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欧文。亚龙(9)

时间:2008-11-09 08:03来源:生物导航网 作者:bioguider 点击: 2081次


    最重要的,不是当下的思维,特别不是当下的理性思维。因为思维受思维规律尤其是因果律的支配,很容易把人从当下引开。

    最重要的,是当下的感受、情绪、行为、反应等等。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五、为什么要利用此时此地?(15.1)


    --------------------------------------------------------------------------------
    利用此时此地主要建立在以下假设的基础上:(1)人际关系的重要性;(2)治疗可以被看作一个微型社会。
    对于社会学家和当代治疗师来说,人际关系具有无可非议的重要性。从任何一个专业取向出发,不管是研究灵长类动物、原始文化、个人发展史还是当前生活模式,社会动物是我们的内在本质。我们周围的人际环境——伙伴、朋友、老师、家庭——对我们成长为什么类型的人都有重要的影响。我们的自我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构建于生命中重要他人对我们的评价。

    大多数寻求治疗的病人在人际关系上都存在根本问题,很多情况下人们陷入绝望是因为他们不能与他人建立并维持持久的和满意的关系。建立在人际关系模型上的心理治疗以移除满意关系中的障碍作为目标。


    社会动物是我们的内在本质。
    建立在人际关系模型上的心理治疗以移除满意关系中的障碍作为目标。

    对精神分析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投射”这个概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个体的任何人际关系表现,都是他自身内部人格的外部投射。
    逆定理是:个体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考虑遗传因素,则必定是他以往人际互动的信息与关系模式,向其心理世界“反投射”的结果。


    从这一意义上说,咨询关系建立和发展的过程,就是求助者心理问题反映的过程。

    --------------------------------------------------------------------------------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五、为什么要利用此时此地?(15.2)

    --------------------------------------------------------------------------------

    第二条假设,即治疗可以被看作一个微型社会,指的是最终(只要我们不把治疗搞得过于结构化)病人的人际关系问题会表现在治疗关系的此时此地。如果病人在自己的生活中有种种不适应的人际关系表现,例如要求过多、过分担心、傲慢、自我贬低、喜欢挑逗异性、喜欢控制他人、过分苛刻等等,这些特点就会渗入病人和治疗师的关系中。这种观点从根本上说是非历史性的:没有必要获得广泛的生活史记录以便理解病人的非适应性人际模式,因为它们很快就会充分地并且真切地表现在治疗中的此时此地。

    总的来说,利用此时此地的理由是人的问题,其实很多是关系的问题,而关系的问题总会在治疗中的此时此地表现出来。

    人的问题,很多是关系的问题。
    这让我想到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一个著名论述:“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但是,除了社会关系,人还是一切生物关系的总和,还是一切自然关系的总和。事实上我认为,一个人是整个宇宙的全息缩影。


    由于过分强调社会关系,人疏远了他内部的生物关系,也疏远了他外部的自然关系。这是社会的问题。
    而从个体的角度去考察,人的问题,确然是由社会关系的问题投射而成的。而社会关系的具体化,就是人际关系。


    咨询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借由这种关系,求助者可能学到新的人际反应方式。当这种学习的成果迁移到求助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时,他就获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也是心理咨询的价值所在。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六、利用此时此地——增强敏感度(16.1)


    --------------------------------------------------------------------------------
    治疗中的第一步是发现病人现实生活的人际问题在治疗中相对应的此时此地的表现。治疗师培训的重要部分就是学会聚焦在此时此地。你必须增强对此时此地信息的敏感度。治疗中的每时每刻都蕴藏着丰富的信息:想想病人是如何与你打招呼的、如何落座、是否巡视周围环境、如何开始和结束每一次治疗、如何叙述他们的生活史、如何与你交流。

    我的办公室是一个独立的小屋,通过一条曲折的花园小径与我的住所相连。因为每个病人在来之前都要走过同一条小径,多年来给了我很多信息用于比较。大多数病人都会谈到他们路过的花园,例如一蓬蓬盛放的薰衣草;紫藤的馥郁香气;紫色、粉色、珊瑚色、深红色等种种缤纷的色彩,不过也有些人对这些只字不提。在病人第一次来之前,我给所有人相同的路线指引:沿着某街一直开,经过某路后再开半里左右就到了某路,然后向右拐,你会看到街角有一个费里斯卡(Fresca)的招牌(一家有名的餐馆)。同样有些病人对我的路线指引有所评论,有些则没有任何评论。一个病人在治疗早期(他同时还抱怨说花园的小路十分泥泞)就直接对我说:“你为什么选择了费里斯卡(Fresca)作为一个标志物而不是泰克•蒂欧(Taco
    Tio)?”(泰克•蒂欧是另一边街角的一家墨西哥快餐店的招牌)

    心理咨询的环境、求助者在咨询过程中所呈现的一切,都有助于咨询师了解求助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问题,也都暗示着什么样的帮助对他可能是有效的,或者相反地,什么样的帮助对他可能是无效的。


