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我们的内心冲突》霍尼(11)

时间:2023-08-11 21:46来源:生物导航网 作者:bioguider 点击: 2127次

例子里,我们将不得不重复一些已经提到过的事情,有些事也是众所周知的,但这些实例将


----------------------- 页面 26-----------------------

            理解自己轻松生活http://www.hrxl.cn

 

帮助我们的对投射的意义有更深入的 解。

    某A  是好酒贪杯之徒,抱怨他的情夫对他关心体贴不够。就我所知,这种抱怨是不能

成立的,情况至少不是象某A 所认为的那么严重。某A                         人具有旁观者一看便知的冲突:

一方面他屈从迁就,脾气温和,宽宏大度;另一方面,又气势逼人,发号施令,待人苛刻。

于是,这就发生了攻击趋势的投射现象。但他这种投射有何必要?在他的 想化意象中,攻

击倾向只是强力人格的自然成分,不过,这一 想意象中最突出的品质是善良——他认为自

圣弗兰西斯以来还没有哪一个人比他更有德行,自己是第二个人民的 想朋友。这种投射是

不是为了巩固 想化意象?当然是的。但这种投射也 证了他实现自己的攻击倾向而又勿须

认识到这点,从而避免了面对冲突。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处于进退维谷境地的人。他不能

屏弃自己的攻击倾向,因为它是强迫性的,他是身不由己的;但他也不能放弃 想化意象,

因为它 障他不致分裂。投射作用便是无路中之路。于是,这种投射作用代表了一种无意识

的二重性:它既 证了他的攻击性要求,也维持了一个 想朋友的必需品质。

    这个病人还怀疑他的情夫对他不忠。这是毫无根据的怀疑——她对他的爱几乎带有母爱

的色彩。事实上,他自己倒有偷情弄奸的嗜好,只是秘而不宣。这里,我们可以认为是由于

他以己度人而产生了一种报复性畏惧,所以他必须找到一种自我辩护。我们即使考虑到一种

可能的同性恋倾向,也还无助于说明问题。问题的线索还是在他对自己的不忠所持的态度。

他自己的偷情并不是被遗忘了,只是不存留在意识表面。那些体验不再是活生生的印象,相

反,对情妇的不忠,他倒是铭记于心。这里发生的便是他自身体验的外化,其作用和前边所

说的例子一 ,都是使他既可以维持 想化意象,又可以为所欲为。

    政治团体以及各种行业各种行业之间的权利斗争,可以作为第二个例子。勾心斗角常常

出于有意识地削弱对手、巩固自己的企图,但也可能产生于一种无意识的、类似上边所举的

那种两难心境。如果是这 的话,那么,这种争夺优势的行为也就是无意识的二重性的一种

表现形式,它使得我们既可以在争斗中运用阴谋诡计,又不但心我们的 想化意象受到玷污。

而同时它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绝妙的方法,可以将对自己的恼怒和轻视倾泻到他人头上去,

当然更令人满意的是,倾泻到我们想首先击败的对手头上。

    作为归纳,我想指出一种更常见的方式,通过它,我们自己的 任就推卸到他人头上了。

尽管他人并没有我们的毛病。许多病人一旦经医生诱导而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就毫不加考虑

地马上把问题的根源归咎到童年时代。他们会说,他们现在对束缚很敏感,是因为那时他们

的母亲很专横;他们现在很容易感到屈辱,是因为童年时受过屈辱;他们的报复性来源于幼

时的伤害;他们内向脱群,是因为幼时很少得到理解;他们对性的拘谨态度是因为从小受清

教徒熏陶,等等。我这里指出的,不是那种医生与病人同心协力、认真考虑病人幼时所受的

各种影响,而是指那种过分专注对幼时影响的分析。这种专注的结果是一事无成,只作原地

踏步的循环,对目前作用于病人的各种因素却缺乏探索的兴趣。

    由于弗洛伊德对遗传性的过分强调支持着病人的这种看法,我们应该仔细检验一下这当

中真 与谬误所占的比例。的确,病人的神经症趋势始于儿童时代,他所能提供的线索都关

涉到他对已经发生的那种趋势的理解。他不能对他的神经症负 ,这也是正确的。客观条件

的影响决定了他身不由己地发展了那种趋势。由于诸种原因(下面将讨论),医生应该把这

些情况向病人讲解清楚。

    病人那种看法的谬误在于:童年时代就在他内心逐渐性形成的那些因素他无心过问,但

是,这些因素却是现在正作用于他而且导致他目前病状的东西。比如,他幼时所见的众多的

虚伪可能是他目前对人冷嘲热讽的原因之一。但如果他认为那是唯一的原因,那便是忽视了

他目前的需求——讥诮他人。这种需要发端于他在不同 想之间的左右为难的局面,为了解

决这种冲突才干脆将一切价值观念弃而不顾。另外,在不能负 时他要去承担 任,而在应

该负 时他又拒不负 。他不停地追溯童年时候的经历,就是为了使自己相信,他遭逢挫折


----------------------- 页面 27-----------------------

            理解自己轻松生活http://www.hrxl.cn

 

