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神经心理

“千人计划”的困境由何而来?

时间:2011-05-12 00:00来源:科学网 作者: 点击: 135次
千人计划”,如果从2008年年底中央下发《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  计划的意见》开始算起,到今天已经实施快两年半了。这一计划的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大战略举措,体现了政府依靠人才重视人才的决心。“千人计划”是一项引智计划,重点在于引进海外的高层次人才。从引进对象上来区分,这一计划包括“创新”和“创业”两个部分,前者是引进单位多是大学和研究机构,后者的引进单位多为国有和私营企业。本文的讨论仅限于“创新”人才部分。



“千人计划”实施以来,进展迅速,现在已经到了第六批了,已经有五六百人获得了千人计划的资助。然而,计划实施过程中,也凸显了一些引起公众注意的问题,比如,有个别的“千人计划”入选者的资格问题引起质疑,其中有在用博士后身份冒充教授的,还有在海外因刑事案件被开除的。不过,这些毕竟是个别现象。笔者认为,“千人计划”实施以来的最大问题,是相当数量的入选者没有按照合约的规定全职回国工作(每年至少6个月),还依然在国外的岗位上履职,而国内有关单位对于这一现象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鉴于上述问题,国家后来把“千人计划”一分为二,一是要求全职回国的A类计划,而是要求回国不少于2个月的B类计划。B类计划实施后,反响很大,网上有传言说国家已经决定终止,但从第六批“千人计划”申请文件看,B类计划仍在进行。

  

有理由怀疑,“千人计划”B类项目的推出,实际上是为了完成“千人计划”的进度而不得已为之的权宜之计。不可否认,个别的优秀科学家可以通过每年在国内工作两个月时间达到明显提升国内科研水平的目的的可能性,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在国内工作两个月是做不到跟工作六个月和全职工作相当的效果的。    一项政策的出台,政策制定者通常需要或多或少做一个成本效益的核算分析。我个人认为,如果对于“千人计划”B类的政策做这样一个成本效益分析的话,其结果应该不是很正面的。成本效益分析要用到机会成本的概念,毕竟国家的科技资源是有限的,把钱用在某些地方,就意味着其它地方得不到这部分资源。  

  

“千人计划”的初衷,是吸引2000名国外高端人才全职回国工作,国家给予每位入选者100万人民币的生活补助,并承诺相应的科研经费资助。目前的现状,使得“千人计划”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困境。

  

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操作层面,按照“千人计划”原来的设计,吸  引欧美名校或研究机构副教授以上的高水平人才全职归国,是很难达到的。这里的原因非常简单:那些欧美名校或研究机构拿到副教授以上职位的,应该是终生职位了,大都功成名就,生活、家庭稳定,一旦决定全时海归,则不仅要关闭自己的实验室、善后自己的学生,而且还要搬家、卖房子等等,动作起来相当不易。而国内  提供的千人计划的待遇,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终生职位。按照现在的说法,待遇只能保证若干年。到期后,则完全靠自己自生自灭了。由此看,“千人计划”的有期限的高薪,跟海外永久的稳定职位相比,还是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另外,海外教授对子女教育问题的担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处于40-50岁之间的海外人才,其子女多在初中高中入学,贸然回国,孩子难以承受环境改变带来的冲击,能不能很快适应国内的教育系统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就算可以牺牲亲情,把家人孩子留在海外,海归后的教授靠在国内的收入能否支撑孩子在国外的高等教育费用也是个问题。这种担忧也使得很多海外教授不得不再三考虑全职海归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在现有的科技体制下,国内的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有不少其实是愿意甚至是主动配合“千人计划”入选者灵活掌握在国内的服务时间的。这是不折不扣的中国特色。首先,回去的“千人”,一般是是用人单位的关系户,保持过长久的合作关系,利用“千人计划”的机会搞搞互惠合作,是顺理成章的。其次,更重要的是,用人单位搞到千人指标,就会给本单位带来经费和资源。靠一个“千人”拿到几千万经费,可以养活不少人。第三,比较  讽刺意味的是,用人单位也未见的喜欢“千人”全时海龟。这里的原因就有些“暧昧”了,比如,“千人”回来了,国内的实际领导往哪里摆?再比如,国内单位也希望“千人”保住海外的饭碗,并由此借助国外的合作,给国内科研带来好处,比如进修、国际评审、奖励、发文章等等。  

  

再者,海外学者对国内科研环境,特别是经费分配机制的担忧也是阻碍他们全职回国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少海外教授在国内读完本科或者硕士就出国了,在国内的社会经验很有限,他们担心回国之后,不能适应国内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关系基础上的科研文化。就算回国前几年有政府的专项支持,但之后呢?

  

由于上述原因,对于很多海外高层人才而言,B类“千人计划”就成了有关方面利益博弈之后所能采取的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尽管,短时回国的高端人才也会对国内的科技水平的提升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这毕竟不是国家出台这些人才引进计划的初衷,也不是国家决心花大钱引进高等级人才的最初选择。  

  

“千  人计划”的实施政策一路走来的变化,让我们很容易想起马克思的名言:“历史往往重复自己”。“千人计划”的实施过程跟以前的百人计划、长江学者计划实施过程如出一辙,都是在开始出台的时候宣布了很高的标准和美好的目标,然后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下调门槛。这些计划都是开始以全职回国作为前提条件的,后来实施过程中都碰到了  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是,“千人计划”下调门槛的速度更快。有理由相信,如果不努力优化政策制定的过程和政策设计的内容,如果没有决心坚持原则,保证引进人才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的话,未来如果再出台类似的人才计划,结局还是一样的。  

  

还是回到“历史往往重复自己”的话题上。希腊哲学家George  Santayana说,“忘记了过去的人是注定要重复过去的。”马克思的上述那句名言出自他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更完整的引用是:“黑格尔在什么地方说过历史往往重复自己,他忘了加上一句,第一次重复是悲剧(tragedy),第二次则是闹剧(farce)。”但愿,“千人计划”的实施过程不要让马克思一语成谶。

(责任编辑:glia)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