    咨询师如果有足够的敏感,他可以立即契入求助者的内心;而缺乏经验的咨询师,则可能为一些表面现象迷惑,受制于他个人的心理定势或社会定型作用。——正因如此,具有“客观性”的心理测量被创造出来。


    但我个人有这样的印象:咨询师在临床上越是依赖量表,他的敏感程度越低;反之,如果更多地依靠自身的洞察力作出反应,能够发现自己观察与反应的错误,并进一步反省自己出错的原因,那么,他的敏感程度就会在不断的诊断和评估中获得提高。


    当然,如果能够参加旨在增进人际敏感训练的团体咨询,成长会更快一些。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六、利用此时此地——增强敏感度(16.2)


    --------------------------------------------------------------------------------

    为了增强敏感度,请记住:同样一个刺激会引发不同反应。如果人们面对同一个复杂刺激,他们可能会有非常不同的反应。这种现象在团体治疗中尤为明显,因为在团体治疗中很多时候所有成员会同时经历同一事件。例如,一个成员开始哭泣,或者一个成员迟到了,或者有人直接挑衅治疗师,而其他成员对这一事件的反应会表现出极端的差异。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唯一可能的解释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内部世界,同一个刺激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在个体治疗中这一原则仍然有效,只不过事件是顺序发生的而不是同时发生的(也就是说,同一治疗师的很多病人可能会在不同的时间遇到相同的刺激。治疗就像是一个生活中的罗夏墨迹测验——病人把自己无意识的知觉、态度和意义投射在治疗中)。

    因为我所有的病人面对的都是一个人(我假设自己是相对稳定的)、得到同样的路线指引、走过同一条小路到我的办公室、进入了装饰相同的同一个房间,所以我的假设是病人的特殊反应能够提供大量的信息,可以看作一个途径,借此使治疗师能够了解病人的内部世界。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内部世界,同一个刺激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
    在团体咨询中,这种情况是同时发生的;而在个体咨询中,这种情况是顺序发生的。
    每一个稳定的刺激物,都犹如罗夏墨迹图,都可以投射出反应者的内心世界。这种“测量”的信度与效度,取决于咨询师观察的客观性、敏感性和经验(即样本,或常模)。


    顺便说一下,咨询师之所以不
 

  • 应与求助者建立咨询关系以外的关系,其中一个理由,就是为了防止双重关系影响到“观察的客观性”。


        昨天刚刚听过一个讲座,谈及认知行为疗法中的ABC理论。
        A是环境或刺激,B是认知,C是反应。这个理论强调是认知B决定反应C,而不是刺激A决定反应C。
        把这个理论应用于心理诊断或评估,就是:
        咨询师有一个特定的设置A(即刺激,不一定是有意的安排),又观察到了求助者对该设置A(刺激)的反应C,由此而推测出求助者的认知过程或认知模型B。

     


        
        补上缺的一篇。。。。。

        享受大师的礼物:八、让病人对治疗师真正有意义起来(8.4)

        --------------------------------------------------------------------------------

        如果我觉得在治疗中犯了一个错误,我相信最好是直接承认这个错误。一次,一个病人给我描述了一个梦:
        “我在我上过的小学里和一个小女孩说话。她刚跑出教室,正在哭。我说‘你必须记住有许多人爱你,最好不要离开他们中的任何—个’。”

        我提示说她可能既是小女孩又是说话者,这个梦恰好体现了我们上次治疗一直讨论的东西。她回答说:“当然了。”

        她的反应让我觉得很不安:她像她通常的反应那样并不承认我的话有所帮助,于是我坚持去分析她的反应——“当然了”。之后,我再回想这次让人不太满意的治疗时,意识到我们之间问题绝大多数来源于我顽固地坚持要解读“当然了”,以便使我对这个梦的洞见得到充分承认。

        在下一次治疗开始的时候,我重新谈到了这个话题,我承认我做出了不成熟的行为,然后我们继续进行讨论,而这次治疗成为最有收获的一次。她讲了几个十分重要的、一直被她隐瞒的秘密。治疗师的坦白引起了病人的坦白。


        在参加心理咨询的技能培训时,不少学生发现自己不会说话,也不敢随便说话了,有点“邯郸学步”的味道。这是一个正常的学习过程,需要经过的一个阶段。


        在这里想探究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其中之一是无形中移植了一个潜在观念(暗含的逻辑前提):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是不能说错话的。
        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一个好的咨询师并非在咨询中不犯错误,而是他有察觉错误的能力,并有能力将错误转化为咨询的动力。

        因为,任何错误只要不使咨询关系终止,都能为咨询提供必要的,有时是极宝贵的信息。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就是一例。

     


        享受大师的礼物:十六、利用此时此地——增强敏感度(16.2)


        --------------------------------------------------------------------------------

    (责任编辑:泉水)
  • 顶一下
    (6)
    85.7%
    踩一下
    (1)
    14.3%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