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生物资源 > 考研考博 > 笔记

清华大学考研部分科目复习提纲-细胞和生态

时间:2005-12-30 20:56来源:Internet 作者:bioguider 点击: 846次

细胞和生态:
第一章 绪论
1.什么是生命和生物科学
重点:生命的基本特征
2.为甚麽学习生命科学
3.如何学习生命科学
第二章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基本结构单位;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 生殖和遗传的基础与桥梁
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生命起源的归宿,是生物进化的起点
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细胞的基本共性(重点)

  所有细胞表面均具有脂蛋白体系构成的细胞膜;

  所有的细胞都有两种核酸(DNA与RNA)作为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的载体;

  所有的细胞都具有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

  所有细胞都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增殖。  

3.原核细胞( procaryotic cell)与真核细胞(eucaryotic cell)

  (1)原核细胞:古细菌与真细菌

  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支原体(mycoplast  genitalium)

  迄今发现的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基因组:482 genes, 其中最少必须基因:256;大小0.1~0.3μm,仅为细菌的十分之一 

  (2)真核细胞

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重点):

    脂蛋白体系构成的生物膜系统

    核酸-蛋白质复合体构成的遗传信息载体与表达系统

由特异的结构蛋白装配而成的细胞骨架和细胞质基质系统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基本特征的比较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遗传结构装置和基因表达的比较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比较

  (3)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与细胞膜的功能概述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生物膜的特点(重点)

  物质的跨膜运输(重点)

     转运蛋白介导的主动运输(载体蛋白)与被动运输(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主动运输—钠钾 泵(动物细胞)

    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主动运输—质子泵(植物细胞)

间接消耗ATP的协同运输

内吞 与外排作用:完成大分子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运输

  细胞骨架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分泌性蛋白合成的信号肽学说与细胞内蛋白质分选(分选途径)(重点)

  细胞外基质概念与动物细胞细胞连接的类型、功能

真核细胞的结构与主要功能(重点)

 

细胞增殖与周期调控(重点)

细胞周期的生化事件与检验点(checkpoint)    

Checkpoints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基因组稳定性,而不是细胞分裂的基本条件(分裂细胞具有更多的DNA损伤)

细胞的有丝分裂(mitosis)与减数分裂:比较、分期、染色体变化(重点)

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概念、特征、分化的分子机制;

细胞全能性(cell totipotency)、干细胞(stem cell)的概念与特征

癌细胞的特征、癌基因(oncogenes)与抑癌基因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比较

细胞凋亡的普遍性和生物学意义

 

第三章     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

1.新陈代谢的类型:自养型与异养型:光能自养型、化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异养型

2.生物催化剂—酶:

酶促反应的特点

酶促反应的作用机制

3.ATP与生命活动

4.光合作用(重点):光反应和暗反应(特别是功能定位)、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

4. 生物氧化(特别是功能定位)(重点)

概念与特征、糖酵解与发酵、三羧酸循环

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

生物氧化产生ATP的统计

5.图解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的联系(重点)

 

第四章 生物与环境

1.生态系统:概念、组分及特征

2、生物群落:食物链及功能类群、生态位、种内与种间关系(重点)

3.能量转化效率和生态金字塔、生物富集作用

4.生态平衡(概念与特征)(重点)

关键词:

细胞:核小体、核仁、细胞周期、细胞分化、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细胞骨架、细胞外基质、紧密连接、间隙连接、桥粒。

代谢:光反应、暗反应、C3植物、氧化磷酸化、光合磷酸化、光能自养型、化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异养型。

生态:生态系统、生物群落、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位、共生、共栖、合作、生态金字塔、生物富集作用、生态平衡。

动物生物学:

第五章           高等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动物体四类基本组织的主要特征及其主要功能;

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糖类、蛋白质、脂类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

分析、理解小肠成为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的缘由

呼吸系统的组成,结构特点,呼吸过程的三个连续环节

血液的运输功能,如何运输O2、CO2, O2和CO2交换的机理

人体血液循环的路径,能绘出示意图

动物血液循环系统的演化,心动周期

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排泄系统的组成,肾单位的结构,尿液生成过程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冲动的传导及其特征

突触的结构与功能

兴奋在突触传递的过程,冲动在神经纤维之间的传递过程;

神经递质的定义及辨别依据;

脑干的组成及功能

高等动物的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异同点;

小脑的主要功能

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功能

激素的传递方式(远距离分泌、旁分泌、神经分泌、自主分泌等)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激素的分类、基本特征、作用、作用机制和调节机制

第二信使学说及基因调节学说的基本内容

有性生殖的定义  有性生殖包括哪几个阶段

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的主要阶段以及各阶段的主要特点

名词:

