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学人物 > 院士

开拓国际临床药理新领域——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宏灏(3)

时间:2006-03-03 09:13来源:中南大学 作者:bioguider 点击: 679次


        今年6月,一个由4个国际协会共同组织的第十五届药理大会长沙卫星会议暨泛太平洋沿岸地区临床遗传药理学会年会将在长沙举办,周宏灏院士担任组委会主席。现在已有一百多名国外专家学者报名参加,周院士正带领他的学生和工作人员积极筹备。届时,中国遗传药理学的最新发展和进步将从这里走向世界。

        周宏灏的目标就是要把中国遗传药理学推向世界。现在,他不仅成为国内著名的临床药理学权威,而且成为国际临床药理奖学金的6名评委之一,《英国临床药理学杂志》首位华裔编委。去年,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主席施瓦茨博士来周宏灏的实验室考察后决定,CMB将把这里建成亚洲遗传药理研究中心。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作为初入科学殿堂的青年,要使自己瞄准一个目标,长时间地、始终不渝地去探索科学奥秘。要懂得对学问的追求不能急功近利,尤其不能为评比、鉴定、提级、晋升而强迫自己搞一些所谓‘短、平、快’的研究。而要实实在在地、尽心尽力地去为自己的科学目标奋斗。即使这个过程会很长,而且命题可能会随着科学发展要不断修正,甚至一开始不被人理解和接受,但追求的目标不能改变,只有坚持下去,最终是会大有作为的。”无论是周院士的研究生还是博士生,在入学时都会收到院士这样一段寄语。几十年来,周宏灏这样勉励自己,也这样勉励自己的学生。

        在周宏灏的科研项目中,他始终坚持找准一个方向,并朝着这个方向一直往前走。他从不跟风、赶时髦,也不随着金元转,他说,盲目跟风,赶潮流,或追求“短、平、快”的研究,就不是一个延续的科研,不是一个深入的科研,更不是一个系统的科研,也就不会有大的发现和大的作为。

        回国耕耘十余载,周院士桃李满天下,他教过的本科生和带过的研究生已遍布世界各地,尤其在美国,无论哪个城市、哪所大学,几乎都有他的学生。他的研究生,有的去国外学习和工作,有的被国外一些大学直接聘请为教授。自1996年开始,他的学生谢红光、赵学军、许振华、舒焱在他的推荐下,先后获得国际Merck临床药理奖学金。这个奖每年全世界有数十甚至上百的学者申请,但每年只能有4人可以获得,足见其“含金量”。提起这些学生,周院士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无不引以为荣。

        周院士的学生英语个个都讲得很流利,这得益于院士本人的英语水平和他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强化训练,长期以来,院士坚持用英语为学生授课。前年,在一次全国青年药理学英文论文报告会上,从四十名报告人中评选出了十位优秀报告者,周院士的学生有5人以其纯正的口语、端庄镇定的语态、杰出的研究成果一举获奖,并鳌占前三名。

        周宏灏已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研究生110名。现在,他还坚持给医学院的本科生讲课,章节虽然相同,但内容和授课方式每一次都有更新,他精心制作幻灯片,反复修改讲稿。他说,给学生上课是教师最神圣的一件事。他非常提倡资深教授要直接面对学生,给学生讲课,因此再忙,他也要坚持给学生上课,而且从不有半点马虎。

        作为导师,周宏灏更注重人才的培养。他常讲,“我们培养研究生,是要培养一个懂得做人、做事、做科学的人,决不是培养一个课题、一篇论文。”他要求研究生每周写周报,学生在每个周末将自己所读文献、体会、实验报告、疑难甚至一些私事用统一格式电邮给他,他利用周末对这些文稿逐一浏览,每次都有40—50份。在下周一或二的公示栏里学生可以查看到老师给出的分数。有学生说,别看周老师坐在办公室,可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甚至性格都了如指掌。因此,学生也丝毫不敢懈怠。

        周院士这种严谨治学的精神,吸引了国内外许多有志青年慕名而来,2001年年初,埃及大学的阿卜杜博士来到遗传药理学研究室博士后流动站,他成为中南大学的首名外籍博士后。此前他曾收到美国、日本等国博士后流动站的邀请,但他选择跟着周宏灏学习。

        一位叫王练词的女生,刚入校母亲就患上了重病,急得在宿舍哭,周宏灏得知后,打电话给这位学生,安慰她别着急,然后想办法帮她解决了母亲入院的部分费用。一名学生在国外读书,其父亲去世,周宏灏派专人专车前往学生家乡慰问。陈尧是一名来自南华大学的学生,曾经有些自卑,周老师鼓励他要自信,勇往直前,使这位学生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学习状态。学生们说,跟着周老师,能学到很多东西。在湘雅园的BBS上,他被学生们评为最关心学生的导师。



                                                                          谱一曲生活乐章



        周院士有一个幸福的家,夫人曾是一名数学教师,为了支持丈夫搞科研,她承担了所有的家务。1985年,她带着儿子随丈夫去美国,专心做了“全职太太”,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1991年回国,没有住房,全家在学校招待所住了3个月,又是这位“贤内助”细心地给予他们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平日里,院士什么时候回家都有饭吃。院士的早餐,是夫人每天精心调制的营养美羹。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