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农林牧渔

无奈欠缺国际专利 “超时”误了多项农业发明

时间:2005-12-22 08:58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bioguider 点击: 259次
        BT杀虫基因技术国际市场应用前景看好。没有申请国际专利,出了国门,华中农业大学这项发明不受保护。  

        上周,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基因研究(武汉)中心教授林拥军说到这件事,坦陈“教训深刻”。  

        2001年,就BT杀虫基因,华农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保护。经过漫长而严格的程序,上月,专利证书到手。  

        前不久,一位印度客商通过互联网找到作为专利发明人之一的他,询问专利使用权转让费用。林拥军随口报了个5万美元。没想到对方一口答应,说“这个价格太有吸引力了”。  

        与同事、领导一商量,咨询了有关方面,才发现不能卖。  

        这组基因没有注册国际专利,一旦出手国际市场,不受专利保护,学校知识产权必遭侵害,国家经济利益也会受损。  

        再想注册国际专利,已过申请时限。  

        原来,4年前申报专利,科研人员不知道,我国是专利合作条约(PCT)成员国,条约规定,申请人必须在国家申请提出后12个月内,提出国际申请。国际申请经审核通过,所有成员国都认账。  

        他们没有如期提出国际申请。  

        现代生物技术市场是未来全球高科技农业竞争的主战场。导入抗虫、抗病、抗旱等基因,农作物可少打或不打农药,少生病,抗旱节水。这些技术在中国尚未商业化应用。但很多国家已实现种植商品化,技术市场需求旺盛。  

        华农植物基因研究走在国际前列,出产一大批成果。同样原因,他们拿到的其他4项国家专利,也不能进入国际市场。  

        市有关部门人士扼腕叹息此事:我们的科技人员不懂市场,或者说,科研单位缺乏科技经营意识。  

        “现在我们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林拥军介绍,又有20多项发明正在申报国内专利,应用价值大的,申请了国际专利。  

        为此,华农抽出专人,聘请专业公司、资深律师,专司专利申报事务。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1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