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Acta Mechanica Sinica副主编。

     长期从事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研究。研究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建模、稳定性与分岔分析、控制器设计等问题,揭示了反馈时滞、弹性约束、迟滞阻尼等因素引起的非线性动力学规律,提出了若干新控制策略;针对斜碰撞振动,揭示了新的碰撞振动及分岔机理,提出了碰撞隔振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设计方法;基于上述理论和方法解决了多种飞行器研制中的振动控制问题。

    程时杰 电力系统学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1945年7月生于湖北省武汉市,籍贯湖北通山。196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81年和1986年分别在华中工学院和加拿大Calgary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研究。在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方面,建立了一种有效的电力系统自适应控制机制和基于实时参数识别的自适应辅助励磁控制策略,有效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同步电机及其互联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积极倡导并努力实践了基于储能原理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研究。在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方面,深入研究了大型汽轮发电机组机电耦合轴系扭振的理论和方法。上述多数成果已用于生产实际。

    外籍院士

    法捷耶夫(Ludwig D. Faddeev) 数学物理学家。俄罗斯国籍。1934年3月生于苏联列宁格勒。1959年获苏联列宁格勒国立大学物理学博士,1963年获苏联斯捷科洛夫数学研究所科学博士学位。俄罗斯斯捷科洛夫数学所圣彼得格勒分所教授。1992年任俄罗斯科学院数学学部主任,1986年任南开大学名誉教授。1976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数学物理方面的研究,主要科技成就:开启量子三体问题研究学科分支;Faddeev-Popov理论奠定了杨-Mills规范场的路径积分理论的基础;提出量子反散射方法,开创了求解一系列二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先河;为量子群理论的建立提供了数学物理基础。他曾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上做一小时报告。

    自1987年以来,法捷耶夫经常来中国进行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大力推动了中国系统开展低维可积系统严格解、杨-Baxter系统、量子群等领域的研究,促使中国相关学科的研究在国际上逐步占有一席之地。他曾应邀访问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报告最新成果,与我国学者和研究生座谈,展开合作研究。他领导的研究所是80年代末俄罗斯最早接收中国访问学者的研究单位之一。早在八十年代末他就组织学生来中国指导研究生,主持和参加博士论文答辩,在培养我国数学物理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他对中国十分友好,正是在他任世界数学家联盟主席时我国数学学会加入了该组织。他积极在国际相关领域介绍中国的发展,并对中国支持数学事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艾伦•黑格(Alan J. Heeger) 物理、化学、材料学家。美国国籍。1936年12月生于美国爱荷华州苏城。196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博士学位,2000年获我国华南理工大学名誉理学博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物理、化学、材料系教授,1982-1999任该校有机及高分子固体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名誉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讲座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2001)、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2002)。

    黑格在有机及导电高分子材料与器件及低维物理研究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成就。他对物理及材料科学的主要开创性贡献有:1973年发表对TTF-TCNQ类高导有机电荷转移复合物的研究,开创了有机金属导体及有机超导体研究的先河;1976年发表对聚乙炔的掺杂研究,开创了导电聚合物的研究的领域;随后与他人合作提出SSH理论来解释其孤子电导机制,大大促进了低维物理研究的发展;1990年发表可加工性高导聚苯胺,实现了导电聚合物的实用化;1991发现MEH-PPV 与C60之间的光诱导电荷分离,是目前高效大面积聚合物异质结太阳电池研究的物理基础及源头之一;1996年首次实现共扼聚合物固态下的光泵浦激光。他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的结合,开创或参与开创了三家高科技公司。200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986黑格首次受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物理研究所邀请访问中国,并与我国学术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近年来每年来华访问1-2次。先后为我国培养了数十名博士及博士后研究人员,其中不少人已回国作出贡献。他积极支持中美间学术交流,支持与我国科学院及高校的合作研究,UCSB有机及聚合物固体研究所与国内几个大学与研究所建立有长期合作协定。

    弗里德•穆拉德(Ferid Murad) 分子和临床药理学家。

    美国国籍。1936年9月生于美国印地安那州。1956年获得凯斯西储大学医学博士和哲学博士双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休斯顿医学院整合生物学和药理系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休斯顿医学院内科教授,美国John S.Dunn生理学和内科杰出讲座教授,美国德克萨斯-休斯顿大学评议教授,美国德克萨斯-休斯顿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主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生物化学系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7)、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1998)、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00)。

    穆拉德长期从事细胞信号研究,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NO/cGMP信号途径研究领域,旨在鉴别新的分子途径和靶点,以促进新治疗手段的发现和发展。他的主要科学成就如下:

