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写SCI文章的一点技巧与心得

时间:2006-02-22 17:2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bioguider 点击: 2133次

首先在上一年里,做好充分的准备(当然是不可缺少的)
在你所研究的范围内,同时进行几个方向的思考和研究
并与在你的领域内的大牛们(或者其中一个)进行讨论,听听他们的意见
大多的时候,他们的意见就是你的文章的主体结构,而且大牛们不会和你
争文章的署名次序的问题,而一般的小小牛们就差得太多了。
在上一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内,将你的最新的想法写成论文投稿到一个审稿
相对较慢的刊物,然后在今年的开始的时候,将你的完整结果写好投稿到
审稿较快的刊物,这样,你将在年底的时候,见到你的成果。
另外,关于论文的新颖性,研究的内容一定要新,提出的想法也要新
这样文章被接收的可能性最大

在我开始做研究的时候,其实也不知道哪个方向好做,当时也很茫然的
导师给我的题目,很快作完了。回头想想那时候的研究,无非就是在
重复别人的研究工作,自己就看不上自己做的东东。幸好导师不在乎我
做什么,他告诉我:“一篇文章的接收与否,关键是审稿人看到你的文章
是否会surprising一下,如果是,你的文章就会被接收”。我的第一篇文章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接收的---我自己认为。

说过了--~0~--不符合我的研究的过程,归正

在我也不知道怎样做研究的时候,我就在图书馆里泡着,把所有关于我的
研究方向的书,主要还是期刊上的文章差不多都看了一遍,很累人的,因为
当时还不知道怎么从网上搜索资料,现在就轻松多了。当时是PRE上的文章
看得最多,大家都知道,在那上面发表文章的牛牛们的文章大都是理论方面的,
能看懂就不错了,更不要说在沿着人家的方向去做,所以那时候是最苦恼的。
因为既看不懂,也不知如何从新的角度去做。这种情形过了有半年的时间,
在此期间,我的老婆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关键是精神上的支持,再次谢谢她!
时间过了半年,情形的转机出现在我去国家图书馆查阅资料。

当时,无意间看到一篇极不困难,又很有新意的文章,感觉自己能在这个方面
做下去,并有很多想法(在这个方向的研究上),因此,复印了该文章和相关的
一篇文章,完成导师给的活,就潜心将自己的想法进行重新思考和验证。
终于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当时就写了一篇文章,将这个意想不到的结果作为
能够surprising一下审稿人的一篇论文投稿到Liquid Crystals 上,很快就收到了
能够接受的消息,因为第一次写英文文章,所以被修改的面目全非以前的版本,
所以重新按照审稿人意见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最后还是在编辑的帮助再修改的
版本作为发表的最终版本。那个编辑的态度好的惊人----一个美国的教授,Thanks
he very much! 至此,第一篇SCI论文大功告成。

在此,大家可能看不出我的什么技巧,其实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将自己的想法
建立在你认为你能胜任的工作上,(记住是自己的想法---不同常人的),并坚持
自己的想法。在我的第一篇SCI论文的出版前,我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进行各方面
的阅读,不管看不看的懂,所谓“天道酬勤”,每个人的努力都会得到他们应得到的
报酬。

第一点:文章的内容要让审稿人surprising一下。
 
说着说着,技巧便不像技巧,而成了个人经验谈了。

在我的第一篇文章完成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在忙着J-1的事情,虽然其间
也写了两篇文章,但一直没有投稿出去,因为不知最终他们将如何算在自己头上。
如果是这边学校的,SCI论文的奖励是拿不到的(在我成功签证后),而且也不算是
到了那边的科研成果,岂不是两头都吃亏!那是在01年的暑假期间完成的,直到
我完全放弃了出国的念头,才在02年的开始将他们投稿出去。其中一篇在稍加修改后
很快就被接收了(JAP),另一篇直到现在才被接收(JAP),期中改了三稿,快烦死我了。
这两篇文章的想法完全不同于别人的思路,我从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方面寻找响应速度
更快的显示模式,别人是从传统的方式来进行改造显示模式来达到快速响应的。因此,
此两篇文章的被接收应该是意料之中的,只不过第二篇的修改要累死人的,增加了很多
内容,才使得审稿人的审稿。

当这两篇论文投出之后,在与导师的谈话中,他提到了一种新型要求的显示模式。
至今没有人能提出过,而这个消息是从生产厂家得到的,因此,该模式的研究必然是
全新的,也将是首创的。我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思考这个问题。终于得到能实现这种要求的
一种模式,但是很初步,于是进行了简单的模拟,便将此结果投稿的JJAP的short note
上去了,很快就被接收了。还是很简单的,关键是你的想法是否新颖!

