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学人物 > 人物访谈

生命科学国际人才状况与中国的人才引进

时间:2009-06-04 15:02来源:科学网 作者:bioguider 点击: 206次
首先我想先谢谢科学新闻,谢谢给我这个机会,说心里话,本来觉得这样一个讨论会,期望值没有很高,但是第一个小时过了以后感觉非常激动,刚才听了张杰老师讲的一些东西,他的幻灯片一张一张的感觉很亲切,里面的很多观点、想法我觉得和我本人的想法挺吻合的,感觉非常好,我中间想做一些评论,我想自己还有很多时间说,我现在就把我的观点阐述一下。

  

我用了半天想出一个标题,昨天晚上才写出来,跟千人计划有关:“保证千人计划的合理实施会对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至关重要”。这听着好像有点言过其实,如果没有千人计划中国就不能发展科技吗,当然可以发展,而且可以发展得很好。下面我讲点个人亲身体验的例子。

  

在第一次神五发射的时候,我还没有回国,还是在美国。我观看神五发射,我记得大概是晚上九点来钟,第二天下午六点多钟,知道上午回收了,挺高兴的。我记得发射那天晚上观看的时候,非常紧张,在沙发上两手攥了一手汗,出事了不止是中国人丢脸,航天员的生命就没了。看到成功发射以后感觉挺激动的,第二天就开始寻求各种美国的媒体上网看,我很少上网,神五发射后,我花了整整一天时间上网,到普林斯顿的小店买各种报纸,仔细分析一下看外电怎么评论神五发射的成功。我先讲《纽约时报》怎么评论的,在A版的第三版,整整一页,大家可以去看,就介绍神五发射和中国航天事业的不可思议的一些特点。同时他们拿美国航天飞机发射与神五做对比,我不能完全记得文章的观点,我知道一个大概的结论:中国一次再一次的挑战西方的。比如说神五一个项目,不是一个人的项目,也不是一个单位的项目,它是一个国家的项目,它囊括了几百成千甚至几万名科技人员甚至几十万都不过份,清华大学只是提供神五里面几个关键技术,像倾全国之力做一个神五的项目,美国人也在问,你还能做几个神五?当然神六神七也上天了,我是一个居安思危的人,这可能是我的性格弱点,我一般都在担心,看到这篇文章以后我担心很多很多,尤其是《纽约时报》文章结尾的话,写美国的航天飞机。航天飞机的技术远远高于载人飞行的技术,要知道,美国载人飞行50年之前就完成了,登月计划40年之前就完成了,像神五神六神七这样的航天,在美国一个人带着一个团队去完成,像老板带着一批学生,需要一个大师级的人物带领一个项目上去做。我这么说什么意思呢?说咱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才。现在我们培养的人才,大学、研究生、博士生出来以后往往是雕塑好的人才,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不是让他成为比较“粗”的一个栋梁之材,可以到一个新的环境下塑造成一个新的人才。我们拿的不是科学博士是叫哲学博士,我们学的是方法论,怎么做科研,不是做哪个科研就一定要这样做,不是这样。我的引申多了一点,我很担心,我担心,我当然希望,我也盼望咱们的航天事业一次再一次的挑战西方,我很担心,你这么样怎么持续发展,再一个更大的航空工程难道要调动上百万上千万人吗?

  

再举一个例子,我不讲具体的学科。有一次有一个咱们的大学教育代表团访问,也是在我回国之前,有个代表团访问普林斯顿,我也去吃饭了,在吃饭的席间,当时在座的有魏钱光(音译)魏老,我跟他说我们中国的很多学科很发达,他问我什么学科,我说比如说某个大学的某个学科在世界排第七,魏教授就问我,你说这个第七是怎么排的,我说按照影响因子排的。魏教授讲,一公,恕我直言,我不知道中国有哪个学科排到第七。如果这个学科是为国家做重大项目的话一定是第一,如果按做工程科学的话,我觉得他进不了世界前30,我当时听的目瞪口呆。居安思危,大家没有必要为一时的成功欢呼雀跃的太久,我们更应该想想国家面临的瓶颈在哪儿,我们究竟有什么弊病让科技不能迎头赶上。我一个朋友跟我讲,说一公你说中国科技发展很快,你到处都在这样说,他说你告诉我,中国过去40年,究竟中国有什么样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引领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历史,或者是改变了某个学科的科学史,你举出一些例子来。问的我是目瞪口呆,我说,最后我想了想,在我的学科里我说,人工合成胰岛素是中国人做出来的,他说那是一九六九年,我说胰岛素的晶体结构,也是世界领先的,他说但是别忘了那是1971年,四五十年之前了。刚才爱思维尔的副总裁说了,中国的论文已经是世界第二了,仅次于美国,而我们的影响因子呢,他说的很客气:我们的质量有待提高,是有待提高吗大家想一想?我觉得,大家应该醒一醒了。我们应该看一看中国科技现状,我也非常希望千人计划能够合理实施,我非常担心非常关心千人计划能否得到比较好的实施,用这两个例子讲完以后,我想大家大概知道我今天会讲什么。

