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生物资源 > 考研考博 > 笔记

细胞生物学笔记,华东理工版(3)

时间:2005-12-30 20:56来源:Internet 作者:bioguider 点击: 2146次

化学组成
叶绿体外被(膜)的化学组成:蛋白质和脂类,糖脂与磷脂较多。类囊体:蛋白质:脂类=60:40 ;脂类中不饱和脂肪酸较多,膜的流动性较强;蛋白质分布与线粒体蛋白质分布比较相似。基质:
光合作用中电子传递及光合磷酸化

吸收光能在PSⅡ和PSⅠ的配合下,把一对电子从H2O 传递给NADP+,电子传递呈Z 型。光合磷酸化的类型:非循环式,循环式。
光合磷酸化与氧化磷酸化的区别
光合作用中暗反应
利用光合反应中产生的ATP 及NADPH 来生成糖类.(CO2 的固定)
叶绿体的半自主性和起源
均于线粒体相似;植物细胞的三套遗传系统。
第五讲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概述
1831 年,Brown 发现,胞内最大的细胞器。真核细胞:均有,除了成熟的筛管和红细胞。原核细胞:拟核。细胞生活周期形态结构不是一成不变。
形态
圆球状,卵形,形态也会变化。核质系数(NP)=V 核/(Vcell-V 核) 比值变大→细胞分裂。
构成单位
核被膜;遗传物质;核仁。
A.核被膜(Nuclear envelope)
组成
外膜内质网特化区。内膜核周池 20-40nm,与内质网相通。核纤层网状纤维蛋白,30-160nm, laminaA B C。维持细胞核的形状;与细胞分裂相关;核被膜的破裂与重构。核孔两层核膜融合区域。间期细胞普遍存在 60 个/μm; 每核达3000 万。
核孔复合物
孔环颗粒Annular granules;
边围颗粒Peripheral granules;
中央颗粒centre granules。
功能 核质物质交换双向选择性通道
核孔形成柱状通道 9nm 15nm 蛋白质运输: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 RNA 特殊机理

B. 遗传物质
几对名词
染色质与染色体chromatin and chromosome:编码基因,重复序列(DNA 指纹技术)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euchromatin and heterochromatin:细胞分裂间期存在形态结构异染色质与功能异染色质constitutive and faculative ... B. 遗传物质
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核小体
核小体结构
(nucleosome)
1.核心结构:四种组蛋白;
2.左手螺旋缠绕1.75 圈,147bp;
3.H1
位于两核小体中间,与DNA 双链结合,成2 圈,共165bp;
4.连接两核小体的DNA 长度为35bp,故形成200bp 的结构单位;
5.染色质上的核小体成念珠状。
组蛋白 分子量(kDa)  氨基酸组成 保守性 每200bpDNA 的分子数
H1  20  富含Lys  差 N、C 端变化大  1 
H2A  137  Lys 中等,中部C 端,疏水 种间差异  2 
H2B  137  Lys 中等,中部,疏水 种间差异  2 
H3  157  富含Arg、Cys  进化保守  2 
H4  112  富含Arg  最保守 2 个AA  2 

组蛋白富含碱性氨基酸,易与酸性的DNA 紧密结合。
染色体的四级模型

10nm→30nm 形成过程
10nm 及30nm 螺线管示意图(见上页核小体结构左图)
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依据形态分类
metacentric chromosome;submetacentric chromosome ;
subtelocentric chromosome;telocentric chromosome 。

基本构成着丝粒(centromere) or 动粒(kinetochore):主缢痕;动粒结构域(kinetochore domain);中央结构域(centre domain)
; 配对结构域(pairing domain);次缢痕(secondary constriction)
; 端粒(telomere)。
C. 核仁(Necleolus)的结构与功能
概述
核仁的超微结构
纤维中心(fibrillar centers FC):染色浅,低电子密度,不活跃的rDNA;
致密纤维中心(dense fibrillar component DFC):染色深,电子密度高,活跃
的rDNA;
颗粒组分(grannlar component GC):核糖体亚单位前体颗粒。
结论:FSc:非转录状态的沉默rRNA 基因储存位点;
DFC:rRNA 基因进行活跃转录位点;
GS:核糖体亚单位装配成熟位点。
核仁的功能--核糖体的生物发生
核仁周期
第六讲细胞骨架
发现
最初,基质(cytosol)均质溶液相,细胞运动形态等?
1928 年,Klotzoff 原始概念锇酸或高锰酸钾染色电镜无。
1963 年,戊二醛常温染色电镜下有网状骨架。
概论
细胞骨架:真核细胞胞质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
狭义 (cytoskeleton)
三种蛋白纤维:微丝(microfilament,MF);微管(microtubule,MT); 中间纤维

