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鼠人:强迫官能症案例之摘录

时间:2008-11-10 02:09来源:生物导航网 作者:bioguider 点击: 159次
  • 作者⊙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译者⊙ 林怡青、许欣伟


    【导读】鼠人分析的蜿蜒道路
    鼠人故事的背景

      恩斯特.蓝泽博士自童年起即受到严重程度不一且令人痛苦的强迫症状困扰,因而於1907年求见佛洛伊德。最近的一个强迫症状是幻想他的父亲及所爱的女人将被老鼠从肛门钻入。另一个围绕他的强迫症状是想用剃刀割自己的喉咙。由於必须一直对抗症状令他筋疲力竭,也明显地延迟其职业生涯。

      蓝泽诞生於1878年一月二十二日。他的父母亲是一等亲表兄妹,都是犹太裔。母亲乃由一个富有的犹太家庭收养长大。我们并不清楚她是否为一名孤儿,或是她的父母为何将她送给别人(有趣的是迄今没有任何关於这个「家庭秘密」的研究报告,这点倒是与佛洛伊德赋予母亲较少的重要性互相一致。)养父母并没有好好地对待她,但她却拥有财富保障的未来。病人的父亲也来自一个贫困的家庭。他最初曾追求一个贫穷女子,之後爲了他富有的表妹而离开那个女人。
    老蓝泽曾告诉恩斯特一个与其犹太出身有关的故事:在寒冬的某次军事演习中,军队的火车因为积雪过厚而无法进城。病人的父亲提供铲子给城内的犹太人而解决了这个问题,犹太人清除了市场区的积雪,而正常情况下他们不被允许进入该区。一位军官同僚因此向他父亲祝贺,老蓝泽不由得想起先前这一位军官对他态度恶劣,而这明显地和他的犹太血统有关。这个故事立即传达出在那样的时空下,身为一个犹太人的不安定感。

      还有另一个犹太人父亲对其幼子所说的屈辱故事。佛洛伊德的父亲告诉十二岁的儿子,有一次在路上,一个男人把他的帽子丢到马路上,大声叫嚣著:「犹太人,从人行道滚开!」父亲冷静地拾起他的帽子,没有一声抗议。他的儿子一听十分气馁,父亲「缺乏英雄气概」的行为让他心碎。这两个象徵性的故事——犹太人父亲被同时代的基督徒所羞辱并且「被局限」在一定的「空间」里,将分析师与病人的生命史痛苦地连在一起。魏斯(Weiss)注意到在个案史中,蓝泽与佛洛伊德心照不宣地回避了他们的犹太人身分。

      蓝泽的双亲在生下他的时候年岁已相当大了:父亲五十三岁,母亲三十四岁。当时他有三个四岁到八岁的姊姊。在他之後父母又生下三个小孩:一年半後多一个男孩;两年後有一个女孩;八年後再添加另一个妹妹。他们似乎是一对快乐的伴侣,透过他们儿子的回忆,这个家庭的气氛给人一种活泼又诙谐的印象。然而由於孩子的年龄间隔相当短,就意味著这个男孩享受母亲全盘注意力的时光非常短暂。才十八个月以後,他就被一个男孩竞争者──他唯一的弟弟赶下王座。他必定爲了自己这么早就被取代感到非常挫折,并对双亲感到愤怒;对他弟弟则有同样强烈的竞争感与嫉妒。

    童年、性欲望及伊底帕斯情结

      不知是由於体质因素或是来自於以上提及的挫折,蓝泽似乎在童年早期就有高度的攻击性。当小蓝泽三岁时,他必定是处在冲突满布的伊底帕斯情绪之痛苦当中,当时他曾经咬了某个人。一些作者注意到这种婴孩期的「噬咬攻击」与日後强迫症之间的关联性。申苟(Shengold)将老鼠的意象追溯为攻击性噬咬的象徵性再现。这并非蓝泽所忆及的唯一一个攻击的例子。到了後来,微不足道的挫折会让他幻想相关人士的死亡。事实上没有一个接近他的人得以幸免,在佛洛伊德的笔记中我们见到许多这样的例子。在家族中蓝泽被取了一个绰号叫做「吃腐肉的乌鸦」,因为他很喜欢参加丧礼,对痛失亲人者致哀时,脸上会带著一抹奇特的笑容,有时甚至会因为自己一阵神经质的大笑而苦恼不已。