  

千人计划,由中组部牵头,是一个海外高层次的人才引进,这里面大家都看到了,它不止是科学创新,也就是科研、大学、研究系统,而且还包括创业,包括高科技、应用,第一批千人计划126个人中间,创业占了一半还多一点,真正的科学创新只有一半不到一点,这就是千人计划。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为什么要实行千人计划,因为有很多理论,其实有的时候,我再跑一点题说。在美国其实我也不上网,我也很少上网,回国我上网比美国多多了,但是还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时间。我发觉在中国,一些应该说是世界上都公认的真理在中国要争来争去,大家还可以把它翻来复去咬文嚼字在那儿争,比如说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教授,大家在座的有人还要争这个话题吗,网上争的不得了的厉害,需要争吗?

  

我给大家举生命科学的例子,以此说明我为什么觉得千人计划一定要执行?

  

刚才看了张杰老师的数字,其实我挺振奋的,我没想到咱们有这么多人才,有2.7万人副教授级以上的,6.5万人助理教授在海外,这是非常大的资源。因为我曾经担任过华人生命科学协会会长。在生命科学界,改革开放以后从大陆出生到美国留学,现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不包括研究院所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及教授的人,我们2007年做了一个统计,我们在34个州上的数据(还有16个没有获得数据),一共是2600人,在生命科学领域,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共有3000人左右,其中教授超过800人,1/3左右。而1998年呢,当时我去普林斯顿一年,这是我自己的估计,我觉得不会超过200人,很可能就100人,这个数字从1998到2007年短短九年里面,大家可以算一下增加15—30倍,这个数字还在增加。当然我举这个例子想说什么呢?就是说,我们在海外有极其丰富的人才资源,生命科学只是一个例子,任何一个学科我想一定有很多中国人,这个资源是不可思议的,我想中国人在海外的资源已经是世界一流,已经引领世界学术前沿了,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第二条,我们最优秀的年轻华人生命科学家,他们的第一选择还是在国外,去年在清华大学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想挖一个人,这个人叫王宏伟(音译),他获得了六所大学的offer,包括耶鲁大学,UCSD等,最后他没有回清华工作,但是他能回到清华面试,能够考虑清华对我也是一个挺大的鼓励,他应该说是很想回清华,最后决定不回来了。说心里话,不管在座的你承认不承认,不管我承认不承认,事实是我们在海外最优秀的年轻科学家,首选海外的教授、助理教授位置,即使你给他两倍的钱他不会回来,我是说两倍科研的钱,我很担心,你不担心吗?如果我们高校中最富有创造力的、30—40岁这些人,我们招回国的起点已经比美国一流大学、一流研究院所低了一截,你怎么能够迎头赶上,如果这样的话差距只能越拉越大。其实有时候挺激动的也挺沸腾的,感觉心有余力不足,我前两天回美国搬家,看到麻省理工的校长,他是神经科学家,做神经的,他在美国发表演讲,他讲生命科学的第三次革命马上就要开始了,他说已经开始了。他讲第一次革命是指发现DNA双螺旋的结构,可以说物理进入生命科学带领一次革命。第二次革命是数学和计算机,人类测序完成以后,引起整个生命科学的一些变革,大家开始感觉到一些影响了,我相信再过十年十五年,在座再去看病的话,会有很大的变化,第三次他认为生命科学的革命会和工程融合,其实我非常非常赞成。但是看了他的演讲之后,我也非常的担心,因为我觉得,我们的一些学科交叉,我不知道,我了解情况还很有限,所谓的交叉仅局限于皮毛,局限于表面。我们为学科交叉而学科交叉。我觉得我们落后很多,而且这个差距在加大,每次和美国同事接触都有这种感觉。美国有一大批极其优秀的青年人,30多岁,很有创造力,不是几百几千,而是几万人在各个学科非常出色,对不起,我觉得国内这方面的人也有,数目太少,我觉得差距太大了。

