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6)

时间:2008-11-09 07:09来源:生物导航网 作者:bioguider 点击: 173次

 

  • 有摆脱中国人做家长的心态。觉得公司雇员就像自己的儿孙,应该和他本人一样,急公司之所急。老板希望自己像大家庭里的老太爷,坐在那里发个话,子孙都卖力气地干活儿。其实,在现代企业里面,雇主和雇员在公司的位置不同和责任也不同,因此,对待工作中的问题,态度肯定有不小的差异。雇员通常认为你派给他(她)的任务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便对得起自己的薪水。希望不操太多的心,可以用剩余的时间和精力去享受自己的生活。美国绝大多数名牌大学毕业的博士、硕士,宁可打工,拿薪水,也不愿意自己开业当老板,图得就是一个省心。所以,如果雇主能够明白这个道理,接受这个现实,不期望雇员和自己对公司有同样感受,也就没有那么愤怒了。
      2、公司工作程序有问题。常常是雇主口头交待一项工作,他自己心里有个模糊的质量和完成时间的标准,既没有与雇员讨论,也没有给予雇员明确的要求。结果执行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了,往往达不到老板的期望。所以,在公司里形成一套规范的工作程序是非常必要的。任务要明确,有截止时间,有结果评议。而且根据每个人的工作绩效,有明确的奖惩制度。这样一来,每个进了公司的人,都会按照规矩办事。没有老板在,雇员也会自觉地工作。因为他们有明确的标准,随时可以衡量自己的工作。
      3、要想雇员有工作热情,除了奖惩分明以外,更重要的是雇员在工作中的能力成长。现代企业,特别是像IT业和文化业这种智力产品的企业,个人成就感和工作人员的成长,是企业最大的资源。刚刚走出学校门的博士、硕士们,并不会工作。他们在你的企业里能够成长,自然就有工作动力。那种动力来自于他(她)自身发展的需求,而不是你的公司发展的需求。
      硕士为啥不干活
      经过几年的拼搏,韩铭的公司策划出了一批有影响的书籍,在出版业内,也小有了点名气,资金比前几年宽裕多了。于是,韩铭今年招了五位名牌大学毕业的硕士,和一位博士,希望公司有更大的发展。可是,韩铭的麻烦好像也随之增加了不少。
      韩:徐博士,这北大、人大的硕士、博士,怎么工作得那么差劲啊?我给的工资可是不低啦,
      每个月都是四、五千一个人。可是,他们干得还不如我们公司华师大的“大本”小伙
      儿李立辰,人家的工资才三千七。
      徐:李立辰毕业以后工作多少年了?
      韩:好像三、四年了吧。他到我的公司都两年半了,以前在别处也干过。
      徐:你新招的博士、硕士们有工作经验吗?
      韩:都是今年才毕业的呀?刚出校门的人。
      徐:这就对了嘛,刚毕业的中国学生哪个会工作呀。他们从小就知道念书、考试,念了小学
      进中学,然后拚进大学。大学毕业了,不好找工作,或者干脆害怕工作,才去读研究生。
      中国的研究生,全都听导师指挥,自己根本就没有独立工作的概念和能力。你指望他们
      比工作了四年的大学毕业生干得好,好像不太现实吧?可是,你为什么付给他们的工作
      比李立辰还高呢?
      韩:那是市场价格呀,外企不是也挑清华、北大的博士、硕士呀?工资还要高呢。
      徐:那你为什么要聘刚刚毕业的博士、硕士呢?
      韩:我想,他们要的工资,比同等学历有工作经验的人低。而且,会好管理一些。刚刚开始
      工作的学生,还没有成形,我容易把他们调教成我需要的样子。您说是吧?
