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所的老师同学们: 新年好! 2006年的开始标记了一件重大科学丑闻。我们在震惊于韩国黄禹锡及其助手在干细胞研究工作上造假行为的同时,不得不再次审视科学界的诚信,进一步思考一些迫切的问题:是什么社会因素造成" />
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学人物 > 名人讲坛

2006年蒲慕明先生致神经所的信

时间:2006-02-11 15:20来源:神经所 作者:bioguider 点击: 1979次
神经所的老师同学们:

 

新年好!

2006年的开始标记了一件重大科学丑闻。我们在震惊于韩国黄禹锡及其助手在干细胞研究工作上造假行为的同时,不得不再次审视科学界的诚信,进一步思考一些迫切的问题:是什么社会因素造成一个科学家和他的助手们大量造假?科技界到底还有多少科学上的不端行为?我们应如何防止在我们的周围发生这种事件?

 

先谈一下社会因素。我认为在中国科技界普遍存在的浮夸风和腐败现象为科学上造假和各种不端行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中国科技界的浮夸风有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至“大跃进”时期,不实事求是的浮夸风今天仍然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科技界。在经济发展和“致富”高于一切的今天,我们还面临着另一个侵蚀着科技界的社会弊端―腐败现象。如果我们领军科学家可以违背基本的社会良心向政府建议天文数字预算的大项目(明知不可能达到建议书所提的目标);如果研究组长和研究所领导可以完全不成比例地夸大他们的成绩(包括把别处完成的工作当作自己的成绩);如果我们允许在科研经费使用和清算时普遍造假(用自己单位制定的规则把科研经费变成为个人收入和福利,以科研或开会为由旅游宴请,从供应商拿取回扣);如果科研领导者不以业绩而以个人关系和爱好去评估科研成果、分配经费,我们怎么能去教育我们的研究生成为一个具有诚信、有品德的科学家?如果我们的政府和科研单位不惩治那些已被清楚无疑地揭露出有不端行为的“科学家”(包括第一次犯错、包括一些院士),我们又怎能希望我们的科研人员和我们的学生能从那些不端行为中吸取教训,以诚实、严谨的方式进行科学研究?

 

我们都希望能对中国科研发展的现状持乐观和肯定的态度,但这必须是基于对科研单位、实验室的真实情况和重要成果所做出的恰当评价。我们领导人参观科研单位时总是用表扬鼓励结束他们的视察,很少尖锐地指出缺点,即使他们非常清楚地看到一些存在的问题。更令人担心的是我们领导人对科研人员浮夸所采取的容忍态度,对不端行为不采取即时的惩罚措施,事实上是对这些行为的间接鼓励。最近一位熟悉黄禹锡的韩国同仁告诉我说,许多年来大家都知道黄禹锡经常夸大他的科研结果,这种行为没有引起重视,认为这是他个人的风格问题和他的公关方式。当他开始从事干细胞研究,在巨大的奖赏(包括个人的和国家的“荣誉”)的诱惑之下,他那浮夸习惯就很快滑落为造假行为。我们在大跃进时期所经历的惨痛教训清楚地说明浮夸心理是多么容易导致造假和欺骗。

 

科学上的不端行是不是非常普遍?在竞争激烈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工作了三十余年,我对这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科学上有许多不同形式和程度的不端行为。直接伪造数据和剽窃他人的工作是最严重的。这样的案例是少数,因为这些行为一旦被揭露后果很严重,涉案人的学术生涯将因此而被断送。现在更可能普遍存在的是隐蔽性的不端行为,比如挑选符合期盼得到的数据,修改数据或图片、抄袭别人的发现作为自己的发现来发表等等。这些形式的不端行为和造假较难被发觉和证实。然而科学还是因为有许多高质量的、严谨的、可信的工作向前进展。科学是“踏在前人肩上”前进的,有意义的科学发现将被各种各样的方式不断重复验证,有欺骗性的重要成果迟早是会被揭露的。

 

科学上不端行为本质上不同于不熟练或有缺陷的科研实践。不可靠的实验方法、不适当的取样、不精确的定量分析、实验过程或数据处理时无意识的偏见、错误的逻辑和结论等等,这些缺陷在学习过程中都可以得到纠正和提高。但是造假和不端行为,是有意识的欺骗行为,是个人的动机和品德问题,是不可以原谅的。造假人显然对科学真理不感兴趣,而热衷于因“科学发现”而得到的奖赏。在顶尖杂志上如《自然》和《科学》上发表学术论文,很容易在科技界赢得奖赏和荣誉,奖赏与论文的紧密相关驱使一些人冒险在论文上造假。然而伴随着造假和不端行为而来的荣誉都是非常短命的,因为要有这些荣誉必然会引起其他科学家的重视,那这些造假行为也迟早一定会被揭露。

 

我们多次重申神经所的目标是进行严谨的科学研究,力求成为国际一流的科研单位,为中国科学界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因此任何形式的造假行为我们都是绝不能容忍的。我一直认为一个科学家严谨和诚实的基本品德,是在各种日常事务包括科研和非科研事务中养成的。在细小事务上的造假积累成多,就会有更严重的造假,最终就会导致类似黄禹锡的事件出现。过去曾有过神经所的学生在实验室轮转报表和生科院考试事件上的欺骗行为,这些事与在实验数据上造假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现在我们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处在要出成果、出“高档次”文章的压力之下,我们更要避免不端行为在我们神经所出现。就像社会上其他造假事件一样,科学造假源于贪婪和不诚实的基本品德缺陷。对这种有品德缺陷的人来说,科学研究是最糟的职业,因为科学研究的基本目的就是在追寻真理,因此对造假行为是最不能容忍的。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过来人”,我必须诚实地说,科学家的生活并不是对每个人都合适的,尤其是对那些只想要有一个有稳定收入的工作、喜欢享受“物质”生活的人。如果你不喜爱或不愿意去尝试一种伴随着“磨难”和“寂寞”的生活,一种可为探寻自然界真理小小的一部分而在实验台前刻苦钻研多年的生活,你最好立即放弃科研工作。但是如果你问问我们这些一辈子以科研为生(有些成功,有些并不很成功)的人,假如有机会再重新做选择,是否还会选做科研,答案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之外。我不知道是否有人对科学研究和其他职业进行过“择业满意度”的比较调查,我想科学家给予肯定回答的一定占非常高的比例。科研生活是富有乐趣的、有报偿的,尽管每个人在科研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困难、经历各种挣扎。科研工作所带来的真正报偿不是物质上的(通常不会致富),而是精神上的。当你有了新发现,是别人未能发现的,你会有一种欣悦感。你的发现为人类了解自然的过程留下了印迹(发表一篇高质量的论文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也许也为社会大众带来福利,这将给你高度的满足感。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乐趣和报偿都源于你对研究工作的严谨和诚信。因此,如果你希望你的科研生涯是有乐趣的,持续地有报偿的,在你的生命最后时刻也毫不后悔的,你没有任何选择,只能做一个有诚信的科研工作者。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2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