      从四岁开始,他与家中褓姆有数次的性经验。比方说,褓姆让他钻到她的裙底下碰触其生殖器。(褓姆的生殖器让他感到很「怪异」。实际上我们知道小蓝泽的生殖器很「怪异」,因为他罹患隐睾症,我们可以推论,他那探究生殖器的强烈愿望,也是因为他对自己身体形象的焦虑所使然。)在第一节的会谈中,蓝泽告诉佛洛伊德自己与褓姆间许多的性探索经验,当时他说:「我不觉得她有对我性虐待,但是我和她在一块时可是非常放肆。」然而就某个意义而言,他曾经历过性引诱及虐待两者。父母家中的气氛必然是感官的以及不受约束的。蓝泽告诉佛洛伊德,他性驱力的强度在童年时期远超过青春期;他记得自己还是个小男孩时的勃起经验以及想看女人裸体的欲望,但这些念头也伴随著父亲可能会因而死亡的恐惧。到了六岁的时候,这样的恐惧已经发展为关於父亲死亡的强迫思考。

      佛洛伊德很有说服力地将这个「古典」婴孩期强迫症,解释为父子之间的伊底帕斯竞争的结果。这个小男孩的强烈性冲动已经被唤醒。他被迫去比较自己与父亲的尺寸,并了解到自己不可能征服家?的女人。父亲是母亲与褓姆们「合法」的所有人。如同许奈德曼(Schneiderman)以拉冈学派来解读「鼠人」而指出的,这个男孩在潜意识?将父亲视为所有女人的拥有者(Schneiderman, 1986)。年龄与「大小」的世代差距,正表现出令小男孩痛苦的一个自恋打击。他必定感受到了在满足一个女人的性欲望方面,他是多么的不足(这就是第一次会谈中他告诉佛洛伊德「褓姆对话」的核心隐藏意涵,见下述)。男孩有个愿望,想要拥有「父亲的女人」,自然目标是要赶走父亲这个强大的对手,因而产生一个强烈的被害焦虑,那就是父亲将会反过来伤害他,或是将他去势。蓝泽回忆起自己曾因阳具可能会被割掉的强烈害怕而苦恼。在那个时代,父母亲有时会用这个威胁来对抗婴孩期的自慰。蓝泽对父亲的强烈害怕,也导致了一种潜意识的倾向,想要以防卫性同性情欲(homoerotic)的被动顺服来平息父亲的怒意,这个现象在第一个小时中就被佛洛伊德机敏地侦测出来。

      婴孩觉得自己「太小」的痛苦,最终会被伊底帕斯情结的消解以及对父亲的认同所克服。儿童会将性拥有(sexual possession)延迟到成年。蓝泽并没有达到伊底帕斯情结的消解,後果之一是他持续地对自己的性能力有不安全感。即使成为一个成人,他却对著镜子检查自己的阳具,怕它会「太小」。马洪尼巧妙地将此场景诠释为一种想在视觉上和所忌妒之父亲的「大」阳具合并的需求。(另一个背景是:蓝泽因隐睾症而对自己的男性认同有不安全感。)


    II 理论
    (C)强迫官能症患者的本能生活,以及强迫行为与怀疑的起源

      如果我们想要掌握那些互相作用而造成精神官能症的精神力量,我们必须回过头来注意,对患者成年後和童年生病的加重原因这个主题,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些什么。当他二十多岁时正面对一个引诱:想要娶另一个女人,而非他深爱许久的那一位,这时候他就生病了;他藉由延缓所有必要的预备行动,来避免对此冲突作出决定。他的精神官能症赋予他这样的一个办法。他在所爱的淑女和其他女孩之间的犹豫不决,可以被化约为在他父亲的影响和他对淑女的爱之间的冲突,或者也可以说,是在他父亲和他的性客体之间的冲突下作出选择,就像在他久远的童年时代即已存在的事件(从他的回忆及强迫意念来判断)。尤有甚者,一生中他总是明白无误地成为爱恨冲突下的牺牲品,关於淑女或父亲皆是如此。他复仇的幻想和诸如对想了解的强迫症,以及他对路上石头的行为等等强迫症现象,可作为其感受遭到分割的见证;某种程度上它们可被理解,也是正常的情形,因为淑女原先的拒绝和後来的冷淡,让他的敌意有了一些理由。但他与父亲的关系也被类似的分割感受所主宰,就如同我们转译他的强迫思想後所看见的;童年时他的父亲必定也给了他的敌意一个理由,而实际上我们已经能够几乎毫无疑问地证实这一点。他对淑女的态度——温柔与敌意的混合,大部分仍处於其意识了解的范畴之中;顶多就是在负面感受的程度和暴烈方面欺瞒了自己。但是相反地,虽然他曾短暂察觉自己对父亲的敌意,这部分却早已在他意识范围当中消失许久了,只有在面临最暴烈的阻抗时,它才能够再被带回意识之中。我们可以把他对父亲所潜抑的婴孩期恨意,视为让他後来的全部生涯受到精神官能症宰制的事件。