      现在不少公司,都遇到了韩铭面临的问题。我认为,有两点需要提起注意:
      1、中国现行的劳动市场并不成熟,仅仅按照学校和学历作为薪酬的标准并不科学。就一般情况来讲,工作了3年以上的大学生、大专生应该是最好的雇员。因为他们有知识,有工作经验,而且已经渡过了最初的工作适应的心理阶段。他们的薪酬绝对不应该比刚刚毕业的硕士还低。
      记得我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看见一位幽默的老教授,在他办公室的门上贴了一张剪报,上面发表了美国在电机工程和计算机领域里,就业率最高的人群,是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其次是有两年经验的硕士;最后才是刚刚毕业的博士。我怀疑,目前中国的企业拼命用高薪,争夺刚刚毕业的高学历人的风气,还是受了我们千年科举制度的影响,都争着要“状元”。殊不知,善于读书、考试的人,可不一定是会做事的人。特别是中国的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并没有自己独立做项目的机会。走进工作场所,必然是无所措手足。花高价钱雇了他们的老板们,期望立即收回“投资”,是和自己找别扭了。
      2、为什么“外企”还是愿意雇佣名牌大学的博士、硕士?而且,不少年轻人确实在那里很快成长起来。我想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像GE、IBM这样的巨人公司,早已具有各种健全的制度,形成了自己稳定的公司文化。年轻毕业生进入公司以后,只要跟着走,多数人很快能够适应了环境,进入比较好的工作状态,开始发挥自己的才能。其次,这样的公司也等得起,它们反而没有指望刚刚毕业的博士、硕士,立即创造多大的价值。可是,韩铭那样的新兴公司,这些条件不具备,一下子招聘这么多“名牌”、“高学历”,使得雇主和雇员都难以满足自身的需求,造成了两方面人的心态失衡。
      另外,韩铭还有个人更深层次的心理冲突。韩铭是普通大学的毕业生。虽然自己的事业发展得不错,可是在中国这种仰视名牌大学、高学历的氛围里,总觉得矮人家一头。所以,雇佣名牌大学的博士、硕士,不仅让他感到自己的公司提高了“档次”,心理上多少也找回了一点平衡:“名牌大学博士又怎么样?还不是要给我打工?”当然,这样的“念头”是隐藏在韩铭的潜意识里,只是偶然间,他的话里话外,让我品出了味道。由于韩铭这些潜意识中的冲突的存在,给他和自己雇员的关系,更涂上了一层灰色的背景底色。由于,我和他不是医患关系,也不便为他“深挖”,只好先由他去。
    期望、失望、绝望
    “你真的让我很失望。”
      当你听到别人这样讲,心里一定不舒服,也许还会因此而生出几分惭愧和自责来。如果你是说这句话的人,一定也不好受,往往带着失落、懊恼,甚至有受骗上当的感觉。
      在我学习心理治疗以后,渐渐明白了,我对某人、某事的失望,在多数情况下,是自己的问题:是自己不切合实际的期望,遭遇到现实情况之时,给自己带来的情绪后果。然而,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我们的很多期望,常常隐藏在潜意识里,不为自己所觉察。要想发觉它们,还得从容易被我们觉察的负面情绪入手,那就是失望。
      我一生中有过两大失望:其一,是对于人类大同理想的失望。生长在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理想主义大环境之中,加上我追求真、善、美的本性,造就出我那刻骨铭心的理想主义情结,很难彻底消失。尽管30多年以前,我就自以为“识破红尘”了,但是每每遇到人心败坏、互相残害的事件,我还会感到痛苦。所以,我知道自己与理想主义的期望,依然藕断丝连。其二,是对于方方的父亲——被我开除婚姻的前夫的失望。由于我彻底看清楚了事情的本来面目,所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也随之消逝,对于他的失望,也因此而扫荡一空。为了让大家看到一个人转变的完整过程,还是从我对前夫的失望说起吧。
      方方的父亲Z比我大6岁,结婚以前我很得意地和朋友们开玩笑,说:“这一回,我可是找了个大哥哥,他得呵护我!”结果,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因为我们去美国读书,方方留在北京爷爷奶奶的家里,直到他三岁半,才接到了美国与我们共同生活。见到儿子,我的心一下子扑到他身上,Z在一旁酸溜溜地说:“我小时候可没有过这样的待遇啊!”我也不太理会。渐渐地,我发现他并不关爱儿子,而且,还处处和儿子争夺我的注意力,根本没有做父亲的样子,让我第一次对Z感到失望。