华东理工大学《细胞生物学》上课讲义
(intermediate filament,IF)。
广义 (cell skeleton)
胞质骨架(cytoskeleton); 核骨架或核基质(karyoskeleton or nuclear matrix)
目前通俗,细胞骨架--cytoskeleton:真核细胞胞质中由三类纤维蛋白微丝、
微管和中间纤维组成的蛋白纤维网状骨架体系,对于维持细胞形态、细胞运动、
物质与能量交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本讲主要介绍cytoskeleton 的三种蛋白纤维及相关的生理功能,同时对核
基质作简单学习。
A.微管(microtubule)
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由微管蛋白(tubulin)组装成的长管状细胞器结构,通
过亚单位的组装与去组装,能改变其长度,对低温与秋水仙素敏感,在细胞内呈
网状或束状分布,并能与其它蛋白共同组成纺锤体,基体,中心粒,鞭毛和纤毛
等,维持细胞形态、细胞运动等,原核细胞中无此结构。
形态与组成
外径24-26nm;内径15nm;壁厚6nm;管状纤维。
管蛋白a 和b 少量微管结合蛋白(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s,MAPs)
a 和b 形成二聚体,13 根原纤维
管蛋白a 和b;50kDa 种间保守性非常强;管蛋白a 有N(nonexchangeable site)
位点;管蛋白b 有E(exchangeable site)位点
管蛋白相关因子
*GTP:能与N、E 位点相结合
*二价阳离子:Ca2+解聚 Mg2+ 促进装配
*作用药物:秋水仙素:疏水凹槽,二聚体不能聚合;紫杉醇和重水:促进微管
装配,但对细胞有毒。
动态装配
体外装配
体外装配条件:
微管蛋白浓度>临界浓度。
最适pH:pH6.9
离子:无Ca2+, Mg2+适当,1M
温度:37℃,低温解聚;
临界浓度:微管蛋白必须高于
某一浓度,低于则不发生装配,该浓度称为临界浓度。微管两端的临界浓度和平
衡常数均是不同,正极和负极。
GTP 的重要作用
*GTP 与二聚体的N,E 位点结合,装配到微管的b 亚单位上;
*装配完成后,E 位点的GTP 会水解成GDP,这种二聚体不稳定,会解聚;
*当GTP-tubulin 聚合速度远大于GTP 的水解速度时,末端不断加入大量
GTP-tubulin,使微管稳定延长,出现“GTP-cap”现象;
*随着GTP-tubulin 的消耗,末端聚合速度会下降,则GTP 水解成GDP,因而

华东理工大学《细胞生物学》上课讲义
GTP-cap 会变小直至消失,暴露出GDP-tubulin,微管开始解聚;
*踏车行为:在某中GTP-tubulin 下,表现出微管的(+)极聚合,(-)极解聚,并
且速度相等,从而微管长度保持不变。(整个结果是表现为微管在移动)。
体内装配
自我调节
微管组织中心(microtubule organizing centre,MTOC)
在生理或实验处理解聚后,微管重新发生装配的区域。动物中的中心体,鞭毛和
纤毛的基体,硅三藻的纺锤极体均是MTOC,MTOC 决定了微管的极性。
微管结合蛋白(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s,MAPs)
MAP1 MAP2 tau 蛋白促进微管组装,抑制解聚
功能
维持细胞形态
秋水仙素处理的细胞变球形,微管破坏,表面张力最小。
胞内运输
驱动蛋白(kinesin):利用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向正极运输小泡;
动力蛋白(dyenin):能反向向负极运输物质。
鞭毛与纤毛的运动
鞭毛与纤毛的区别:
结构:细长毛状与基体;轴线结构:9+2 结构,A-13,B-10
鞭毛与纤毛的运动机理
基体与中心体
中心体(centrosome):动物细胞中的主要微管
组织中心,纺锤体与胞质微管均有中心体放射
出来,中心体有一对垂直的中心粒构成。通常
鞭毛与纤毛的基体也是有中心粒构成。
三种微管区别
染色体运动功能
B. 微丝(microfilament)
成份
肌动蛋白:43kD, 三种异构体 a、b、g, 进化上极其保守,平滑肌、心肌等,375
个AA,只差4-6 个AA。
动态装配
由球形肌动蛋白(G-actin)单体形成的多聚体螺旋状纤维,37nm;G-actin 有极
性,装配成纤维时,头尾相连,微丝(MF)有极性。
装配条件:Mg2+ G-actin ATP →装配;Ca2+ 较低Na+或K+→解聚成G-actin;
Mg2+ Na+或K+高浓度→成纤维。
装配过程:种子形成,延长阶段,延迟时间,微丝极性。
ATP 的作用:ATP→G-actin 1:1;ATP-actin 装配;装配后,actin 构象会改变,
使ATP→ADP+Pi;ADP-actin 易解聚;ATP-cap;踏车行为。