  

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回来呢?你可以问他们,他们可以告诉你各种原因,有生活原因,其他原因,我觉得对国内科研环境的担心是一个重要原因。他们不认为就国内的学术环境,他们回来以后可以脱颖而出,可以成为栋梁之材,如果他们不靠一个大树,没有一个很资深的科学家支撑他们,他们不站队的话,他们很可能什么也做不了,这是一个事实。这也是为什么在一开始我本人非常希望,有一个比较资深的高层次的人才引进,而不是“初级人才”,因为初级人才回来以后会被同化。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有一个人在两年之前,选中科院院士没选上,这个人刚回来的时候很狂,说了一些话,我非常欣赏这些话,作为一个科学家你不狂,心里不狂,你不狂你能是一个好科学家吗,我想,你需要的是好胜,需要自信,需要这种激情,如果一个人唯唯诺诺,点头哈腰,怎么做一个科学家?要有脾气。但是显然他在国内惹了很多人,结果没有选上院士。

  

他问另外一个人,那个人当时是院士,我在国内这两年够老实的了,怎么还不让我进,这个院士跟他讲,你再老实两年就差不多了。我相信,他马上就要当上院士了,他这两年很老实,没再说出格的话。

  

我搞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大家一对一的时候,我们都认为是对的东西,在公开场合不能坚持,为什么我们都信奉的东西,大家都要去违背,我不明白,我不知道国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潜规则,我现在不明白,将来也不明白,我希望大家也考验考验我。我觉得科研环境亟待改进中,需要靠资深的科学家回来,而且这些人回来不能一个一个回来,要成群结队的回来。这是我为什么希望千人计划这样实行。

  

现在我们在海外的年轻生命科学家已经是国际学术界举足轻重的力量,这个数字是吴瑞老先生去世之前统计出来的。就华人科学家的贡献来看,生命科学的文章无论从发文章,还是按SCI统计,吴瑞先生统计的数字是,中国人作为第一者是15%左右,都是年轻科学家,这些人已经是非常强大的力量。

  

最后一点以生命科学为例,国际学科影响力的比较,这不是我说的,也是吴瑞先生去世之前写的一篇文章,我抄袭过来的。如果按照影响因子10以上的文章作为科学重要论文的话,大概是15倍的区别,如果按自然和科学发表文章的话,大概区别是12倍左右,所以我写10—15倍。什么区别?国内生命科学整个群体和来自大陆的海外华人生命科学家这两个群体比较,国内生命科学家的人数远远多于海外,这无庸置疑,咱们论文数已经第二了,数量远远多于国外生命科学家。关键在于质量,我想大家都应该同意这个观点吧。

  

以生命科学为例,我觉得高层次人才引进迫在眉睫,如果作为总结的话,就是刚才这些,就是这么几条。包括丰富的海外人才资源,包括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内科研现状,重大原创发现严重不足,包括令人担心的国内科研体制和潜规则,我觉得这个潜规则已经恶劣到不能再恶劣了。

  

最后一点,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基金委杰出青年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的要求,我个人觉得。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当时也建议,我们现在也还建议,希望千人计划至少能做到三条,第一、一定是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或研究院所正教授或者类似职位,在美国大学是终身正教授的科研人员。第二、我本人建议,希望他全职回国,也就是12个月,特殊情况下可以有9个月,我不希望看到3个月和6个月。国家有个讲法叫只求其用,不求拥有,也许有道理,但是问题的关键是中国人太会钻空子,说六个月就变成了三个月,就变成了一个月,就不知道怎么样了。当然有点过渡期是可以的。所以我个人坚持要是12个月。关键是第三条,在其研究领域有世界一流的水平,必须仍然活跃在科研一线,回国养老这点很难接受,或者在美国没有科研基金了回来了。这看似有些矛盾,难道不是说因为金融危机影响了一些科研基金申请情况从而对我们“千人计划”有推动作用吗?这两个东西有这样一点区别,有一些科研是很超前的,所以有可能在美国申请不到基金,他的科研申请基金在美国也拿不到钱,这种人作为特殊人才可以吸引过来;但是如果他做的并不是超前的科研,他拿不到钱,他回来,我觉得对不起,我觉得不应该是中国希望引进的人才,这里面有这样一个区别。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