必需氨基酸     刷状缘酶    消化   吸收    细胞内消化  细胞外消化

心搏     心动周期     静息电位     肺循环    体循环

突触   远距离   神经冲动     动作电位   神经元  尼尔体(Nissl’s bodies)   跳跃传导 Schwann Cell    支持细胞

负反馈调节  边缘系统(The limbic system)  肺通气   肺换气  内呼吸

胸式呼吸    腹式呼吸    排泄     肺活量

 

遗传与进化:

遗传与进化 复习大纲

 

第一节 遗传与变异

掌握遗传与变异的基本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孟德尔定律

掌握孟德尔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的基本内容,孟德尔比率表现的前提条件;能够运用孟德尔定律分析动物、植物及人类遗传学中的实际问题。

第三节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掌握连锁与互换定律的基本内容,能够利用运用连锁和互换定律分析遗传学问题。能够利用两点及三点测交法正确计算连锁基因之间的图距;掌握伴性遗传的基本内容,能够分析位于X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特点和系谱特征。掌握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概念;

 

第四节 基因的本质

掌握DNA是遗传物质的生物学证据;掌握DNA的分子结构特点和化学组成;掌握mRNA、tRNA、rRNA主要生物学功能;掌握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了解基因突变的一般特点,掌握基因突变的两种形式及其突变机理;了解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和调控的一般特点和差异,掌握原核生物乳糖操纵子模型和色氨酸操纵子模型。

 

第五节 生物进化

  掌握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要点。掌握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基本概念;掌握Hardy-Weinberg定律的基本内容,并运用该定律分析群体中的基因平衡状况;掌握影响群体中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掌握现代遗传学对物种本质的认识;掌握中性突变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意义。掌握渐变式进化和跳跃式进化的基本概念; 

名词:

完全连锁,不完全连锁,连锁群,图距,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单倍体,单体,三体,巴尔小体,伴性遗传,半保留复制,顺反子,内含子,外显子,密码子简并性,基因突变,转换,颠换,结构基因,操纵基因,调节基因,瓶颈效应,奠基者效应,遗传漂变,中性突变,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 

 

植物生物学:

第五章            高等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

1.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质体的作用及其类型,液泡的定义及其存在意义

2.      细胞壁的层次,初生壁、次生壁的特点及其化学组成

3.      高等植物体成熟组织的主要类型、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其作用

4.      种子萌发的方式

5.      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在根、茎结构上的差异

6.      双子叶植物根、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的差异

7.      双子叶植物根、茎次生结构的形成及其组成

8.      比较导管与筛管在形态、构造、功能、分布等方面的异同

9.      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途径及方式

10.  了解根压、蒸腾作用在水的运输中的作用、了解内聚力学说、压力流假说的主要内容

11.  双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及其对生理功能的适应

12.  气孔器的结构,气孔开关的机制以及对二氧化碳吸收和水分散失的调节

13.  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必需元素

14.  有性生殖的定义及其主要类型

15.  被子植物的生殖过程,重点掌握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及其结构。

16.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了解胚珠、胚囊、胚、种子、子房、雌蕊之间的关系

17.  植物激素的种类、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其主要作用

18.  光周期对植物开花的影响,理解长日植物、短日植物的真实含义

19.  掌握被子植物的生活史,认识各阶段的核相变化。

第五章 生物多样性及其代表

1、五界系统分类的主要依据

2、病毒的主要特点,其有别于其它生物最主要的特征

3、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4、原生动物与多细胞动物体内单个细胞的异同点;

5、真菌的主要特征,主要类群的代表种类;

6、有胚植物、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和维管植物所包括的类群

7、理解苔藓植物成为过渡型小型植物的缘由

8、裸子植物与蕨类植物相比的进步之处

9、    分析说明被子植物成为植物界最繁盛类群的原因

10、  从系统演化的角度,认识无脊椎动物各门的主要特征、主要类群及代表动物,能够依据类群的主要特征,分析说明某些类群繁盛的原因。

11、两侧对称及三胚层的出现在动物进化史上的重要适应意义

12、  脊索动物门及其各亚门的主要特征,脊椎动物亚门各纲的系统演化关系

13、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适应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主要特点;

14、  植物和动物进化过程中的主要线索及重要事件

15、  后生动物分类的主要依据;

16、    哺乳动物的主要进步性特征、主要类群及其代表动物;

主要名词概念:

纹孔   初生壁    次生壁     导管    筛管     光周期现象     世代交替    凯氏带   双受精   质体   羊膜卵     共质体   质外体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周皮  脊索   咽鰓裂   胞间连丝   组织    分生组织     次生结构  质体    液泡    胚  胚珠  胚囊    原生质体   木质部   韧皮部   根尖  营养生长  繁殖   生殖  有性生殖   生活史  胚珠   植物激素  光敏色素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2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