是身不由己。同时他又感到尽管经受过危害性的影响,他的人格 来还是可以 持完好无

的,正象出污泥而不染的百合花。对此,他的自我 想化意象要负一部分 任,正是这种

想化使他不能认为自己曾经有过或现在还有缺陷或冲突。但更重要的是,对童年的反复叨念

正是一种勤于自审的幻觉。但由于他把自己的问题外化了,他自然感受不到作用于内心的各

种因素;这 ,他不能把自己看成自己生活中的主动者。既然自己不再是推进器,那么便是

一个沿山坡往下滚动而且只有一直滚下去的圆球,或者是一只被用作实验的南美豚鼠,一旦

被限定,便永远被决定了。

    病人对孩童时代的片面强调,确切地表明了他的外化倾向。所以,每当我遇到这种态度,

我便知道:患者已完全与自我疏离,而且还继续被驱迫着离自我而去。我这种断定还没有出

现过错误。

    外化趋势也出现于梦中。如果病人梦见他的分析医生是监狱看守,或者梦见自己的丈夫

把自己想进入的门给一下关上了,或者梦见自己在对某个目标进行追求的过程中总是有意外

或阻碍,那么这些梦就正表明患者的一种试图:否认内心冲突而将它归咎于某种外因。

    那种有广泛的外化趋势的病人,给分析医生带来特殊的困难。他找来分析医生正如他找

一个牙科医生,认为只是要求医生完成一个任务,但与自己并无真正的关联。病人可以对他

的妻子、朋友、兄弟的神经症感兴趣,但对自己 人则毫无兴趣。他可以大说特说自己所经

受过的困难处境,却不愿检查自己在其中有过什么表现。 如他的妻子不是这 神经质或

如他自己的工作不是这么问题重重,他便会认为一切正常。在较长的时间内他会完全认识不

到感情因素可能正作用于他的内心。他怕鬼,怕盗,怕雷电,怕周围有报复心的人,怕政治

风云的变化,但从不怕他自己。他至多想到自己的问题可以给自己提供一些思维的或艺术的

乐趣,所以才对问题有一点兴趣。但是我们可以这样说,只要从精神上讲他并不存在,他就

不可能将得到的任何见解运用于自己的实际生活。因此,虽然他对自己比对别人对他更有所

了解,还是不能给他带来什么改变。

    所以,外化作用 质上是一种自我消灭的积极过程。它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病人疏

离了自我,而这种疏离正是神经症所固有的现象。由于自我被消灭了,自然的结果便是内心

冲突也被逐出意识。外化作用使患者更多地 难他人,报复他人,畏惧他人,结果以外在冲

突取代了内心冲突。这尤其是因为外化作用大大地加剧了最早引起神经症的冲突,即人与外

部世界的冲突。

 

                                假和谐的辅助手段

    一个虚 往往导致另一个虚 ,第二个虚假又需要第三个虚 来支持它,这 发展下去,

直到一个人被缠在蛛网般的虚 中不能脱身,这种情形已并非鲜见。一个人或一类人,如果

缺乏对问题寻根究底的精神,他或他们的生活中便 时可发生这种最终被纠缠不清的局面。

诚然表面的修补并非无用,只会产生新的问题,所以反过来又需要一种权宜之计来临时应付

之。神经症患者企图解决基 冲突时也处于这种局面。在神经症患者这里也和在前面的情形

中一 ,并没有出现真有用处的东西,尽管表面状态发生极端的改变,而最先存在的问题还

是又冒了出来。神经症患者情不自禁地把一个 解决加在又一个 解决之上,一个个重叠起

来;象我们所看到的那 ,他可能突出冲突的某一个方面,但他还是处于被分裂的状态。他

可能干脆回避众人而孤独自守,虽然冲突一时发生不了作用,他的整个生活却失去了坚实的

基础。他创造了一个胜利的、人格统一的 想化自我,但同时也制造了一条新的裂隙。他试

图把自我从内心战场中排斥掉以达到弥和那条裂隙的目的,结果又陷于更难堪的处境之中。

    一个如此不稳定的平衡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才能 持住。于是患者从无意识手段中寻求

救兵,这些手段包括盲点作用、分隔作用、合理化作用、严格的自我控制、自以为是、捉摸

不定、犬儒主义等等。我们不打算逐一细述这些现象,那时一个这里不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我


-----------------------
 

 

  • 面 28-----------------------

     

                理解自己轻松生活http://www.hrxl.cn

     

    们只说明患者为了对付冲突是怎 运用这些手段的。

        神经症患者的实际行为与他的自我 想之间的差别很大,以至于我们奇怪患者 人居然

    看不见这一点。他不仅根本看不到,甚至对就在他面前出现的矛盾也木然无知。这种盲点现

    象是最明显的矛盾,它首先使我注意到冲突的存在和有关的问题。比如,一个具有屈从型的

    各种特点的病人,虽然自认为是个象耶酥一 的大好人,有一次却用 便的口气告诉我,他

    在办公会议上恨不能用枪把那些同事一个个全给毙了。诚然,诱发这些类似杀生念头的毁灭

    性渴求在当时是无意识的,但问题在于,他戏称作好玩”的这种杀人思想,一点也不影响他

    的圣徒般的自我 想化意象。

        另一个病人是位科学家。他相信自己献身于科学,自认是位发明家。在决定自己应该出

    版哪一些著作时,他纯粹只是从碰运气的动机出发,挑选那些他认为会得到最大反响的东西。

    他并不试图伪装或掩饰,只是象上边一例那 容易地就实现了;因为这几例病人不仅有文化,

    还有心理学知识。如果只认为我们所有人都可能对我们不想看的东西置之不理,显然不足以

    解释这些现象。我们应该补充一句:我们对事物视而不见的程度,取决于我们有多大的欲望

    去这 做。一句话,这种人为的盲点很简单地表明我们极不愿意承认冲突。不过这儿真正的

    问题是,象上述那些显而易见的矛盾,我们怎么能够如此熟视无睹?事实上,如果没有某些

    特殊的条件,这的确是不可能办到的。其中的一个条件就是对我们自己的感情经历完全麻木

    迟钝。另一个条件是斯特勒克早指出过的,即是所谓只顾局部不顾整体的那种隔离性生活方

    (责任编辑:泉水)
  • 顶一下
    (17)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