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社会心理学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

时间:2008-11-09 05:22来源:生物导航网 作者:bioguider 点击: 189次
  •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对他人的群体和
    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此外,对行为原因的认知也属于社会知觉的
    范围。
        社会知觉与普通心理学的知觉的含义有所不同。后者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自己的客
    观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不包括想象、判断等过程;前者则包括整个认知过程,既有对
    人外部特征的知觉,又有对人格特征的了解以及对其行为原因的判断与解释。社会知觉是
    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社会化过程、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
    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
    二、社会知觉的范围
    (一)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1.面部表情  人是富有表情的动物。人的表情往往能反馈其身心状态。在诸种表
    情中,面部表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刺激物,它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习惯的部分。相
    同的面部表情表达相同的情绪状态,全人类有较高的一致性。面部表情以面部肌肉变化
    为标记。
        目光接触是面部表情的一个重要方面。  “眼睛是心灵之窗”,目光传达许多重要信
    息,通过这些信息可知觉到他人的情绪、态度、意向等。几乎人的全部体验尽在目光之
    2.身段表情  即姿势和体态,它可显示个体的情绪状态。其中双手姿势是较为敏感
        3.言语表情  它不是指说话的内容,而是指说话时的音量、语调、节奏等特征。人们
    通过言语表情判断他人的情绪状态,其准确性往往与通过面部表情的判断一样。
        (二)对他人人格的知觉
        指个体对他人的看法,对他人的印象。个体将他人许多有意义的特征进行比较、概括
    与综合,形成一种总的印象。但这些特征的重要性不一样,有些处于知觉中心,有些则处
    于知觉的边缘。许多研究发现,热情还是冷漠在对他人人格知觉中,处于中心位置是中心
    特征;而文雅还是粗鲁则被认为是边缘特征。
        研究表明,根据外表判断人格特征往往是不可靠的。通过行为观察、分析生活史以及
    使用人格量表进行测查等手段可对他人人格的知觉较为全面和准确。
        (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包括自他关系认知,即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和他他关系的认知,即他人与他人的关系。
    详见本章第六节。
        (四)对行为原因的认知
        包括对自己行为原因的认知和对他人行为原因的认知。这个领域叫归因,本节第三单
    元将专门讨论。
    三、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一)认知者的经验    ,
      经验不同,认知者对相同的认知对象会有不同的结果。现代社会心理学用“图式”概
    念来解释这一现象。
        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它对新输入的信息
    起解释作用,如果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要形成另外的图式(见图)。

    78·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社会认知过程中图式作用方式流程图
        (引自孙哗等:《社会心理学),科学出版社,  1988年版,第98页。)
      图式的作用:
      1.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个体知觉他人,所看见的是其想看见的东西,即用图式解
    释知觉对象。
        2.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个体知觉他人,往往与图式有关的信息处于注意中心。对
    注意对象的选择,认知者未必能意识到。
        3.影响记忆  个体知觉他人能记住的,是其以前知道的东西。
        4.影响自我知觉  认知者如果建立了自我图式,就会据此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
    图式是个体在已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认知。
        (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自我
        由于动机和兴趣不同,个体选择认知对象会有所不同。个体往往把他不感兴趣的事情
    排除掉,集中于他感兴趣的;同理,符合认知者动机,能满足其需要的事物往往成为认知
    对象与注意的中心。    ·
        (三)认知者的情绪
        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者倾向于给他人赋予积极品质,用积极的“目光”知觉他
    人;反之则用消极“目光”去知觉他人。
    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整饰
    印象及其形成的概念
        印象是指存留在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的认知客体的形象。个体首次接触新的社会
    情境时总是按照个体已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等,明确它对个体的意义以使
    个体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印象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
        第一印象,亦称初次印象,素不相识的两个个体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79·
        (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作
    用。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称为首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也较大,因为它在时
    间上离认知者最近故称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的机制。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
    的信息的理解、组织有较强的定向作用。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完成
    的。
        (二)光环效应  在第一印象形成中,认知者的好恶评价是重要维度。人们初次相见,
    彼此最先作出的判断是相互喜欢与否。个体对他人所作的好恶评价极大地影响对他人的总
    体印象。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品质一旦形成某种倾向性印象,就会用它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
    最初的倾向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套在其上,使其他品质也因光环影响反射出类似色彩。如
    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印象,会对他的人格品质倾向于肯定评价。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
        (三)刻版印象与定型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
    刻版印象。这是社会知觉中表示凝固性与偏向性的概念。如果刻板印象是针对某一群体成
    员则称定型。对某一群体成员特征的认知,带有价值倾向的概括化印象即是定型。
        刻板印象与定型的积极作用是使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其消极作用是容易形成偏见。在
    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定型往往具有负面性质,会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在印象形成中,所选择的信息总是针对认知对象的各个具体特征,但最终印象并不停
    留在各种具体特征上面。个体在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一)加法模式
      。人们总体印象的形成首先遵循加法模式。某个体肯定评价特征愈多,强度愈大,给人
    的印象则愈好;相反,一个人消极评价特征越多,强度越大,他留给人的印象就越差,也
    就越难于为他人所接纳。
        (二)平均模式
        有些人在总体印象的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把他人的诸特征的评价分值累加,而是将各
    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
        (三)加权平均模式
        许多人形成对他人总体印象时,不仅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而且从
    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对他人的总体印象不是根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根据在
    总体评价中的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权数,然后将权数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最后加
    以平均。

