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学人物 > 人物访谈

常江:梦想建立新一代生物陶瓷材料体系

时间:2009-09-15 00:00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 点击: 83次
日前,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常江研究员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光荣称号,这一称号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侨联颁发。日前,《科学时报》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在常江的办公室,记者偶然转身,一张看似出自孩子笔下的铅笔画映入眼帘,画上的图案天马行空,十分有趣。画纸有些发黄,看来已经贴了些日子。询问此画的出处,常江笑着说:“那是很久以前女儿画的,觉得挺有趣,就贴着了。”看似略显稚嫩的画似乎与一个科学家的办公室有些不搭,但却流露出了对家人的爱,以及那份童心——不管已掌握的知识有多少,始终保持孩子般的好奇心,认真探索奇妙无比的自然世界。

  

“对我来说,回国是件很自然的事”

  

1985年,常江考取了国家教委公派出国留学生,前往德国攻读研究生。1991年在德国达姆施达特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在德国卢卑克医科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从事活性人造皮肤作为皮肤创伤修复模型的研究。1993年7月至1997年6月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任研究员,从事软骨细胞与生物材料相互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后又受聘为美国纽约大学研究助理教授,主要研究课题包括软骨和骨损伤修复材料的研究,1999年至2000年在美国强生公司损伤修复技术中心任研究员,从事生物材料和骨科组织工程学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

  

在国外求学工作的十余年间,常江始终没有忘记祖国,期待着有一天能用自身所学报效祖国。“其实当初出国想法挺简单的,想出去多学点东西,回来后为国家作贡献。在我的潜意识里,一直想回国。而且回来的愿望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强烈。”常江回忆道。

  

终于,2000年常江获得中科院“百人计划”基金,应聘回国。常江笑着说:“其实我来到上海硅酸盐所还得感谢施尔畏院长。如果不是他,我现在很可能是在北京的某所大学中工作。”原来,一直想回国的常江十分留意国内的招聘信息,曾应聘一所大学的特聘教授,并十分顺利地被选上。但一次机缘巧合,他在北京结识了时任中科院秘书长的施尔畏,施尔畏对生物材料研究十分重视,了解了常江的背景和研究方向后,便推荐他参加竞聘“百人计划”。于是,常江顺利地回国工作。

  

当问及回国后是否不适应时,常江淡淡地说:“回来了就是回家,不管条件怎样,回家是很自然的事。从事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国内空间更大,成就感也越大,因为是在为自己的国家做事呢。”

  

2000年底,常江来到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工作。在他看来,刚回国的日子是最辛苦的。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生物陶瓷方面的研究很有历史,但组织工程研究领域却是一片空白。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是一个以基础性研究为先导,以高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研究为主体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综合性研究机构,但是组织工程生物材料这个新兴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常江到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不久,又正逢所里进行园区改造。常江笑着说道:“当初从我的办公室望下去是个大坑呢。”所以迎接他的是一些空荡的实验室、两个烘箱和一点小设备。后来,所里足足花了一年的时间装修,在装修期间,常江坦言心里有些着急,就写项目申请,抓紧招学生,作些小实验。这样,难熬的时间很快也就过去了。

  

我们的梦想:建立新一代的生物陶瓷材料体系

  

2001年,在院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成立,重点开展生物医用材料与器件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常江担任中心主任。经过8年的酸甜苦辣,如今中心已有4个课题组,研究人员和研究生40多人,包括1名院士、4名研究员、3名客座研究员、3名副研究员。

  

短短几年间,在常江的带领下,课题组在原有基础上重点开展可降解生物活性组织修复和工程材料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硅酸盐陶瓷及其复合骨修复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大量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相继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Nano  Letters(《纳米快讯》)、Biomaterials(《生物材料》)等国际学术期刊上。

  

“以前,采用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纤维材料仅仅局限于杂乱无章的无纺结构。而现在我们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把纳微米级的纤维编织出很多有趣的图形,例如‘中国结’等,十分有趣。”常江介绍说。这种十分细微的“有序纤维”可用于制造更为先进的组织工程“人工血管”、“人工皮肤”等组织修复替代品,还有可能用在电子、催化、发光、过滤等工业领域。

  

该研究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先进材料》和《纳米快讯》上,并已申报发明专利两项,这项研究工作还被Nature  China选为最新研究亮点,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国际学术界的认可。硅酸盐生物活性陶瓷的研究在国际权威生物材料杂志《生物材料》上连续发表4篇论文,证实了硅酸盐类生物材料比磷酸盐类生物材料更能促进干细胞成骨分化和骨再生,得到国际上的一致认可。由于在生物活性陶瓷和纳米组织工程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常江被多次邀请在国际学术会议作报告和作为学术委员会成员被国际学术期刊如Advanced  Materials、Small、Biomaterials邀请作为审稿人,被加拿大政府的“加拿大研究讲习计划”聘为评审人。2009年3月,常江作为中方主席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联合主办了在上海举行的中日再生医疗生物技术研讨会并作大会报告等。

  

常江笑着说道:“以前一提到生物陶瓷,就会想到磷酸盐系列陶瓷,但是近几年,硅酸盐类生物陶瓷发展越来越好,硅酸盐类生物陶瓷可以说是第三代生物活性陶瓷,我们希望逐渐建立一个新一代的生物陶瓷材料体系,以后一讲到生物陶瓷,就会想到硅酸盐陶瓷。”

  

既作基础研究,又作应用研究

  

展望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未来的发展目标时,常江说:“继续努力,坚持我们中心的特色,既作基础研究,又作应用研究。”

  

除了基础研究,他还致力于满足国家社会需求的应用研究和高科技产品的研发,主持开发了生物活性玻璃创面修复材料,并在上硅所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了上海硅健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该项目还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并获得了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实现了该材料的产业化和临床应用。

  

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时,常江主持研制的生物活性玻璃创面修复材料“特肤生”更是担当了“抗震英雄”的角色。回忆起那段故事,只能用“争分夺秒”来形容。

  

地震发生后,常江接到了正在前线抢救伤患的西京医院骨科王臻主任的电话,希望尽快将“特肤生”运到前线,有急用。原来,现场有很多患者伤口已经溃烂,难以控制,如果情况继续恶化下去的话,只能截肢。“特肤生”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和保护创面、抗感染和促进组织愈合等特性,对于治愈溃烂更是有独特的疗效。

  

常江深知情况的严重性和事情的紧迫性。但由于震区已经全面封闭,快递公司根本进不了前线。于是,常江找到了红十字会,可是红十字会运送的都是成吨的救援物品,这小小几箱物品根本无暇顾及。最后几经周折,在上海虹桥机场及东航货运部领导的帮助下,终于将几箱“特肤生”及时送到了灾区。可喜的是,一些患者用了“特肤生”后,伤口溃烂完全被控制住,本来打算截肢的都不用了。例如,四川安县高川乡的一位女伤员,地震中被埋压90多个小时,右前臂被严重挤压,皮肤广泛撕脱,6处骨折,软组织腐烂,之前就诊的医疗点已为她作出截肢的宣判。医疗队在伤员伤口表面使用了生物活性玻璃粉剂保护创面,手术后第3天,伤口感染和坏死部分完全得到控制,成功保住了伤员的前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特地向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发来了感谢信,感谢常江及其团队成功研制的创面生物活性玻璃修复材料在抗震救灾一线救治中挽救了多名伤员的肢体。回忆到此,常江笑着说道:“想到为救灾作了一点贡献,真的很高兴,也很有意义。”

  

现在,有很多溃疡患者慕名而来。常江感慨到:“希望这个药可以帮助到真正需要它的人。”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