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学界动态

物理所:创新工作机制 汇聚人才资源

时间:2011-03-22 10:33来源: 作者: 点击: 37次

物理所所长王玉鹏作报告

(中科院声像中心 李辉/摄影)

物理研究所根据基础类研究机构的人才发展规律和特点,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制定了适合人才成长的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经过不懈努力,物理研究所已形成了聚集各层次科研、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固定队伍和以国际青年学者、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生等为主的流动队伍,为推动物理研究所的科技创新活动成果产出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人才工作成效

物理研究所积极贯彻国家和我院的人才工作方针,大胆探索人才工作新模式,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汇集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现有两院院士13人,“千人计划”入选者4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4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4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8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7个。其中,丁洪、周兴江、方忠等人已先后做出了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工作。2008年物理研究所正式入选第一批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设立的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2008年,物理研究所的铁基超导研究工作入选Science评选的十大科学进展;2009年,材料科学领域最顶级杂志之一《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出版了物理研究所专刊;2010年,固体物理领域重要杂志《固体物理》(Physica Status Solidi)物理研究所专刊正在编撰中。这些成果都与物理研究所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密切相关。

二、人才工作创新举措

(一)人才工作的总体思路

物理研究所人才工作思路可以概括为2方面,即发展多渠道国际合作机制,利用海外人才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整合海外人才资源,“先求所用,再求所有”。

(二)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举措

1.建立研究平台吸引人才

为在世界范围内引进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物理研究所建立了研究平台吸引人才。

成立国际量子结构中心吸引国内外同专业的优秀人才。物理研究所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研究特区模式吸引优秀人才。中心定位于学科交叉、面向国际层面、高水平深层次的科研合作平台。中心主任经过中心全体成员民主选举产生,实行国内外轮流制度,学术委员会由10余名海内外资深科学家组成,核心成员由海内外从事低维物理和纳米科学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共24名青年科学家组成。中心国内成员全部为“百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入选者、“求是”基金获得者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海外成员为国际上相关领域的学术领军人物,其中绝大多数为海外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际量子结构中心的发展模式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香港大学等国内外研究机构在此之后均以类似形式进行尝试。

筹建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吸引国外凝聚态物理学界杰出青年人才。为凝聚与物理研究所各学科相关人才,更广泛地吸引国外凝聚态物理学界各个层次的杰出青年人才,物理研究所正在筹建国际合作研究中心。该中心的成立,将为国际青年科学家创造机遇,使其与中国本地研究者和研究团体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他们回国工作打下基础。国际合作研究中心面向所有积极参与研究的优秀国际青年科学家,特别是获得长期聘用资格的助理教授、副教授或教授。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在全球化竞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吸引新一代有特色的、国际一流的青年科学家,为物理研究所成为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发挥战略性意义。

2.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

物理研究所非常重视人才的引进工作,以各种方式吸引、引进人才。物理研究所首创了“海外人才招聘会”制度,所长及所领导班子亲自带领研究人员利用国际会议的现场进行人才招聘和宣传工作。物理研究所参加每年3月举办的美国物理学年会,并组织物理研究所分会暨人才招聘会专场,为海外人才回国工作提供捷径。长期有系统的人才引进工作,使物理研究所吸纳了各类海外的优秀人才。

引进“千人计划”4人回国工作。物理研究所从科研布局需求出发,以国家“千人计划”为契机,全职或半职引进海外将帅人才进入物理研究所工作。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能够迅速提升研究所的科研实力和影响力,并通过他们的辐射和示范作用,凝聚更多优秀人才。

设立“海外教授学术休假制”,吸引各领域知名教授到物理研究所开展合作研究。2006年,物理研究所制定《海外教授学术休假项目管理办法》,吸引各领域知名教授到物理研究所开展合作研究,由物理研究所国际合作工作小组对海外教授学术休假申请人进行资格评议,通过评议者可纳入学术休假项目管理。物理研究所与海外教授签订《学术休假工作合同书》,海外教授在学术休假期间的科研成果归物理研究所以唯一单位或第一单位所有。目前,已有6人来物理研究所进行学术休假,有力地促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

设立物理研究所“百人计划”招揽青年人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为引进国外杰出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从1994年引进第一个“百人计划”至今,物理研究所已累计有48人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成为物理研究所重要科研骨干力量。2005年起,除积极引进“百人计划”外,物理研究所设立了所级“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即物理研究所“百人计划”,给予入选者一定的启动经费及“百人计划”津贴等待遇,现已有21人入选物理研究所“百人计划”,充实了物理研究所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以院所“百人计划”为载体,引进各类有国外工作背景的人才,实现人才层次多元化发展。

