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健康 > 医学 > 流感病毒

亲历甲型H1N1流感“阻击战”

时间:2009-12-31 00:00来源:新华网 作者: 点击: 33次
        一场突如其来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将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卫生组织推上“风口浪尖”,也使人类遭遇了本世纪第一场流感大流行。  



        从4月疫情暴发开始,世卫组织的一举一动、各国政府的应对措施,都处在全球媒体的镁光灯下。对于这场世卫组织指挥协调、世界各国联手参与的流感大流行“阻击战”,新华社记者亲历其中,并与各国同行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新闻报道战”。尤其是对世卫组织三次提高流感警告级别的报道,更是紧张激烈,插曲迭出,为“报道战”增添了几分戏剧色彩。  



        慎之又慎的第一次提级  



        4月24日上午10点,在日内瓦万国宫举行的记者会上,世卫组织发言人法迪拉·查伊卜证实墨西哥和美国暴发了“猪流感”(4月30日后改称甲型H1N1流感),墨西哥报告57例疑似死亡病例,美国在流感患者身上分离出从未发现过的H1N1亚型流感病毒新毒株,它包含了猪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作为世卫组织反击流行病的“作战室”,世卫组织战略卫生行动中心已经启动。  



        自此,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道战”随之正式展开,各路记者密切关注跟踪事态发展,随时报道最新进展。  



        4月25日,刚从华盛顿飞回日内瓦的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主持召开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首次会议,随后宣布,已在人际间传播的甲型H1N1新型流感病毒明显存在演变成流行性病毒的可能,并且形势发展“不可预测”。



        4月27日,此次流感大流行“阻击战”中第一个关键时刻到来。本应17点结束的紧急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一直持续到晚上,推迟到22点举行的电话新闻发布会迟迟没有开始。看来,在提高警告级别问题上,世卫组织的专家慎之又慎。  



        就在此时,记者接到纽约编辑部的紧急电话,说路透社已就流感警告级别发了一条急稿。啊!记者立刻紧张起来,难道世卫组织早已宣告提级,而一直严防死守的我们竟然不知道?不过,随后记者仔细查看路透社的稿子发现,这篇报道说世卫组织“修改”了各级警告级别的具体含义,但并没有说已经提升警告级别。然而,解释警告级别含义的信息几天前就已见诸世卫组织官方网站,路透社报道说27日当晚才“修改”显然是错误的。这位路透社记者可能忙于报道疫情发展情况,几天没有登录浏览世卫组织官方网站,才出现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错误。  



        看来,无论前方记者还是后方编辑,面临这场可谓分秒必争的“报道战”,神经都是高度紧绷的。  



        终于,听筒里传来了世卫组织大流行性流感特别顾问福田敬二的声音:“根据紧急委员会的建议,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决定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高到4级!”1分钟后,新华社播发的快讯让世界知晓“一种新的流感病毒开始在人际间传播,流感大流行的风险在增加”。



        48小时后再次提级  



        4月28日,万国宫例行新闻发布会成了世卫组织发言人格雷戈里·哈特尔的“独角戏”。发布会结束后,哈特尔被各国记者团团围住。新华社记者趁机问他,是否知道美国确诊病人全部到过墨西哥?哈特尔回答说:“这个问题提得好,很关键。据我所知,并不是所有人都到过墨西哥。”记者连忙紧跟了一句:“那就是说,美国发生了本地传染的病例?”哈特尔赶忙改口说:“我们正在等待美国方面的调查结果。”  



        从哈特尔这几句话中,记者预感到,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美国当地传播的可能性几乎是百分之百,世卫组织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到5级应该很快了。  



        果然,一天之后,证实疫情蔓延到加拿大和欧洲,而美国终于确认发现了本地传染的病例,表明甲型H1N1流感病毒已在两个国家开始本地传播。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立刻召开第三次会议。陈冯富珍将于晚上10点召开全球电话新闻发布会,介绍会议情况。  



        21点40分,记者将电话打进世卫组织系统。然而,听筒里一片寂静,连续听了多日、已非常熟悉的等待音乐也消失了。记者反复拨打,仍然毫无声息。坏了!记者的头一下子大了:电话被打爆了,拨不进去,这可怎么办?这时,身旁的同事冷静地说:“提示不是说已经成功进入了吗,那就没问题。没音乐就没音乐呗。”只能等了,不过记者心里还是有点儿忐忑不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在22点6分,听筒里有了声音。在捕捉到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口中说出的“警告”、“5”等几个字后,记者立刻将消息传到编辑部。事后统计显示,新华社的快讯时效再次超过法新社。  



        流感大流行正式到来  



        6月11日,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造成全球141人死亡、疫情继续快速蔓延的情况下,世卫组织终于决定将警告级别提高到6级。自始至终密切跟踪疫情发展和世卫组织表态的各路媒体,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提前得知这一消息。大家只等晚上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会议结束后的正式宣布了。  



        当晚10点整,陈冯富珍正式宣布,世卫组织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高到最高级——6级,宣告本世纪首次流感大流行正式到来。  



        经历了前两次提级,并事先做了充分准备的新华社记者在很短时间内将快讯、简讯和详讯发回编辑部,并撰写新华国际时评《理性应对“流感大流行”》,为公众正确理解和理性对待流感大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在宣布提级前,世卫组织考虑到,如何正确、适当地报道本世纪首次流感大流行的宣布至关重要,因此决定,在正式宣布前先对记者进行一番“答疑解惑”。可能是考虑到时间紧迫,而常驻日内瓦的记者达200多人,面面俱到不太可能,世卫组织就选择了包括新华社在内的数家媒体进行吹风,但要求与会记者必须在正式宣布后与其他媒体同时发稿。  



        然而,法新社不在受邀之列,引起其极大不满。法新社称对世卫组织的这一决定感到“震惊”,并联合部分媒体向世卫组织提出抗议,指责世卫组织这一做法带有“歧视性”。  



        次日记者会上,虽然查伊卜说陈冯富珍对法新社等媒体表示歉意,但最终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新闻负责人玛丽·厄泽的一席话还是令法新社没有了脾气:在重大事件宣布前向部分媒体吹风可以说是新闻发布的一种标准做法,但这种做法的附带条件是要求参加吹风会的记者不得抢先发稿,而世卫组织正是这样做的。 (责任编辑:glia)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