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学人物 > 院士

3名上海科学家晋升为2007年增选院士

时间:2007-12-27 22:57来源:院士工作局 作者:bioguider 点击: 193次

 

image

段树民

image

赵东元

image

张经

 

12月2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在京公布了2007年中科院院士增选结果,29名科研人员获得“院士”称号,其中包括3名上海科学家。来自上海的3位新院士分别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段树民研究员、复旦大学赵东元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张经教授。新闻晚报和解放网即时播报记者在此前进行了专访。

  专访新当选院士赵东元

  执著的“打孔人”

  赵东元,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此次新当选的三位上海院士之一。中科院增选院士揭晓后,本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到了他。今年44岁的赵院士说话带着北方口音,他戏称自己是个“打孔的人”,这是因为,他的研究方向是介孔材料,所谓介孔,就是孔的直径只有几个纳米。当一种材料上布满了孔隙后,它们的性质便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全球引用率最高化学家之一

  赵院士的老家在辽宁,199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此后,他开始了8年的海外科研之路,先后在加拿大、以色列、美国做博士后和访问学者,使自己在介孔材料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际前沿水平。1998年,赵东元回到了国内,来到复旦大学任教,并成为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

  多年的苦心探索,良好的科研环境,使赵东元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上的赞誉。他被国际ISI Web of Science公司列为近十年100名论文引用率最高的化学家之一,研究结果曾被《自然》、《材料化学》等国际权威杂志做封面报道。2004年,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这次能当选院士,我很感谢复旦对我的培养,是她给了我一支优秀的团队和一流的学术氛围。”赵院士说,“能在复旦任教,好比进了豪门球队,每个人的水平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爱看足球的赵东元打了一个比方。或许是因为这个缘故,他回国后合成出的18种介孔分子筛新结构,都是以复旦大学(FDU)命名的。

  用“介孔喷剂”去除污染

  在材料上打出一个个纳米级的孔,有什么用处?赵院士表示,用处可大了!“前阵子松花江发生污染事件,救灾人员使用了很多活性炭,因为活性炭上有孔隙,能把污染物吸附掉。”赵东元说,“介孔材料的孔比活性炭上的孔要大得多,所以它们的吸附能力也强得多,能更有效地去除污染。”据介绍,介孔材料具有规则的孔道,每克的比表面积能达到2000多平米!

  利用这种超强的吸附性,介孔材料可做成净化车内空气的喷剂。只要对着汽车坐垫、顶棚喷几下,喷剂中的介孔结构颗粒就会覆在它们的表面,起到吸附车内废气的作用。

  今年,赵东元小组开展了有机分子介孔材料的研究,这种材料可用于“载药”。赵院士解释说,一些抗生素注射到人体中后,会出现释放太快的问题,不能充分地发挥药效,对抗病毒。而介孔载药材料具有孔道结构,所以用它包裹药物后,能让后者在人体内慢慢释放,从而增强药效。

  赵东元等人还用介孔材料研制出了新型生物玻璃,这种包裹在断骨结合处起固定作用的材料,能使营养传输通道畅通,加快断骨愈合速度,且骨质生长均匀密实。它还具有可降解性,随骨骼生长自然降解,以减轻断骨者的痛苦。

  据介绍,介孔材料还能做化工行业中的催化剂,做超级电容的储能材料……在能源、信息、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当院士后仍给本科生上课

  如今,赵东元的学术水平得到了我国科学界的最高肯定,对此他作何感想呢?“能得到院士称号,我当然很高兴。”赵院士答道,“但这只是一份荣誉,并不意味着成为院士后,你的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

  在赵东元看来,国内存在着过度崇拜院士的倾向,对院士有些“神化”。比如,院士在很多非自身专业的问题上有发言权,公众会洗耳恭听;在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申请上,院士相比其他科研人员要占优势;评上院士后,科研人员的生活待遇也会上一个台阶。“全社会尊重院士,这是一个国家崇尚科学的表现,但不能把院士神化了。”赵东元说,“我现在作为院士,也只在介孔材料领域有发言权,不能变得啥都会,啥都说。”

  值得一提的是,赵东元每年都给本科生上课,上的是基础课程《普通化学》。他表示,当上院士后,他会继续为本科生开课。正是因为这门课程,让不少化学系的学生喜欢上了赵老师,本科毕业后进入他领导的实验室,从事科研。“我好比是球队里的教练员,具体的实验都是‘队员’们做的,所以我要从本科起就培养学生,把他们从‘青年队’带到‘超级联赛’中去。”赵院士笑着说。

  段树民:探索人脑机密的科学家

  段树民院士是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今年49岁,作为神经生物学专家,他近年来主要研究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神经元信息处理的机理,打开了人脑中暗藏的一道道“机关”。去年,他领导的研究小组的两项成果分别登上国际顶级刊物《科学》和《神经元》,让国内科学界为之一振。今年,他的成果又登上了《自然-细胞生物学》杂志。

  段院士毕业于安徽蚌埠医学院,在日本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先后在上海、日本、美国从事科研工作。回国后,他进入了上海的神经科学所,担任突触发育及可塑性实验室主任。

  2006年,段树民小组发表在《科学》上的成果,颠覆了科学界对人脑的认识。人脑内的神经细胞分为神经元、胶质细胞这两类,科学家曾长期认为,胶质细胞只对神经元起支撑和营养作用,而不具备信息传递和处理功能。然而,段树民小组发现,胶质细胞的突触和神经元突触相似,也具有可塑性,这就是说,它们也和人脑的学习、记忆有关。事实上,越是高等动物,大脑中胶质细胞的比例越高。段院士的发现为解开人脑中记忆、学习之谜提供了一把钥匙。在“2006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中,该成果也榜上有名。

  张经:八年来足迹遍布祖国江海

  张经,华师大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从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今年49岁的他,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先后在法国、荷兰留学。回国后在青岛海洋大学任教,1999年,他被华师大聘为“长江计划”教授。

  八年来,张院士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大海。南到珠江口,北到鸭绿江,西到金沙江,东至大陆坡边缘,他的课题组在河口与近海生物地球化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受到国际同行们的赞誉。

  张院士针对中国与欧洲的河口、海湾和边缘海,开展了痕量元素、生源要素和有机污染物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对比性研究,这是国内首次系统开展此类研究,使我国在该领域进入世界前沿。他利用岛屿岸基和走航船只,进行干、湿沉降的观测,认识了大气的干、湿沉降对中国海的生源要素收支、时空变化与对海洋初级生产的作用。他还通过生物标志物进行物源的判别与划分,揭示出长江羽状锋对东、黄海生态系统的作用,重新评估了长江与黑潮对东海的生源要素收支,并探明了长江冲淡水影响东海微型浮游生物的结构与功能。

  相关背景介绍

  中科院院士是我国设立的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学术称号,每两年增选一次,今年的增选名额为60名。经过严格的评审,最终,29名科研人员从全国287名有效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这一殊荣。

  相比2005年51人当选中科院院士,2003年58人当选中科院院士,今年的当选人数显然大幅“缩水”,占增选名额的一半还不到。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原因是,《中科院院士章程》在去年作了修改。根据原章程,院士候选人入围第二轮评审后,对于有一半以上院士赞成的候选者,按各学部应选名额,根据得票数依次当选,满额为止。然而许多院士认为,赞成票超过1/2即可当选,没有反映出大多数院士的意愿,应提高取得共识的院士比例。去年,中科院把章程中的“赞成票超过1/2”改成了“赞成票数不少于投票人数的2/3”。从1/2到2/3,当院士的门槛无疑提高了。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3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