第二点,你的想法的新颖性也是文章被接收的重要条件,也就是说,你的文章如何从
众多的投稿中脱颖而出,这就是一个法宝。也可以说成是想问题的角度不要墨守陈规!

本来想换一个题目的,一是因为不再是写作的技巧了,而是因为很多人
比较反感写SCI的东东了。但是,因为与前面几篇是相互照应的,所以请原谅
我在写着一篇经验谈――the end

前面写了我的三篇文章的出炉过程,下面是我的另外两篇文章的过程,也将引出我的
最后一个所谓的“技巧”。

当我得知,我的第一篇SCI文章被接收的时候,我正在忙着和日本的一位学者讨论他
的一篇发表在APL上的文章,并共同写了comment and response等待APL 的最终接受,
然而不幸的是,APL没有接受我们的comment and response,因为那个问题比较过时了。
但是,我认为我的结果是对日本朋友的结果的补充和修正,得到的全新的结果,应该
能够在较高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正值Liq. Cryst.接受了我的文章,于是写了一篇正式的
文章又投到该刊物上去了,因为那位编辑的好心肠和关爱,我的这篇文章很快也被
接受了。
在2002年的9月,我将我的新的结果与美国的朋友讨论,美国的朋友和老板给了许多
建议,因此,这篇文章的档次在不断的讨论中也在不断的提高。最终定稿的时候,
那边建议投稿到JJAP上,我坚持要投稿到APL上,最后,我们将这篇文章投到APL上,
结果该文章很快被接收,并在Dec. 23的APL上出现了,这也就是我的第五篇SCI文章
的结果。前后用的时间不过三个月多一点,够快吧!

总结:在这两篇文章的投稿前,我都和国外的朋友讨论和共同研究,尽量将文章的水平
提高的多一点,同时也尽量往水平高一点的刊物上投稿,即可节省时间,又可以得到
高水平的刊物的文章,好处自然不必说。即使不能被接收,也能很快得到回应,以便于
向其它的刊物投稿,也不会耽误太长的时间。

最后一条:与国外的朋友讨论提高你的论文质量,并向高水平的刊物投稿。觉得SCI文章并不难。

我目前被SCI收录的文章,第一作者有4篇,第二作者有3篇。其他,还有。我是先给老板写。然后,再偷梁换柱把自己写在前面的。为此,也得罪了一些教授。难哪!但每每检索SCI中被引用情况,我也很有些成就感。见笑。

SCI并不可怕。国内的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就可以。但我觉得没意思。
因为很少被引用。

一般,国外专家对你的实验室或科室不熟悉,大概不会轻易采用。

最关键的是要参加国际会议。要参加国际会议,争取大会发言。这是,最好的证明同行检验的材料。附上相关证明,非常说明问题。

找老外求教。有些很高傲,有些真的非常非常友好。对中国文化,对中国医生很有感情。能帮助就帮助,我就遇到这么一位。我称他为Navigator.结识的时候,最好在国内办会议的时候,请老外招待一下,代老板安排参观旅游一下。送点礼物,老外会感受中国人的友情的。

论文发表前,请英语水平高的看一看。我的第一篇,就是拜托病人-两位英语教授把关的。改,再改,再再改。值得。

网上也有改文章的网站。

从不入流的杂志投起。如果在国内做的工作,建议先从欧洲杂志、Spinger,或freemedical journals中找SCI杂志投起。下次再引用自己的工作,老外,审稿时也会有些考虑的。

SCI杂志并非高不可攀。中国总体实力的增强,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不能小视。上述办法,也未必可行。因为,关键是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国际地位如何。比如,放疗的一位博士,直接把博士论文投给了Int J Bio Onco Phy ,由于我国放射治疗某些领域的领先地位,虽然国内放疗很少在国外发论文,但一投得中。就很说明问题。

我今年两篇给退回一篇。也并非老外吃了拿了,就拿人手短,就一定会发。有些观点,尚不被老外审稿认同,就不同意发。我98年被退回的文章,当时就有争议。但反对最激烈的欧洲某教授,在2000年把我的文章编在他的后面,发了。实际上,还是傲气。只要是真实的,应该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想一鸣惊人,大概不太可能。尤其在国内,尤其指导教师不太有名气。尤其,观点较新。但一旦有共鸣,就会得到国外学者的赏识.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28)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