    1)开拓一氧化氮信息传递系统研究领域,荣获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参与了197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发现cAMP介导激素作用的机理)研究工作;确立了cGMP作为第二个细胞内信息传递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生理药理作用;确立了鸟苷酸环化酶的胞浆型和胞膜型两种类型,开创体内cGMP 多元调节的学说;率先证明一氧化氮与鸟苷酸环化酶之间生物化学、生理及药理学关系。一氧化氮信息传递系统的研究成果,对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1998年,穆拉德因其在一氧化氮方面杰出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发展一氧化氮信息传递系统研究的新理论,作出新贡献。获得诺贝尔奖后,他又提出一氧化氮信息传递系统与健康血管内环境的新概念,为探讨心血管疾病防治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开辟了一氧化氮病理学及炎症医学的新方向,对治疗以过度表达iNOS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战略和手段;发现导致酪氨酸氮化的新途径,在生理或病理上具有潜在的重要意义。

    穆拉德努力加强与中国科学界的合作,热情帮助与推动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1999年以来,他访问中国30余次,足迹遍布十几个省市,曾受到朱镕基总理和李岚清副总理等中央领导的接见。他的实验室培养了许多中国留学人员,他们回国后成为相关领域的杰出人才和学术带头人。2000年以来,他担任深圳科学与技术顾问、国家生物技术中心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指导委员会委员,苏州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等大学荣誉教授,为中国的科技战略出谋划策,为众多大学团队和中国政府机构提供咨询服务。他作为顾问,在北京、上海、香港、深圳、石家庄和大连等地研究制订生物科技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意见。他热心帮助中国高等院校加强国际联系,提高科研水平。他还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共同建立“穆拉德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与石家庄市政府合作,开发具有较大规模的科技园区-穆拉德科技园。

    万森•库尔提欧(Vincent Courtillot) 地球物理学家。法国国籍。1948年3月出生于法国巴黎。1974年获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第三阶段博士,1977年获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法国国家博士。现任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法国巴黎第七大学教授、法国巴黎市市政府科学顾问团主席。法国科学院院士(2003)、欧洲科学院院士(1994)。

    库尔提欧主要科技成就包括:势能场理论以及大地磁场瞬间变化规律, 发现了地磁场长周期变化的加速跳动;发现了首例大陆内部裂解的传播特性;定量地总结出西藏几个块体的纬度位移量以及陆内变形量,并对亚洲板块作出2.5亿年以来的古地理重建;证明了印度德干玄武岩高原巨厚玄武岩体是在短于1百万年的时间内喷发出来的,喷发时间与中生代和第三纪界线的大量物种灭绝事件的年代相吻合;提出火山喷发可能是导致重要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揭示了火山喷发预示着大型海洋盆地的张开,而大洋的几何形状反映了几个地幔岩浆团碰撞点的记载;同Jean Besse教授一道获得了全球主要大陆的视极移曲线和古地理重建格架;提出了几种类型的热点可以共存的观点,其中十几个热点应该是起源于地幔深部;以及研究火山喷发对气候的影响以及对二者关系的模拟。

    库尔提欧对中国科学研究充满热情,积极培养中国科研人员, 努力促进中法两国科技合作与交流, 为中国科学研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81年以来, 曾多次访华与中国同行开展地质野外考察,参与并主持过多项中法地球科学合作项目,接待了众多来自中国的科学家代表团,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科研人才。在任法国国家教育科研与技术部部长特别顾问及该部科研署主任期间, 积极推进中法两国之间的教育与科学技术合作。在政府首脑若斯潘(Jospin)总理接受了由他和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阿莱格尔(Allègre)教授以及外交部部长韦特那(Védrine)提出的将中国列入法国对外主要合作的四个国家之一的建议后, 他随教育部部长阿莱格尔(Allègre)教授对中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 并签署了增加两国科研人员和博士研究生互换等重要协议。库尔提欧教授曾提出建立包括法国国家计算机自动化研究所、法国农业科学院和法国地调局在内的中法联合实验室, 对促进中法在计算机、遥感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研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胡正明(Chenming Hu) 微电子学家。美国国籍。1947年7月出生于中国北京。1973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杰出讲座教授、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荣誉教授、台湾交通大学(新竹)微电子器件荣誉教授、1991-1994年任清华大学(北京)微电子学研究所荣誉教授。1997年当选为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

    胡正明教授是微电子微型化物理及可靠性物理研究的一位重要开拓者,对半导体器件的开发及未来的微型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科技成就为:领导研究出BSIM,从实际MOSFET晶体管的复杂物理推演出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于1997年被国际上38家大公司参与的晶体管模型理事会选为设计芯片的第一个且唯一的国际标准;发明了在国际上极受注目的FinFET等多种新结构器件;对微电子器件可靠性物理研究贡献突出:首先提出热电子失效的物理机制,开发出用碰撞电离电流快速预测器件寿命的方法,并且提出薄氧化层失效的物理机制和用高电压快速预测薄氧化层寿命的方法。首创了在器件可靠性物理的基础上的IC可靠性的计算机数值模拟工具。

    1985年应严东生院士邀请,胡正明等三位美国科学家提出了发展我国微电子科学技术的战略性的重要咨询建议,对当时我国微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较大影响。1981年以来与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校进行合作研究并作学术讲座,协助推动在中国召开国际会议。1990年在北大与清华设置五名研究生奖学金,并鼓励中国留学生回国发展半导体工业。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27)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