      我们在此分别列举的患者感受上的冲突,并不是相互独立,而是双双连结在一起。他对淑女的恨必然与他对父亲的依附连在一起,反之他对父亲的恨则与他对淑女的依附连在一块。但这两种简化而来的感受冲突——亦即,他与父亲和淑女关系之间的对立,以及在这些关系当中他的爱与恨之间的矛盾,彼此之间在内容或是起源上并没有连结。这两种冲突的第一个,相当於每个人选择爱的客体时都会有的现象,也就是在男性与女性之间正常的摇摆不定。最初小孩子乃经由一个历史悠久的问题来认识它:「你最爱谁,爸爸或妈妈?」无论他对两种性别感受的相对强度为何,也无论他最後固著的性目的是什么,这个冲突都会伴随他一生。但正常来说,这样的对立很快就会失去不容变通的矛盾特性,不再是不得变更的「只准择一」。他可以找到满足双边不均等要求的空间,然而即便是一个正常人,对某一性别的较高评价,通常藉由对另一性别的贬低来获得纾解。

      另一个冲突,亦即存在於爱与恨之间的冲突,令我们觉得更为奇特。我们都知道初期的爱常常被理解为恨,如果爱无法获得满足,很容易地就会有一部分转变为恨。诗人告诉我们,当爱进入更为剧烈的阶段时,这两种相反的感受虽然互相竞争,却可以同时存在一段时间。但是爱与恨长期的共存,两者针对同一个人且都属於最高的强度,必定让我们感到惊讶。我们所预期的是激情的爱在很久以前就征服了恨,不然就是被恨所毁灭。事实上这两种相反的感受长时间的存在,只有在很奇特的心理情境下,并获得潜意识中情感状态的合作才有可能。爱并没有成功地把恨排除,而只是驱使它向下进入潜意识;待在潜意识中的恨,由於安全地避免了被意识运作所摧毁的危险,得以继续存在,甚至有所成长。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意识的爱为了要反应,会达到特别高的强度,以便足够强大来执行持续的任务,即让它的对手维持在潜抑之下。在一个人的情欲生活中发生这种奇怪情绪状态的必要条件,有可能是在很小的时候,亦即在婴孩期的史前阶段,这两个相反的感受就被分裂开来,其中一个感受被潜抑,那通常就是恨。

      如果我们考虑一些对强迫官能症患者的分析,就会发现一个摆脱不掉的印象,那就是我们在这位患者身上所发现的爱与恨之间的关系,乃是属於强迫官能症最常见、最明显,因此也可能是最重要的特质。可是无论把「精神官能症的选择」这问题与本能生活连结在一起有多么诱人,我们依然有足够的理由去避免这种做法。因为我们必须记住,在每一个精神官能症当中,我们同样都会碰到相同的被压抑本能存在於症状背後。毕竟,被爱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恨,在歇斯底里与妄想症的致病机转当中皆扮演重要角色。我们对於爱的本质知道的太少,以致於无法在此得到任何确定的结论;特别是关於爱的负面因素与力比多施虐(sadistic)成分之间的关系仍然完全不清楚,因此以下所述只能被视为暂时性的解释。所以我们可以假设,在我们所关心的潜意识恨的情形中,爱的施虐成分因为体质因素而得到格外强烈的发展,接著经历了过早和太过完全的压抑,因此我们所观察到的精神官能症现象,一方面来自於作为反应而被夸大的情绪意识感受,另一方面则来自以恨的形式留存於潜意识的施虐欲。

  •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