    四、印象整饰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一)印象整饰的概念
        印象整饰,亦称印象管理。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
    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他人印象符合个体期待。
        印象整饰与印象形成的区别是: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来说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
    印象;而印象整饰是信息输出,是对他人印象形成施加影响。
        (二)印象整饰的作用
        它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在不同的情境,每一个体都承担
    着许多不同的社会角色。而在每一种情境中,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
    必须符合社会期待。为了更好地适应,个体就要实施有效的印象整饰。成功的印象整饰,
    其基础是正确理解情境,正确理解他人,正确理解自己承担角色的社会期待。但理解并不
    一定表示个体就会按社会要求行事。因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印象整饰。
        (三)印象整饰的策略
        在人际交往中,互动的双方在都知道对方不断评价、判断自己,从而产生各种印象,
    它会影响对方的反应。所以个体往往选择恰当的言辞、表情以期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印象整饰是一种社交技巧。其策略大致有:
        1.按社会常模或以对方的好恶整饰自己。人的外表最容易为他人所知觉。因而个体往
    往留意修饰外表,尤其在异性面前更加如此。
        2.隐藏自我。个体的真实自我也许不受他人和公众欢迎,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印
    象,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个体常常把真实自我隐藏起来,好比戴上一副“面具”。
        3.按社会期待整饰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例如,教师在学生面前
    作出符合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行动。
        4.投人所好。个体为了得到他人的好评,形成良好印象,往往投其所好,采取自我暴
    露、附和、谄媚、施惠等手段。
    一、归因的概念
    第三_lin.-元归  因
        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
    过程。
        归因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人类一种普遍需要。因而每一个人都可以被看成业余
    心理学家,每个人都有一套从其本身经验归纳出来的行为原因与其行为之间的联系的看法
    和观念。    ·

    行为原因的分类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一)内因与外因
        个体进行归因时,首先注意的是内因与外因。前者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
    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如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称
    为内归因;行为外因是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工作
    任务难度。如果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可称之为外归因或情境归因。
        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之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因素引起,
    响。这种归因叫做综合归因。
        (二)稳定性与易变性
    而兼有二者的影
        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均有稳定性和易变性因素。如人的情绪易变,而人格特点、能
    力则会在长时间保持稳定;在外部条件中,工作性质与任务难度相对稳定,像气候条件则
    易于变化。
        (三)可控性
        个体能否控制其行为的动因。如果是可控的,表明个体可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行为及其
    结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可作出不同预测。如果行为动因是不可控的,如智力因素、工
    作难度等,那么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其对未来行为的预测相对准确。
    -三、控制点理论
        控制点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

  •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