      刚刚认识Z的时候,他打动我的是摆在他的桌上的一张两岁女孩的照片,那是他第一次婚姻中的女儿——小元。照片上的孩子眼神忧郁,和Z看照片时候的眼神一样,看了让人心碎。他说,因为孩子判给了母亲,对方家里不愿意他和孩子接触,我便想尽办法接女孩出来见面。那时候,我还真以为他是一个钟爱孩子的父亲,就像我自己的父亲一样。
      我可是真的喜欢小元,她是一个多么聪明、美丽、情感深重的孩子呀。每逢她的生日,我总要买一个好看的生日卡,并且以Z的口气,拟好贺辞,让Z照着抄上,寄给女儿。有人回国,我总希望能给孩子捎点东西,为此,还遭到Z的讥笑。几年以后,我觉得不对味儿,想看看他这个做父亲的人,是否还记得女儿的生日。结果,我没有动作,孩子就什么也没有收到。等到小元来到美国以后,Z的表现更加不堪。从来不扶养孩子,却假装以孩子抚养人的名义,欺骗美国政府,逃所得税。我真的很伤心,Z怎么会是这样一个人呢,他太让我失望了。
      我的父亲逝世后,我在情感上出现了真正的危机。每逢Z办一件令我失望的事情,我都会突然泪流满面,痛不欲生地思念父亲。这种状况,直到我与Z分道扬镳,才开始有了缓解。学习心理治疗以后,我仔细洞察这个反复出现的奇怪现象,终于明白了,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尽管我在思想、工作、经济上都是一个相当独立的人,但是在情感上,长到30多岁了,我仍然是依赖父亲的小女儿。当我走入与Z的婚姻的时候,在我的潜意识中,隐藏着一个自己不觉察的期望:寻找父爱,希望丈夫象父亲那样,成为我的情感依托。也就是说,我的情感,从来没有真正地独立起来。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发现Z不爱孩子的时候,那样地失望。特别是当父亲离开人世以后,我一下子体验了前所未有的情感空虚,因为我的情感靠山倒了,我期望着Z能够成为新的靠山,但是他不能。因为他本人是一个情感饥饿的个性障碍*患者。当然关于这一点,我是离婚若干年以后才明白的。所以至今想到他,虽然还有一点厌恶感,怜悯却是主要的遗留物了。
      从那时起,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在情感上不依靠任何人,应该能够独自地站立。真的,当我不再期盼任何人成为我的情感靠山,我的情感伤口渐渐愈合,父亲逝世的阴影也慢慢褪去。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历了大约十个年头。一个月以前,我的母亲离开人世,使我悲恸万分,但是再也没有了那种致命的空虚感。因为我已经成长为一个情感成熟的人,能够不依赖母亲的爱而生存,能够承受母爱的丧失。
      那么绝望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完全没有希望的人,才陷入绝望呀?聪明的读者,你大概要这样问了。绝望的人可是痛苦不堪,甚至到了难以活下去的地步。那又是为什么呢?
      作为一名出色的心理医生,派克博士常常听到他的来访者如是说:
      “我实在太爱他(她)了,没有了我的丈夫(妻子、女友、男友),我不能再活下去。”
      “哦,你搞错了,你根本不爱你的丈夫(妻子、女友、男友)。”派克博士回答。
      “你是什么意思?我刚刚才告诉你了,没有他(她)我不能活下去。”来访者很生气。
      于是,派克博士耐心地解释说:
      “你说的那是寄生,不是爱。当你需要靠着另一个人而活下去,你便是一个寄生者。在你们的关系里,没有选择,没有自由。爱应该是自由的选择。两个人相爱,意味着其中的每一个人,完全有能力独立生存,但是他(她)选择与对方在一起。”
      因此,当我说:“我爱你”,意味着我并不是不得不 对你有这样的情感,而是我选择对你怀有如此的情感。真爱是自由的选择。
      绝望到要***,不是爱的明证。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绝望是心理冲突发展到了极至。这个冲突恰恰是,一个人明明感到了他(她)所祈求的事情是完全无可能性的,但是他(她)仍然没有能力放弃这种欲求。这种“渴求”与“不可能”的冲突,给人带来巨大的痛苦。为了逃避这种痛苦,有的人选择了死。所以,自杀,不是对他人爱的结果,而是一个人逃避自己内心冲突产生的痛苦的结果。人如果能够看清楚自己下意识中潜藏的期望(愿望、希望)的不合理性,最终放弃它,也就是做到了佛教所说的没有执著心,便摆脱了痛苦。这不是一个消极的过程,恰恰是心理治疗之中,一个积极的过程,需要来访者和治疗师共同努力。当前,中国的心理医师,如果自己从来没有走过这样一个痛苦的过程,不敢做一次彻底的自我心理剖析,就很难学会帮助他人。好像功夫师父一样,如果自己没有练就
  •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