华东理工大学《细胞生物学》上课讲义
微丝结合蛋白
在微丝结合蛋白的参与下形成许多亚细胞结构如应力纤维等,肌肉细丝等。
主要的微丝结合蛋白及功能如下:
特异性药物
细胞松弛素;鬼笔环肽。
功能
肌肉收缩
微绒毛
应力纤维
胞质溶胶与阿米巴运动
胞质分裂环
C.中间纤维(Intermediate filamnet)
成份
中间纤维的类型:
角质蛋白纤维(keratins)
:分子量(kD)40-68; 多肽数19; 细胞类型:上皮,
包括各种角蛋白丝;(头皮指甲)神经胶质细胞。
波形蛋白纤维(vimentin):分子量(kD)54;多肽数1;细胞类型:成纤维细
胞,上皮细胞,软骨细胞淋巴细胞。
结蛋白纤维(desmin)
:分子量(kD)53;多肽数1; 细胞类型:骨骼肌,心肌,
平滑肌。
神经元纤维蛋白:细胞类型:神经元。
神经胶质蛋白纤维(GFAP):分子量(kD)51; 多肽数1; 细胞类型:神经胶质细
胞。
组织特异性,应用于临床诊断肿瘤发生部位。
特征
杆形区:310 AA,a 螺旋,7 个AA 重复排列,a 和d 位为疏水AA。
头尾部:非螺旋区,高度可变。
装配
相邻亚基螺旋区→二聚体;
二聚体→四聚体,中间纤维的最小亚单位;
八个四聚体或四个八聚体进一步螺旋成中间纤维;
整个装配过程中IF 是不具有极性的,两端是对称的。
核纤层与IF 结合蛋白

 
核纤层蛋白与IF 蛋白有相似结构:350AA 的内部区段与IF 蛋白螺旋区高度同源;
类似大小的非螺旋头尾部;也为10nm 左右的纤维并且具有25nm 的纵向周期。
IF 结合蛋白:与IF 功能密切相关,紧密或疏松结合于IF 上或两端。
功能
无特异性药物的作用,故功能研究不如前两者透彻,主要:外与细胞膜和细胞外
基质直接联系;向内与核表面,核基质联系;中间与MT、MF 及其他细胞器相联。
总结
细胞骨架主要成份比较
微管微丝中间纤维
主要组成成份 ab 结合蛋白
G-actin
结合蛋白
多种类型
分子量 50kD 43kD 40-200kD
亚单位管蛋白球蛋白线状蛋白
结合核苷酸 2GTP/二聚体 1ATP/单体无
纤维直径 -22nm -7nm -10nm
结构
13 根原丝组成的空心
管状纤维
单股a 螺旋多级a 螺旋
极性有有无
可溶性
亚单位库
有有无
踏车行为有有无
特异性药物
秋水仙素、长春花碱
紫杉醇
细胞松弛素
鬼笔环肽

与运动有关的
结合蛋白
动力蛋白
驱动蛋白
肌球蛋白无
D.核骨架
存在于真核细胞核内,以蛋白成份为主的纤维网架体系。
核骨架与DNA 复制
染色质DNA 以放射环形式与DNA 复制的酶及其他因子锚定于核骨架,形成DNA
复合体进行复制。
核骨架是DNA 复制的空间支架。
核骨架与基因表达
染色质DNA 上发现有核骨架结合序列,一般位于活性转录基因的两端,富含AT。
与核骨架结合后能使该区段的染色质空间解聚,从而有利于RNA 聚合酶的识别与
移动,保证基因处于高活性状态。
E.细胞骨架功能
细胞形态支撑与形态的建成;细胞内转运或运动;膜相关的性质和功能;吞噬作
用;信息传递。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33)
97.1%
踩一下
(1)
2.9%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