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健康 > 药学 > 中药

中药科研应重视四方面问题

时间:2005-11-15 08:49来源:中国医药报 作者:bioguider 点击: 493次
  中药现代化推进10年来,现代中药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涵盖中药农、工、商的现代化中药产业链不断完善和发展。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当前的中药科研应关注和重视哪些新的问题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司长高思华在论坛上阐述了他的观点,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高思华表示,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节奏、环境的变化和身心疾病的增加、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疗保健的手段提出了新要求;崇尚利用天然药物的趋势逐步形成。这些新变化,既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他指出,在中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我国的中药科研应重视4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资源家底不清楚。高思华表示,近20年来,我国没有进行较为系统的中药资源普查,难以为中药科研决策提供重要的支持依据。而近年来的盲目采挖导致野生资源日益减少,一些常用野生动植物药材资源短缺,濒危物种种类增多。据初步统计,以往经常使用的400余种药材每年有20%的短缺。目前我国对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的培育技术,包括基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仍然非常薄弱,急需开展野生变家种、家养及相关代用品的研究。  

  其次是药品质量不稳定。在中药材方面,尽管人们意识到农药、重金属残留污染的现象严重影响中药的声誉,但相关问题的研究仍严重滞后;中药材品种混淆,存在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生产中成药的同一中药材的主要成分含量有时出现相差数倍甚至数十倍的现象,其药效和质量标准难以进行比较研究。另外,对于中药材采收、加工和贮存等方面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现在我国在中药炮制技术上存在各地各法、一药数法等问题,急需在科研的基础上建立全国性的统一的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  

  第三是中药质量标准尚待完善和健全。高思华解释说,由于中药的成分复杂,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依目前的科研水平还难以阐明,因此,建立怎样的从中药原料到成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将直接影响到中药制品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这一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第四是中药的安全性评价研究投入不足。尽管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但在实际医疗行为当中,人们往往只关注西药的毒副作用,而忽视中药的安全性评价。近年来,马兜铃酸事件、千柏鼻炎片事件等提示,加强中药安全性评价,特别是中药复方的安全性评价和建立适合于中药临床使用特点的安全性评价模式和方法势在必行。  

  高思华在本届论坛上呼吁,基于国家创新和企业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中药科研要形成以中药科研院所、医疗机构、高等院校、中药企业及现代相关学科共同参与的科研新格局,构建产学研结合、科工贸一体的现代中药创新体系。



        5000年前,炎帝神农氏因遍尝百草成为我国传统中医药的鼻祖。为了纪念这位始祖对祖国中医药的贡献,弘扬神农医药文化的精神,由北京同仁堂、广州医药集团等28家机构共同发起的首届"炎帝神农中药发展论坛"于10月9日~10日在湖南长沙举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科技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行政部门的有关领导及海内外中药业界人士200余人参加了这次论坛。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珮云为此次论坛题字并题词:"共祭始祖神农,同创中药盛业。"  

  论坛上,来自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海内外中药科研机构、企业界的一些知名人士就中药产业的回顾与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基本思路、中药的注册管理、中药科研与教育、中药在海内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等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演讲。论坛主席、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任德权作了题为"千秋中药业,璀璨看今朝,明天更辉煌"的专题报告,回顾了中药产业近50年的发展历程,并号召中药企业坚定不移地坚持中药科技现代化、中药农业现代化、中药饮片现代化,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优势理论,弘扬中医药优秀文化;在创特色基础上,联合合作、和谐协调、共同发展;依法经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大众,发展中药产业;在做好国内中药市场基础上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造福人类,共同再创中药事业的辉煌。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