实施“国际青年学者”计划,吸引全球相关领域优秀青年科学家到物理研究所开展中长期研究。“国际青年学者”计划旨在吸引近5年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并正在国外工作的青年人才到物理研究所参加博士后研究工作13年,以壮大流动队伍。物理研究所成立“国际青年学者”招聘委员会,对“国际青年学者”的招聘及评估进行管理。该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得到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的认可和外国专家局的大力支持,部分入选者的管理已经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成功对接。“国际青年学者”计划有利于提高博士后总体水平,有力地补充了固定队伍,推动物理研究所成为国际化的研究机构。目前已有6人入选该计划,1人已到位工作。

3.利用好现有人才

物理研究所在积极吸引海外人才的同时注重发挥好现有人才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科技交流活动和国际化的科技评价机制,努力营造严谨而和谐的科研氛围,采取了如下措施:

成立“青年学术小组”作为青年人才科技交流活动的重要组织。“青年学术小组”每年组织春秋2次“青年学术研讨会”,会议内容包括全程英文学术报告、拓展训练等,物理研究所领导班子非常重视青年人才,亲自参加每次的青年学术研讨会。“青年学术研讨会”为青年人才结识与交流提供了机会,增强了青年人才的活力和凝聚力。

设立“科技新人奖”,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机会。以“青年学术研讨会”为依托,每年2次评选优秀青年科技人员。在“青年学术研讨会”上,获奖人由所长颁发“科技新人奖”,并做学术报告,以此培养青年人才的荣誉感,激励青年人才快速健康成长。

组织“苹果树月谈”,搭建青年人才的科技交流平台。每月第一周周五下午,“青年学术小组”组织所里的青年人参加“苹果树月谈”活动,此项活动主要是聚集青年人才交流学术问题、项目申请、自身职业发展等青年人才关心的问题,搭建青年人才畅所欲言的平台。

4.科研、技术、管理人才工作均衡发展

加强技术支撑人才队伍建设。2003年物理研究所开始建设技术支撑体系,现已形成技术部、实验室公共技术岗位和研究组技术岗位为主的三级技术支撑体系,为引进高水平技术人才搭建了平台。以平台为基础引进大量青年技术人才,培养技术能手,提高技术支撑体系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和水平,更好地发挥技术支撑人才对科研工作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尤其是以引进的“千人计划”作为首席科学家为核心建立的上海光源beam line和房山中子实验站,以及成立低温条件保障中心,强化微加工,升级计算平台等,促进了技术支撑平台的建设,以此为基础进行技术支撑人才引进和培养,为科技布局的优化及国家战略需求的满足提供了有力支撑。现有技术支撑体系人员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72%,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54%。随着技术支撑体系人才的代际转移和技术支撑体系功能的强化,技术支撑体系的作用将得到有效发挥。

提高管理部门人员整体素质。物理研究所各管理部门近几年加强了高学历的专业管理人才的招聘工作。新聘用人员通过新员工培训和管理部门交流会等形式迅速融入物理研究所,这对管理部门职业化的形象塑造和管理效率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现有管理人员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80%,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占31%,平均年龄36岁,呈现年轻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为更好地服务科研提供了保障。

5.实行“尊老爱幼”等支持措施

物理研究所实行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和支持措施来吸引、激励所里各个层面的人才。例如,从2009年起,物理研究所全额承担70岁以上院士和新入所2年内职工的工资,鼓励研究组人才引进,稳定科研队伍。

三、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物理研究所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和落实相应的配套措施,广纳海内外人才,逐步发展成为凝聚态物理领域的人才高地。目前,我院正在筹建北京大型科学基地,物理研究所正积极参与其中,该基地将为物理研究所的未来创造新的发展空间。2011年将投入使用的物理研究所三期科研楼正在建设中,科研和办公用房的面积将增加一倍,地理空间的扩展将为科研发展提供更好的硬件条件。

为实现“国际一流凝聚态物理研究基地”的发展目标,物理研究所将继续坚持“面向国际科学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从全球引进各层次科研、技术人才及国际青年学者,并为引进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充足的启动经费和宽松的科研氛围。物理研究所将以国家“千人计划”和中国科学院“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为契机,利用好中国科学院和物理研究所各类人才引进培养计划,继续在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道路上摸索和实践,形成一批规模大、年龄知识结构合理、有凝聚力、有活力、高素质且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发扬新老相互支持、团结协作的传统,为新的代际转移做好人才储备,保证物理研究所人才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glia)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